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生命兌現脫貧承諾 楊驊先進事跡首場報告會讓數百觀眾幾度抹淚

發佈時間:2018-11-19 10:55:34  |  來源:華龍網  |  作者:周曉雪 邱小雅  |  責任編輯:吳一凡
分享到:
20K

16日,重慶市優秀扶貧幹部楊驊同志先進事跡首場報告會在重慶忠縣舉行。記者 石濤 攝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在這場脫貧攻堅戰中,重慶4347個駐村工作隊、3608名第一書記和1.7萬名駐村工作隊員奔赴脫貧攻堅一線,他們翻大山、趟泥濘,以鄉村為家,把農民當親人。忠縣金雞鎮傅壩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楊驊就是其中優秀的代表,堅守一線,苦幹實幹,直到2018年8月21日上午,他累倒在熱愛的崗位上。11月16日,重慶市優秀扶貧幹部楊驊同志先進事跡首場報告會在重慶忠縣舉行,楊驊的父親、生前同事、幫扶對象等6位報告人,講述了他平凡中的堅守、實幹中的奉獻。楊驊的故事讓現場400多名觀眾深受感動,引起了熱烈的反響。

同事眼裏的他:

為了兌現對鄉親的承諾 他付出了全部心力

蜂水村離忠縣縣城58公里,山高坡陡,經濟落後,全村668戶,1911人,是全縣72個貧困村之一,也是楊驊來到傅壩村之前,曾工作了一年多的地方。

忠縣金雞鎮蜂水村支部書記彭濤。記者 石濤 攝

忠縣金雞鎮蜂水村支部書記彭濤清楚地記得,2017年3月20日,作為駐村工作隊隊員的楊驊來到蜂水村,與她對接工作時,她説:“我們村條件差喲,住在這裡,怕你們不習慣喲。”楊驊搶著説:“我們是來扶貧的,又不是來住賓館的。”彭濤當時就覺得這個城裏來的幹部,沒架子,挺實在。

第二天,駐村工作隊就開始走訪貧困戶,了解每個家庭的情況。其中一位貧困戶屋裏一地的雞屎,簡直讓人下不了腳。彭濤還沒反應過來,只見楊驊拿起掃帚開始打掃,不一會兒就把院子收拾好了,臨走時還囑咐那戶人家要注意清潔衛生,免得生病。“對我們農村人來説,幫忙打掃屋子,那不只是不嫌臟、不嫌累,更是不嫌棄你這個人啊。”彭濤既意外又敬佩。

今年5月,因為工作出色,組織把楊驊調到了傅壩村當第一書記。報到那天,他在村民大會上説:“作為第一書記和扶貧駐村工作隊隊長,我深感責任重大。我願意和大家一起努力,讓傅壩村擺脫貧困,真正富裕起來。”

忠縣安監局職工、忠縣金雞鎮傅壩村駐村工作隊隊員黃建國。記者 石濤 攝

“為了這個承諾,他在傅壩工作的42天裏,沒閒過一天。”忠縣安監局職工、忠縣金雞鎮傅壩村駐村工作隊隊員黃建國在報告會上説,楊驊每天帶著扶貧幹部們走田坎、爬山頭、進農家,調研村裏産業發展、規劃貧困戶脫貧項目、推動全村危房改造,到村民小組召開院壩會,宣傳扶貧政策。

“有一天,我們連續走訪了10戶貧困戶,走到最後一家,已經是晚上10點了,每個隊員的腳都走軟了。驊哥鼓勵我們説,再堅持堅持,不親自去貧困戶家裏看看,怎麼能做到精準扶貧呢。”黃建國説,就這樣,楊驊一個月就帶領扶貧幹部們跑遍了全村,系統梳理了64戶已經脫貧和5戶尚未脫貧家庭的準確情況。

黃建國清楚地記得,楊驊在離開的前一天還在操心貧困戶劉興國家危房改造的事。“他太累了,為了兌現對鄉親的承諾,他付出了全部心力……”報告會上,黃建國哽咽道。

楊驊生前在安監局的同事、朋友董世軍。記者 石濤 攝

楊驊雖然走了,但是傅壩村的故事還在繼續……楊驊生前在安監局的同事、朋友董世軍,主動接過了“第一書記”擔子,就著楊驊的辦公桌、睡鋪,在傅壩村“紮營”,開始一段新的工作歷程:“我想把楊驊想幹卻沒幹完的事情繼續幹下去!”

現在,傅壩村的果園擴建項目已經通過審批,預計年前就可以開工;村裏的公路已經完成硬化4.3公里,另外兩條公路的擴寬改造工程也在有序推進;微信公眾號也已經建起來了,鄉親們可以接收最新的扶貧政策和致富資訊了,電商平臺也已經進入試運營……

“我們深深地記得,楊驊曾説,他想讓傅壩村一年年富起來,讓老百姓的日子一天天好起來,這是楊驊的心願,也是我們奮鬥的目標!到2020年,我們一定要讓大家看到一個嶄新的、幸福的傅壩村!”報告會上,董世軍做下這個承諾。

父親眼裏的他:

他怕我為難 從未提過任何要求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楊驊是黨的好幹部,更是父親眼中的好兒子,而楊驊對待工作任勞任怨、對待困難群眾真心真意的態度,與楊家“忠孝、友善、勤勞、樸實”的優良家風分不開。

楊驊的父親楊志剛深情回憶了楊驊的一生。記者 石濤 攝

楊驊的爺爺楊天奇1952年參軍入伍,1957年復員後回到忠縣,下礦井、背礦石、修水庫……一刻也不停歇,最後累得大口吐血,倒在了工地上,年僅44歲。在楊天奇的追悼會上,1000多名群眾自發前來為他送行。

這件事對楊驊的父親楊志剛觸動特別大:“我父親是一名共産黨員,他一生都在聽從黨的召喚,踏踏實實地做事、清清白白地為人,這是他留給我們最寶貴的財富。”

後來,楊志剛做過鄉村教師,在農村人民公社當過黨委書記,後來還做了副縣長。他一直對孩子們説,我們家就是普通家庭,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和奮鬥。這點上,楊驊做得最好。

“1999年,企業改制,楊驊媳婦下崗了,孫子剛出生,他們的日子過得十分緊張。説實話,那段時間,我怕兒子找我,讓我給兒媳安排工作。下崗工人那麼多,我要是給兒媳安排了,群眾會怎麼看我們一家人。可這孩子就是讓人心疼,一句話都沒提過。”後來,楊志剛才從女兒那裏知道,楊驊沒找他就是怕他為難。

報告會過程中,楊志剛一直眼角泛著淚花。記者 石濤 攝

去年3月,楊驊告訴父親想去金雞鎮蜂水村駐村扶貧,楊志剛覺得他適合農村工作,特別支援。父子倆日常除了生活交流,説得最多的還是他的扶貧工作。“我還和楊驊相約,要一起去他駐村的地方看看。”楊志剛的眼裏噙滿淚水。

今年9月,女兒陪著楊志剛去往楊驊生前扶貧的村裏看了看。提起楊驊,村民們都説他的好。“都説我養育了一個好兒子!他是我的好兒子!也是黨和人民的好兒子!”

張榮梅回憶與楊驊的短暫相處,泣不成聲。記者 石濤 攝

貧困戶眼裏的他:

把愛帶進了我們家 讓我們有了希望和信心

對於張榮梅來説,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她覺得楊驊就像自己的親人一般,是她和妹妹的“楊爸爸”。張榮梅是傅壩村貧困戶張啟斌的大女兒,今年剛考上大學重慶工程學院,正當全家人為學費發愁時,傅壩村村支書陳廷虎帶來了一位“第一書記”,對口幫扶他們家,名叫楊驊。

起初,張榮梅並沒抱什麼希望,可誰知,這個“第一書記”先是幫她了解了申請國家教育補助的政策,還通過在農委工作的妹妹聯繫,為她爭取到了愛心企業的3000元資助。“這時,我們才明白,他真的把我們的事當成了他自己的事!”張榮梅十分感動。

後來發生的一件事,更讓張榮梅對楊叔叔充滿了感激。在填報助學補助申請的時候,因為系統裏張榮梅的名字和身份證上的名字不一致,一直申請不了。冒著酷暑,楊驊一趟又一趟地跑鎮政府説明情況,補辦手續,協調處理。幾天后,張榮梅的名字更正了,助學補助也申請下來了。

“我原以為貧窮會讓大學對我關到府,沒想到楊叔叔用力將門給打開了!”講著講著,張榮梅已經泣不成聲,“是楊叔叔走進我們,融入我們,感染我們,把愛帶進了我們家,給了我們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和信心,您就是我們最親最親的親人,您就是我們的楊爸爸。”

在楊驊去世前一天,楊驊還去了張啟斌家裏幫忙背了穀子。背完後。張榮梅拉著他,留他吃晚飯。楊叔叔高興地説:“你們一個考上大學,一個考上初中,今天給你們慶祝一下!”他還幫張家出主意,他們家房前屋後很適合搞林下養殖,幫忙代買了15隻雞苗。

“楊爸爸,我記得您説過的每句話。我想像您一樣,做一個有理想有責任的人,不管未來的路有多艱難,我都會帶著最初的夢想走下去,帶著您的期望走下去,我們一家人永遠都不會忘記您!”演講結尾,張榮梅已是滿臉淚水,台下許多觀眾也在跟著抹眼淚。

記者眼裏的他:

民心深處立豐碑 楊驊留給我們不斷前行的力量

到底是怎樣的一位扶貧幹部,讓萬千網友們為之惋惜、心痛?10月12日,重慶電視臺記者廖洋益去到忠縣,在楊驊生前生活、工作的地方深入採訪,尋找答案。

重慶電視臺記者廖洋益。記者 石濤 攝

“多麼好的一個人呀!”廖洋益見到的每一位採訪對象都反反覆復説著這句話,一提到他就落淚。“從每個人深情的講述中,我看到了一個普通的基層黨員幹部如何用愛和責任贏得了懷念和褒獎;我看到了忠厚仁義的家風怎樣影響著一個人的成長;看到了一個真心實意為群眾服務的共産黨員是如何在老百姓心中豎起一座豐碑!”

翻閱楊驊四十八載的人生履歷,從1989年走上工作崗位到2018年犧牲在扶貧一線,他的人生沒有宏大敘事,沒有波瀾壯闊,有的只是平凡中的堅守、苦幹實幹中的奉獻。

他在糧食、路政、安監等多個單位工作,都是最基層的崗位,面對平凡而又繁瑣的工作,他始終認為黨組織“把我放在哪都是信任”,堅持每日事每日畢,用令人信服的業績,證明了小崗位也能有大作為。

在廖洋益看來,楊驊的背後,有忠誠擔當的爺爺、諄諄教誨的父親,也有深明大義的奶奶、孝老愛親的母親、吃苦耐勞的妻子、樂於助人的妹妹……傾聽楊驊一家三代的家風故事,感受到的是良好家風的接續傳承所帶來的強大價值力量。廣大黨員幹部,只有像楊驊一家三代一樣,從自身做起,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才能以優良黨風凝聚黨心民心,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擁護。

“楊驊走了,但楊驊留給我們的是不斷前行的力量,理解榜樣越深,心靈共鳴就越響。只要我們以楊驊為榜樣,滿懷激情地幹,只爭朝夕地幹,腳踏實地地幹,就一定會如期高品質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報告會結尾,廖洋益飽含激情地説道。

現場反響:

楊驊做到了“用腳步丈量大地” 扶貧工作要用心用情

楊驊的故事感動了現場不少的觀眾,金雞鎮蜂水村的貧困戶李明權就幾度落淚。

報告會現場,不少聽眾流下了感動的眼淚。記者 石濤 攝

“楊驊對我們是真得好,把貧困戶的事當成了自己的事,經常到我家裏來聊天。”前幾年,李明權做生意失敗了,搞養殖也血本無歸,跑摩的又摔斷了腿,家裏孩子讀書也沒有錢。楊驊聽説後,主動找他商量,給他家送去了2個豬仔,還買了飼料,教他科學養殖的方法。楊驊還對李明權承諾,等到過年,豬長大了,就去他家買豬肉,保證他們家有收入。

三匯鎮寨坪村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隊長萬山紅聽了楊驊的事跡,感觸頗深。“聽了這個報告會,我流了幾次淚。特別是彭濤書記講到的一些細節,不僅僅是感動,還是一次駐村工作再培訓,學習如何和群眾溝通,如何做好基層工作。”

萬山紅説,在以後的扶貧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與貧困戶“心連心”,要像楊驊一樣用心去幹事、用情去做事。“他連群眾的娃兒喜歡吃什麼都記得到,他是在用心幹這件事,群眾都把他當一家人,張榮梅都想喊他一聲‘楊爸爸’。以後的工作中,我們扶貧幹部也要用心、用情。”

六位報告人的報告讓在場聽眾十分感動。記者 石濤 攝

金雞鎮黨委書記張小平與楊驊曾一起工作過,他説,楊驊是真正做到了“用腳步丈量大地”。“現在這種幹部真難找,尤其是像他這种家庭背景的更難找。他真正做到了吃在村、住在村、幹在村,才到傅壩村42天,就把所有貧困戶都走遍了。”張小平説,希望以這個報告會為契機,在全鎮掀起向楊驊同志學習的熱潮,以更加紮實的作風、務實的工作,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不丟下一個貧困群眾。

安監局辦公室主任鄭曉峰曾跟楊驊一個辦公室工作,聽了報告之後,特別是楊驊在基層扶貧的事跡,他深受感動。“楊驊是時時刻刻心中裝著群眾,今後工作中,我會以楊驊為榜樣,學習他這種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幹好,為全縣、全市的經濟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相關內容

中國網官方微信
中國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