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園
中國網10月31日訊 在重慶市豐都縣樹人鎮萬壽橋村,返鄉村民李紹海承包村裏160畝荒地,和妻子一起在荒地裏耕耘10餘年,用辛勤的汗水,讓這塊沒有人耕種的撂荒地,發揮出高效的經濟價值,把它變成了年年豐産的“金果園”。“金果園”不僅圓了家庭農場的夢,還帶動家鄉父老致富。
返鄉創業 圓夢家庭農場
李紹海夫婦在果園勞作
記者走進豐都縣樹人鎮萬壽橋村二組,溪溝一旁的青山高低起伏,連綿不絕。半山腰上,鬱鬱蔥蔥的柑橘林裏,沉甸甸的果實挂滿了枝頭,散發著特有的清香。
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大許多的李紹海和妻子江曉蓉的臉上掩飾不了即將豐收的喜悅,他們領著幾名村民在果園裏摘除病果,用竹棍支撐即將被果實壓倒的果樹……果園裏呈現出一派繁忙的景象。
李紹海告訴筆者,他和妻子今年都48歲了,都是農民家庭出身。即使如此,夫婦倆成家以來,卻沒怎麼與土地打過交道,但他們倆始終對土地有著不一樣的情懷。
2001年,李紹海的妻子下崗後,夫婦倆一直在浙江省青田縣打工。“高速公路1小時車程裏,全是成片的椪柑林,還沒到收穫的季節,就有很多北方的貨車排隊來收購。”李紹海夫婦説,在浙江打工的時候,每當看到這樣的場景,他們心裏就總是癢癢,也希望有一片自己的果園。
2007年,夫婦倆帶上多年打工掙來的積蓄,承包了村裏的120畝撂荒地。投入萬元種了幾千株椪柑苗,成為了種植大戶。
“當時還沒有家庭農場這個概念,只是覺得跟父母一輩的農民有區別,我們種的地多,東西不一樣了,但職業還是農民,從打工者變回了農民”。李紹海説,2013年,國家提出家庭農場的概念後,更加堅定了他們的信心,他們不僅註冊了“李紹海家庭農場”,並且將種植規模擴大到了160畝。
辛勤耕耘帶動農戶致富
李紹海領村民們在果園勞作
在果園裏務工的村民們説,這塊地以前撂荒很多年了,大家覺得土地在半山腰上,離家太遠,加上村裏大部分有勞動力的人都外出務工了,李紹海流轉的那一片土地可以説是荒草叢生,少有人來的荒山。
如何讓撂荒多年的土地變成了今天這漂亮的果園?李紹海説,就一個字“幹”。
與所有初創業的人一樣,夫婦倆的創業之路也是曲折的。“由於缺乏管理技術,2007年冬天一場大雪,我們剛栽種不久的2000多株樹苗凍死了一大半。”李紹海回憶起當初的場景時,仍然心有餘悸。
不僅如此,種植果樹,前幾年只有投入沒有産出。為了改變這一狀況,李紹海夫婦只有沒日沒夜地幹,一邊補植苗木,一邊在椪柑林裏套種玉米。僅2008年,他們夫婦就套種了玉米80畝,收穫糧食3萬多斤。
“那幾年,他們一年365天,可以説360天都在地裏忙。”在果園務工的村民們説。
經過幾年的辛勤耕耘,苦日子終於熬過來了。2012年,果園的椪柑樹開始挂果,當年産量就達到8萬多斤。此後,果園一年比一年豐産。
“我們果園的椪柑樹基本上都進入了盛果期,現在的果園可以説是我們夫妻倆的‘金’果園。”李紹海説。
現在,常年在李紹海夫婦果園裏務工的村民有六七人左右。同時,李紹海與村民們還一起建立了江姐水果合作社,帶動周邊農戶通過種植水果致富。(許華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