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水縣政協委員方智勇用行動點亮鄉村振興

發佈時間:2018-09-12 13:30:22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陳偉  |  責任編輯:吳一凡
分享到:
20K

中國網9月12日訊   近日,從農業農村部網站獲悉,經層層推薦、形式審查及嚴格初選,鄰水縣政協委員、四川省鄰水縣盛世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方智勇成功入選2018年度“全國十佳農民”提名人選。

這段時間,四川省鄰水縣袁市鎮的水稻已開始抽穗。頂著火辣的太陽,方智勇隔三差五便去稻田察看長勢。“彩色水稻畝産700斤稻米,粳米大概有385斤,每斤市場價在10元左右。”方智勇對數字很敏感。這數字背後,是他的成績,更是村民的期盼。

方智勇從2013年開始返鄉創業,主要從事水稻輪種油菜、蔬菜種植和農業社會化服務工作,目前流轉農田5800余畝,全程託管農田7300余畝,農機社會化服務覆蓋面積2萬餘畝,帶動農戶每人平均增收7000元,先後吸引了30余名農民工、大學生等返鄉創業。

砸下300多萬元積蓄,返鄉創業甘當群眾的“田保姆”

2013年,在外闖蕩15年的方智勇回到家鄉,眼前的景象讓大為痛心:留守在家的大多是老人和兒童,年輕勞動力幾乎完全外出務工,肥沃的土地正慢慢荒蕪。這讓出生在四川農村的方智勇困惑不已:作為産糧大縣的鄰水,在家種地的人卻越來越少。

誰來種地,如何種地?這兩個問題一直縈繞在方智勇的心頭。

記憶中每家每戶寸土必爭必種的地遭到“遺棄”,方智勇心裏發酸。“田園將蕪胡不歸?”方智勇下定決心回鄉創業。他拿出這些年在外打拼賺來的全部積蓄300多萬元,以股份制的形式帶頭組建了鄰水盛世種植專業合作社。

合作社主要種植水稻、油菜,從農戶手中把土地流轉過來,按時付給農戶流轉金,由合作社來種地,耕、種、收、管、銷等工作全由合作社聘請的專門人員來做。

起初,流轉面積並不大,方智勇做起來得心應手。漸漸地,隨著合作社發展壯大,方智勇有些力不從心了。他發現,管理起來越來越費勁。怎麼破解當前困局成為方智勇心裏的大事。

建立利益連接機制,讓利農戶甘當群眾的“打工仔”

單靠合作社單打獨鬥的路子肯定行不通。方智勇想到,要與農民聯動,充分調動他們的熱情,才能把生産搞好、經營搞活。

如何才能調動農民的積極性?答案很顯然,利益連結。在多次思考分析後,方智勇想到了一個新的利益分配模式——將合作社、村集體和農戶三方進行利益聯合分配。

農民有利益連結的是手中的土地。只有讓農民和手中的土地牢牢綁在一起,他們的利益才有保障,才能穩固。如此,每一個農民才能成為擁有者和監督者。

説幹就幹。2016年,方智勇開始付諸行動。先由村集體公司把整村農田集中起來,然後與合作社簽訂“土地託管”合同。從簽訂土地託管合同的那一刻開始,除田間看管由村上統一安排專人之外負責外,其他的都由合作社來完成,農民就只等收穫。合作社不僅要對整個從種到收全程負責,還要負責農作物産量整村平均保底。村集體負責村民和合作社之間的利益協調,以及和老百姓一起對生産過程中的監督、産後的稱重等工作。這樣一來,農戶成了“老闆”,村集體為“紅娘”,合作社成了“打工仔”,實現農民、村集體、合作社三方利益有效連結。

全力推廣合作模式,拼搏實幹甘當群眾致富的“帶路人”

這個全新模式能否獲得成功?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方智勇心裏其實有些打鼓。

今年8月,是土地託管模式運用以來的第3個收穫季。經過兩年的實踐,方智勇已經信心滿滿,“今年一定又是三方受益年。”

方智勇的信心,來自於真實的數字。以袁市鎮團壩村為例。2017年秋天,得益於合作社規範的管理和科學的種植方法,團壩村託管土地平均畝産達到1000斤,按照當時稻穀市價每斤1.3元計算,市值為1300元。每畝田扣除合作社的託管費用600元,農民和村集體還有700元,其中10%作為村集體收益抽成,剩餘的630元是農民的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分配模式讓農民、村集體公司、合作社嘗到了綠色發展的甜頭,如今,大家都自覺、自願發展綠色農業、減少農殘。農産品的價值大大提升。

“給自家的田務農還歸工資,好安逸!”當地農戶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事實上,除了土地託管加工、銷售等帶來的好處,有勞動力的村民還在基地找到了工作。據方智勇介紹,一個普通農民一年在合作社能掙萬元以上的工錢、一個農機手能掙10萬元以上。

目前,這個全新的發展模式正在有序、穩步、加速向鄰水縣域全面鋪開,服務範圍不斷增加。服務涉及的四個鄉鎮14個行政村,效果良好。

始終牢記委員身份,盡職履責甘當群眾的“代言人”

從2016年11月起,方智勇的身上又多一個新的標簽——十屆鄰水縣政協委員。如何儘快進入角色,當好一名政協委員?方智勇不斷在思考和實踐。

要當好政協委員,會學習、懂政協是提前條件。“縣政協聯合縣委黨校舉辦的委員培訓班真的很及時,我從中學習不少新的知識,特別是對人民政協的性質和作用,委員義務和責任有了更深的認識。”方智勇對2017年6月縣政協舉辦的委員培訓辦記憶猶新。

2016年換屆來,鄰水縣政協為提升委員素質,先後高校聯合開辦委員培訓班,發放《政協委員履職手冊》,開展“講政治、講團結、講貢獻”比賽,舉辦黨的十九大知識競賽,開展委員讀書活動。作為一名新政協委員,方智勇始終是裏面的活躍份子,並積極撰寫了多篇學習心得。

在實施鄉村振興的偉大的事業中,作為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的方智勇,通過自己的實踐一直在探索;作為政協委員的方智勇,一直在為鄉村振興建言獻策。

“此發言對鄉村振興工作有獨到見解,所提的意見和建議實,請相關部門認真採納落實。”2018年2月,縣政協十屆三次全體會議上,方智勇代表農業界委員作了題為《關於鄉村振興工作的幾點思考》的發言,得到縣委主要領導的當場肯定和批示。

“鄉村振興必須走農業産化、機械化、規模化道路,必須培養新型職業農民。”2018年6月,在縣政協常委會議專題協商全縣鄉村振興工作會上,方智勇積極發言,拋出了自己的觀點。

除此之外,方智勇還積極通過撰寫提案、委員發言、反映社情民意的形式,為群眾謀利,為黨委政府建言,履行著政協委員光榮使命。

“作為一名農業界的政協委員,我身後站著無數的農民朋友,在鄉村振興的偉大事業中,我願意用金黃的稻穗和美麗的油菜花,把鄰水農村“塗抹”得更加出彩,”方智勇用簡短的話語、務實的行動,詮釋了一名政協委員的擔當情懷。(陳偉)

相關內容

中國網官方微信
中國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