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對於我來説,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日子。這一天,我通過報社選拔,參加湖南省委宣傳部組織的“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比賽。就在幾天前,社領導找我談話,這活動舉辦背後更深層次的意義是——中央宣傳部“為推動新聞戰線深化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弘揚新聞工作優良傳統,加強新聞隊伍建設”。每個省選拔3個人去北京演講,參加記者節中的活動,明年將會組織全國巡迴演講。社領導強調,一定要全力以赴,在湖南的比賽活動中拿到前三名,這樣才能參加後面的高層次活動。
這對於我來説,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因為我的對手,很多都是各大電視臺的名主持。做記者近十年,“演講”並不是我的專長,為了出奇制勝,我確定了一個主題,就是以情動人。
演講如何開頭,這自然是最重要的一個細節。演講前一天,我正在為這個“開頭”糾結的時候,我家裏陽臺上的那一排被我撐壞的拐杖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覺得有文章可做了。
坐在電腦前,我在我的演講稿前面寫下了這樣一行文字:“就在一天前,我離開家的時候,我仔細數了一下放在家裏陽臺上的那一排拐杖,有29根,而這29根拐杖,都是我在採訪途中撐壞的。這一根根被拄壞的拐杖,伴隨我走遍了三湘四水,也撐起了我的新聞理想。”
寫下這一行文字,想起這些拐杖伴隨我走過的十年記者生涯,我流眼淚了。果然,演講結束後,我樸實而真情的講述,贏得了台下觀眾和評委們的陣陣掌聲。
演講結果出來後,我出人意料地獲得了湖南省新聞戰線“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比賽第一名。自然也獲得了去北京決賽的名額,衝出了湖南。
回想這些年的成長,我的故事,跟拐杖是無法分開的。我兩歲就殘疾,小時候一直靠母親背,漸漸長大後,我先是用木棍支撐步行。我第一根真正意義的拐杖,是在讀大學一年級的時候得到的,那時湖南衛視有一檔非常有名的欄目叫《真情對對碰》,我參加這個節目的時候,主持人知道我想要一根不銹鋼的拐杖後,特意買了一對送給我,勉勵我説:“希望這對拐杖,伴隨你走好以後的路。”
新到手的拐杖,相比以前的木棍,順手了很多,也省力了很多。幾天后,我就是拄著這根拐杖,一個人到岳陽,以學生記者的身份去採訪了當年的湖南省高考狀元,發表了一篇很有影響的長篇通訊——《做自己人生的信天翁》。
拐杖,對於我來説,跟一條腿沒有區別。我大學畢業後,因為自己的努力和刻苦,很順利地進入了省會的一家媒體當記者。我下決心,在以後的工作中,要用拐杖走遍三湘四水,實現我的新聞理想。
有一年,我被領導安排去衡陽的一所監獄採訪問題青少年。來到監獄,監獄的政委看到我是拄著拐杖來採訪的時候,很感動。
採訪完後,監獄政委再三邀請我給這些問題青少年講述自己的故事。我講完以後,政委語重心長地對這些問題青少年説:“哥哥需要用拐杖才能夠走路,都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一名記者,你們走出監獄以後,一定會有更多的、有意義的事情等著你們去做。你們一定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我看到這些問題孩子眼裏噙著淚水,使勁地點頭,我知道,至少是在那一瞬間,孩子們被我的故事感動了。
以前真的想不到,一個拄著拐杖的記者,居然在特殊的時候,還有鼓勵的作用。從這以後,作為一名記者,我更多地關注弱勢群體,特別是殘疾人,因為我能夠體會他們最需要什麼。
現在,十年過去,當我回顧我的記者生涯的時候,我發現,我的理想實現了,靠著這一根根被我撐壞的拐杖,我幾乎走遍了湖南省的全部市區、縣。這一路走來,我無數次摔倒,但是,只要我的拐杖沒有斷,我依然會勇敢的爬起來,哪怕路程再遠,只要有拐杖伴隨,雖然走得慢一些,吃力一些,但我終究會到終點。我曾獲得湖南新聞界的最高榮譽“湖南省優秀新聞工作者”,也是湖南新聞界首位獲得此榮譽的殘疾人。2015年9月,被中央文明辦評為敬業奉獻“中國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