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貧困地區惡劣自然條件與傳統生産生活方式相伴,基礎設施不足與公共服務滯後明顯。集中力量支援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制度保障要著力改善深度貧困地區發展條件,著力解決深度貧困地區群眾特殊困難,著力加大深度貧困地區政策傾斜力度。
在深度貧困地區如何為脫貧攻堅提供保障?山大溝深、人多地少、貧困面大,如何讓電子商務、鄉村旅遊落地開花,發揮脫貧作用?面對生態保護的剛性約束,如何找到扶貧開發與生態保護的平衡?如何集中力量解深度貧困,補突出短板?人民日報記者深入地處秦巴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甘肅省隴南市,與扶貧幹部、貧困群眾深入交流,梳理問題,探討對策。
“沒想到這裡山大溝深,還藏著數萬個網店”“來隴南旅遊,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個原生態的美麗鄉村”……來到甘肅隴南脫貧攻堅一線,記者感受到這裡在精準扶貧實踐中探索出來的可貴經驗。隴南曾經是甘肅省最貧困的地區之一,這些年勵精圖治,通過制度、政策創新,激活光熱林地等資源,大山之中“長”出了脫貧産業,脫貧攻堅有了系統保障。隴南市委書記孫雪濤表示:“立下愚公志,抓鐵有痕壓茬幹,區域貧困狀況得到根本性扭轉。”2011年,全市有貧困人口130.47萬人,貧困發生率53%。2017年,全市減貧12.47萬人,貧困人口減少到31.7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13.4%。
推進電商扶貧
創設平臺,讓空間上的萬水千山變成網路裏的“近在咫尺”
“以前收點山貨農産品,最多賣半年。現在農民觸網,農産品變身商品,賣全年、賣全國都不成問題了。”成縣家裕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會林拿起一罐蜂蜜核桃仁介紹,這款新産品已經打上了公司審核通過的農産品商標“同谷家裕”,核桃、土蜂蜜、花椒、山野菜、黃芪等40多種農産品都用這個牌子銷售。
“讓空間上的萬水千山變成網路裏的近在咫尺”,公司生産車間三層走廊外面,黃色瓷磚做底色,這行紅色的美術字很是醒目。張會林説,如今公司已經成為多家電商運營中心的供應商,為隴南及外省的多家網店提供貨源保障。光供貨及初加工環節,就為村民300余人提供長達半年以上的就業機會,支付村民工資70萬餘元。
要想讓特色農産品變成商品,與全國消費者近在咫尺,不是一件容易事。“電商可以將隴南農特産品經營分散、規模小、産業鏈短的劣勢轉化為優勢,揚長避短。”孫雪濤説,隴南將電子商務納入扶貧開發工作體系,創新扶貧方式,為貧困群眾脫貧提供了一條新路。通過加強貧困鄉村資訊、交通、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構建資訊網路和物流配送體系,有效解決電商“最後一公里”問題。
截至2017年底,隴南市累計開辦網店1.4萬個,其中貧困村開辦網店2101家、微店1萬多家,開展電商培訓累計22萬多人次,實現網路銷售收入累計91億多元,帶動就業達到18萬餘人,通過電商扶貧帶動貧困人口15萬餘人,電商扶貧對貧困群眾的每人平均收入貢獻額達到720元。2014年底,隴南市被國務院扶貧辦確定為全國唯一的電商扶貧試點市。由於電商扶貧成績顯著,隴南市又獲得了“2015中國消除貧困創新獎”“全國電商扶貧示範市”等稱號。
“打造強有力的推進體系,是欠發達縣域電商發展的前提和保障。”成縣電商中心主任王潤雪説,成縣為了確保電子商務在農村“有人抓、有人管、有人推”,構建了“成立一套機構、出臺一套政策、形成一個機制”的推進體系,打通網店帶貧、平臺帶貧、就業帶貧和資訊帶貧的四條電商帶貧渠道,形成黨委主導、政府主抓、協會引領、典型示範、部門聯動、全民參與的電商發展環境。
鼓勵産業創新
縣縣有亮點、鄉鄉有看點、村村皆景點,發展鄉村旅遊成為脫貧新抓手
目前,隴南市主要城區及30個旅遊景區實現了免費無線網路覆蓋。方便遊客的同時,隴南創新機制,通過搭建鄉村旅遊平臺,採取旅遊公司+貧困戶、旅遊協會+貧困戶、基地+貧困戶等捆綁模式,引導貧困戶就地參與鄉村旅遊。開展農家客棧、農家樂餐飲網路預訂、網路代售景區門票和當地農特産等業務,有效增加貧困群眾收入。
下著小雨,來康縣長壩鎮花橋村體驗農家生活的遊客絡繹不絕。通過“隴南鄉村大數據”APP,農家客棧“花橋人家”負責人楊明霞幾乎每天都能收到來自全國的住宿或用餐的訂單。這款涉及農特産品展示、鄉村旅遊等的手機APP,讓楊明霞找到“花橋人家”宣傳推介的窗口。借助平臺,去年農家樂純收入20多萬元,楊明霞的農家客棧已經達到了“三星級”,七八家旅行社找她對接,甘肅省內及周邊陜西、四川等地的不少遊客也預訂入住就餐。
還未到院裏,就已經聞到兩當縣雲屏鄉店子村“青酒坊”的四溢酒香。遠遠看到山坡上的兩棟小樓,院子裏酒罈酒罐整齊碼放。順著酒香,來到釀酒坊時,男主人張在春正忙著分裝酒。釀酒蒸籠上冒著熱氣,一股清澈的青酒緩緩流進酒缸。張在春説,遊客不光在農家樂就餐時買酒喝,有的回頭客還通過網路和電話購買,一年要賣出2萬斤酒。這家青酒坊慢慢出名了,成為集釀酒、餐飲、住宿為一體的農家樂。
“説實話,想也想不到有今天的規模。”“青酒坊”負責人陳燕説。店子村夾在大山深處,人多地少,增收難一直是貧困村民的“心病”。鄉村旅遊給陳燕帶來了致富希望,也給店子村貧困戶脫貧注入了動力。陳燕給貧困戶傳授釀酒技術,幫助貧困戶銷酒。貧困戶在農家樂務工拿工資,農家樂和網店成為銷售農特産品的集散點。在“青酒坊”的帶動下,村子裏5戶貧困戶每人平均收入從原來的2000余元增加至4300元。
隴南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黃順介紹,近年來,隴南整合資源,抓點示範,以點帶面,在基礎條件、旅遊資源較好的125個村積極打造鄉村旅遊扶貧示範村,拓寬群眾增收渠道;規劃全域旅遊,把村寨作為旅遊景點來設計,縣縣有亮點、鄉鄉有看點、村村皆景點。
康縣白楊鄉桂花莊村內有多株珍貴樹木,一棵“千年金桂”引人注目,每當開花季節,花香十里,引來不少遊客觀賞。通過擦亮桂花樹這一生態旅遊招牌,村支部牽頭組建了桂香園鄉村旅遊度假有限公司,使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解決了部分群眾務工難問題,農民收入從2012年的2560元增長到2017年的7850元。
打造生態經濟
發展山區特色林業,治窮脫貧,長遠固本,山水林間都有扶貧新風景
生態資源保護是政策剛性約束,如期脫貧是政策硬指標,找到扶貧開發與生態保護之間的平衡至關重要。在貧困地區發展花椒、油橄欖、核桃等林業特色産業,可以吸納貧困人口就業增收,改善生態狀況,促進生態保護與脫貧增收協調發展。孫雪濤説,發展山區特色林業,既能治窮脫貧,又能長遠固本。
目前,全市農業特色産業1141萬多畝,年産農特産品360萬噸,經濟林果、特色種植、生態養殖等農業産業成為貧困群眾增收的“鐵桿莊稼”。今年春天,桃花節、櫻花節、牡丹花節……徽縣一場場盛大“花事”不斷。近年來,徽縣把苗木産業作為全縣助推精準扶貧的主導産業來抓,引進苗木企業,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不少鄉鎮農民變成熟練掌握苗木管護技術的工人,通過土地入股、資金入股、勞務入股實現了脫貧致富。
隴南白龍江、白水江流域生態脆弱,是我國四大泥石流高發區之一。如今,白龍江、白水江二級階地和泥石流溝道沖積扇上60萬畝油橄欖,讓兩江河岸披上了綠裝,既美化了人居環境,也發揮重要生態功能。
提起隴南的油橄欖,孫雪濤用“獨一份”“特中特”來形容。油橄欖是盛産于地中海氣候區的木本油料兼果用樹種。隴南市境內低山河谷地帶的氣候特徵、土壤條件,與地中海沿岸油橄欖主産區極為相似,在我國是油橄欖最佳適生區之一。截至目前,隴南市已發展油橄欖基地60萬畝,佔全國的47.6%,年産油橄欖鮮果佔全國的80.8%,年産初榨油佔全國的85.4%,被國際油橄欖理事會列入《世界油橄欖分佈圖》。
隴南油橄欖産業的發展,為當地群眾脫貧開闢了一條有效路徑,全市油橄欖種植區涉及4個縣區42個鄉鎮、40萬人口,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7600戶、貧困人口3.44萬人。3年來,油橄欖産業帶動3200多戶貧困戶、1.5萬多人實現脫貧,在油橄欖適生區貧困發生率由10.4%下降到5.7%,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增加到4013元。
“這裡良好的氣候和植被條件能生産出原生態、無污染的蜂蜜。”兩當縣秦南有機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蔣宇仁介紹,房前屋後、果林裏和山坡都能養蜂,一戶農民能養三四十箱蜜蜂,一箱蜂有1000多元的收益。“如今山林裏養了蜜蜂,地裏還種著中藥材,今年脫貧沒問題。”康縣岸門口鎮蘇家河村村民孫明春今年68歲了,自從加入中鋒養殖合作社,從飼養到投喂等各環節都有技術人員指導。如今,靠著養蜂收入和易地扶貧搬遷補助,他搬進了新房。
特色産業要想做大,必須加大財政支援力度。孫雪濤説,隴南設立了産業發展專項基金,市級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縣區財政每年安排不少於500萬元,2017年市財政落實産業扶貧資金2000萬元。徽縣實施“123帶動百千萬”産業扶貧工程,全縣每一個行政村確定一項特色産業,縣財政為每一個行政村平均安排20萬元資金引導産業發展;每村創辦一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培育一個電商示範店,創建一個特色品牌。這些措施推進了農業結構調整和産業化經營,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實現了扶貧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多贏。
加強政策供給
搬遷扶貧成為新要素供給,政策供給的關鍵,在於接地氣,在於精準
“山大溝深,住房滑坡,澆地靠雨,吃水靠天”,是隴南市武都區坪埡藏族鄉的真實寫照。三面環山,平均海拔超過2000米,全鄉9個行政村1400多戶,近四成都是貧困戶。坪埡鄉屬於深度貧困鄉,就地扶貧成本高,就地實現脫貧難度大。今年8月24日,坪埡藏族鄉開始搬遷,目前搬遷報名達到1197戶5603人,民房主體封頂981戶,目前已搬遷入住441戶。
“沒有精準的政策供給,扶貧事業就不能打開局面。政策供給的關鍵,在於接地氣,在於精準。”孫雪濤説。據了解,隴南不少地方跟坪埡藏族鄉情況相似,貧困人口大多集中在生態脆弱、災害頻發地區,貧困群眾居住分散。目前,隴南25個特困片區集中了76%的貧困村和60%的貧困人口,還有深度貧困村1154個。
補齊突出短板,必須紮實推進片區扶貧。隴南將5個深度貧困縣區、10個深度貧困鄉鎮和1154個深度貧困村作為全市扶貧工作的堅中之堅、難中之難,對341個非建檔立卡深度貧困村與建檔立卡村同等對待,落實扶持政策。以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加快推進25個特困片區脫貧攻堅。2015年以來,全市整合各類項目資金100多億元。僅2017年就整合58億元,投入脫貧攻堅。
政府購買公共服務。隴南在國開行融資100億元,用於貧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已落實到位貸款資金57.2億元,全市硬化通村道路1.2萬多公里,完成易地扶貧搬遷6萬多人,解決農村安全飲水100多萬人,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0多萬戶,貧困村動力電和有條件的行政村通暢工程實現了全覆蓋,深度貧困地區群眾生産生活條件、公共服務保障水準短期內發生了明顯變化。
靈活安置,推進易地扶貧搬遷。隴南南部山區按照“依山就勢,改善條件”的原則,通過採取在村內就近集中安置、建設移民新村集中安置、進城入鎮貨幣化安置、投親靠友插花安置以及産業園區、鄉村旅遊區安置等多種靈活有效的安置方式,最大程度上解決“人往哪去、地從哪來”的問題。
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隴南加強安置區後續産業開發,在安置區建設蔬菜溫棚、發展經濟林果業和勞務經濟,提高搬遷戶經濟收入。同時,加強勞動力培訓,增強勞動力工作技能,參與當地手工業、零售業及旅遊資源開發和服務,提高搬遷農民生存能力,拓寬貧困人口增收渠道。
搬遷“搬”出了不一樣的效果。孫雪濤表示,搬遷需要結合自然條件和優勢資源,激發脫貧攻堅的內生動力。兩當縣左家鄉組織動員搬遷農戶大力發展特色産業,扶貧效果顯著。2017年,5戶易地搬遷戶共發展育苗6000株,架豆6.5畝,輸轉勞動力9人,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超過4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