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9月7日訊(記者 單榕)蘭考人對於黃河的感情是複雜的,可謂又愛又怕。蘭考人耕作的土地是黃河帶來的淤土,蘭考人喝的水是黃河水,但是風沙、鹽鹼、內澇這“三害”也是黃河帶來的,還有蘭考人不願回憶起的逃荒歲月,也源於黃河水患,歷史上黃河頻繁地潰決氾濫和改道,給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帶來無盡的苦難。1000多年來決堤泛洪達百餘次,沿岸百姓深受其害。半個多世紀以來,蘭考人守護著母親河的安全、全身心投身治黃事業的發展。
蘭考,位於河南省東部,蘭考黃河位於河南黃河右岸的最下段,上接開封縣,下連山東東明縣,河道全長25公里。蘭考東壩頭鄉地處九曲黃河最後一道灣,也是黃河下游最為險要的河段。
新中國成立後,蘭考人民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揭開了治黃新篇章。黨和國家十分關心黃河的治理,把治理黃河列為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內容。
1962 年,蘭考縣委書記焦裕祿,帶領全縣人民治理因黃河決口改道而造成的風沙、鹽鹼、內澇三大災害。經過幾年的努力,初步改變了蘭考的面貌。焦裕祿為治理“三害”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全國人民學習的好榜樣。
蘭考人治黃以來,在各級政府領導下,蘭考人民治黃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蘭考人民傳承併發揚焦裕祿精神,戰勝了歷年洪水,保護了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近年來,蘭考治黃人以提高工程管理水準、建設綠色長廊、打造魅力黃河為目標,狠抓工程管理、植樹綠化和亮點工程。目前,蘭考黃河段所轄工程壩面平順、草皮整齊、林木蔥蘢,魅力黃河初現新姿。
同時,蘭考不斷開展引黃灌溉工程,利用黃河淤泥改善耕地土質。1958年,蘭考建成了第一座引黃灌溉工程——三義寨人民躍進渠,到 1996年,已放淤改土 22.32 萬畝,使黃河北故道和三義寨鄉背河低窪鹽鹼地變成了良田。同時,開創了蘭考引黃灌溉的先河,灌溉面積達174萬畝。
蘭考縣二壩寨引黃調蓄工程是通過原有的蘭考幹渠,把黃河水先引到沉沙條渠裏面,經過第一次沉澱之後,引到北調蓄池裏面,經過第二次沉澱後,黃河水已經變成了清水,再把清水引到南調蓄池裏面。該工程有效調節黃河水,提高灌溉保證率,同時能夠有效的解決區內引黃泥沙淤積問題,減少下游每年清淤壓力23.38萬m3。該工程有效的改善蘭考縣的水生態環境,提升蘭考城市品位,為建設一個美麗幸福的新蘭考發揮重要的作用,也在治黃的道路上不斷實現了改革創新。積累著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