謝涵雨:雨中那把紅傘

發佈時間:2018-12-12 13:31:48  |  來源:中國殘疾人輔助器具中心  |  作者:謝涵雨  |  責任編輯:吳一凡
分享到:
20K

那天,我照例到鄉衛生院換藥。這家醫院距我家並不很遠,但地方偏僻。每日往返一次。出了醫院,走在狹窄的鄉村水泥公路上,雙拐敲擊著路面,發出的那種聲響沉悶刺耳,常常招人駐足觀望。見慣了這種觀望,我根本不在意。突然下起大雨。我早已習慣於大雨中行走。我一生中沒少經歷過這樣的大雨。只有行走在傾盆大雨中,我的人生似乎才能獲得一種淋漓盡致的暢快。公路上,已見不到行人,只有車燈朦朧的汽車,緩緩從我身邊駛過。

這時,一把紅雨傘出現在我頭頂。我抬起頭,只見一個瘦瘦高高的少婦,正為我撐傘,她自己的大半個身子露在雨水中。

“這麼大的雨,為什麼不躲躲?”她問。

我沒吱聲。心想:我為什麼要躲!我心裏的雨並不比這場雨小呀。我家住隆回縣山界回族鄉朝陽村。1990年6月,我高中畢業後便一直在家務農。從1998年到2001年,我擔任了4年村主任。我至今記得這是一個四處透著寒意、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時間定格在1999年11月2日。我在調處完村民糾紛返家的途中不幸遭遇了車禍。待我醒來,已躺在醫院的病床上。望著已被截去的左大腿,我心裏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死。在親人的安慰和悉心照料下,我雖沒死去,但還生活得下去嗎?我上有年邁的父母,下有嗷嗷待哺的2個年幼的孩子,妻子體弱多病。我是家裏的頂梁柱呀!此後,我的人生之路再沒有平坦過。因為少了一條腿,平時站立都很困難。雖然艱難,但為了年邁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我拖著一條腿開始另謀出路。我做的第一單生意是賣葵瓜子。我先到批發市場購進大袋葵瓜子,再用小塑膠袋進行包裝,然後送到小商店去代銷。因為每天要進貨、包裝、送貨、收款、開發新客戶等等,每天要忙到很晚才回家。也許太勞累,有時連端杯水都困難。每天風裏來雨裏去,沒有人知道,因為少了一條腿,我所吃過的苦、流過的汗。這中間,有人建議我去安裝假腿,可治腿已欠了不少賬,哪還有錢去裝假肢呢?我只得學騎自行車。哪知,從自行車上重重摔下……

見我未吱聲,她不再問我,只説:“我送你回家吧。”她的全身已濕透了,順著頭髮流下的雨水,象縱橫交錯的山溪澗,一隻手不停地揩著被雨水模糊的雙眼,一直把我送到家門口。

當她轉身離去,我這才想起,應當招呼她坐一會,更應當向她道聲:“謝謝”,但我什麼也沒説。

待我重新出門,她已走遠了。雨水中已看不清她的身影。而那把紅雨傘卻留在了我心裏,一直伴隨著我,像一輪紅彤彤的太陽明亮著我、溫暖著我。

2012年9月5日,這是我終身難忘的日子。隆回縣殘聯將我納入省殘聯“專項彩票公益金輔助器具救助項目”,安排我去郴州市殘疾人康復中心假肢裝配服務站裝上了假肢,讓我又找回了自信,重新樹立了生活的勇氣。讓我更沒有想到的是,這一路來回的車費、食宿費和裝配費,殘聯都給我報了賬。裝上假肢的我,從此能與常人一樣站立行走;生活向我敞開了大門,事業也插上了飛翔的翅膀。隆回是全國聞名的金銀花、百合之鄉,也是牲豬大縣。我利用自己的文化知識,到處拜師學習種養技術。當我了解到牲豬市場廣闊,我便租用一所廢棄的村小學,辦起了一家規模較大的養豬場,成立了隆回縣山界朝陽養殖合作社,年出欄牲豬達2000多頭,全部外銷廣州等城市。養殖業做大了,我又開始向種植業發展。2013年,我租賃60多畝山地,全部種上百合;2014年又增加30畝,總規模達到96畝。由於種植的百合地處六都寨鎮,距家有30多公里,往返需半天,為了搶時間、趕工期,我新買了一台“雅馬哈”摩托車。過去連自行車都騎不了,現在能駕駛摩托車了。這一切的一切,都緣于省殘聯“專項彩票公益金輔助器具救助項目”,為我裝上假肢,讓我扔掉了雙拐,騰出了雙手,開拓了我人生和事業的新天地。如今,我的事業越做越大,生活品質得到明顯提升,並在隆回縣城辦起了百合經營門市部,實現了當老闆的夢想。

我曾經有過艱難的生活經歷,當擁有了今天的收穫後,我有著更大的夢想: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殘疾人朋友重拾生活的勇氣,自強自立。家住隆回縣橫板橋鎮的周作成,是一個與我有著相同經歷的殘疾人。他有理想、有抱負,因為身體殘疾而難以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於是,我先後資助9萬多元,為他辦起家庭養豬場,年出欄牲豬100頭以上。去年,我又扶助他種植百合15畝。在我的幫扶下,笑容整天挂在了他的臉上。為幫扶更多的殘疾人創業,我成立了隆回縣殘疾人種養合作社,已吸納63名農村貧困殘疾人入社,為他們免費培訓種養技術、免費免費提供種苗和技術指導,包銷産品,讓更多的殘疾人在這裡收穫希望。現已被省殘聯批准為“湖南省農村殘疾人扶貧基地”。

走過風雨,迎來艷陽天。這一件件浸透愛心、飽含溫暖的輔助器具,也許在一般人眼裏算不了什麼,但對於我們這些亟需救助的貧困殘疾人來説,何嘗又不是風雨中的那一把把紅雨傘呢?

相關內容

中國網官方微信
中國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