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過琴書潤,風來翰墨香。”走進廬山白鹿洞書院,建築重檐翹角,昂首欲飛,庭院花格,虛實相間,步步為景。在這個淡雅又不失莊重的樓閣庭院裏,禮聖殿、朱子祠、御書閣、明倫堂坐落其間。11月28日。“文脈頌中華·書院@家國”網路傳播活動記者團走進有著“天下書院之首”美譽的千年學府——白鹿洞書院。
白鹿洞書院
白鹿洞書院坐落在廬山五老峰東南麓,它肇基於唐,辦國學于五代,定名于北宋初年,弘于南宋朱熹之復興,元、明、清辦學不輟,培養了大批傑出人才,特別是朱熹制定的《白鹿洞書院教條》影響後世七百餘年。碑刻:“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此為五教之目;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此為為學之序;言忠信。行篤敬。懲忿窒欲。遷善改過。此為修身之要;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此為處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此為接物之要。”言簡意賅的書院學規,凝聚了書院教育的指導方針。
朱熹像
據了解,白鹿洞書院始建於唐代805年左右,由唐貞元年間著名儒士李渤創建,距今有1200餘年歷史。自書院創建以來,先後有白居易、呂祖謙、周敦頤、朱熹、陸九淵、程頤、程顥、王陽明、李夢陽、袁枚、翁方綱等古聖先賢在此遊歷或開壇講學,使得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一脈相承,薪火相傳。僅在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白鹿洞書院直接培養的進士就有102人,受影響者不計其數,時稱“天下書院之首”,在中國教育和文化發展史上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對中國文化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白鹿洞書院是千年聖道傳習的聖域賢關,是中華文化薪火相傳的巍巍上庠,赫赫學府,往聖之絕學,華夏之道脈在此綿延不絕。”一直以來,白鹿洞書院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傳統書院與現代書院之間以及傳統書院與高等院校等都開展了一系列的文化交流與合作,碩果纍纍,反響較大,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