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居家養老烹制“高標餐”

發佈時間:2018-07-24 16:54:01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吳一凡
分享到:
20K

養老問題千頭萬緒,包括衣、食、住、行、醫等各方面,其中吃飯問題當屬首位。隨著老人年齡的增大,買菜、做飯、洗碗等繁瑣家務日益成為負擔,求助子女家人很多時候也不現實。老人做飯難、吃飯難,成了不少地方一個棘手的問題。

為了化解這一“痛點”,廣州率先嘗試“長者飯堂”,扎紮實實地推進以“大配餐”為重點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截至今年4月,952個“長者飯堂”已遍及基層社區,惠及150余萬老人。老人不用買菜、不用做飯、出門走幾步路,就能吃上一頓香噴噴的午餐。老人吃得放心,子女家人忙起事業來自然也更加安心。可以説,這一做法為居家養老初步烹出了一道“標準餐”。

飯在社區吃,錢由誰來出?養老,政府有責任,但政府職責亦有邊界。“長者飯堂”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避免做成一個純慈善工程,需要將政府職責、社會力量和市場機制有機結合。全靠政府,再有錢的財政也吃不消;全靠老人自己,則和叫外賣一般無二,失去了“養老”本意。廣州通過很多具體、細微的制度設計,在政府、社區和老人之間搭建了基本合理的責任共擔機制。據筆者走訪了解,“長者飯堂”的餐費標準,普遍是每頓12元,按照“企業讓一點、政府補一點、慈善捐一點、個人掏一點”的辦法“眾籌”。當然各區財政補貼的力度有所不同,但老人自付基本都在6—8元之間,對比市場價格可以説物超所值,負擔也基本在老人可承受範圍內,參與配餐的企業也基本可以做到盈虧平衡。

在“長者飯堂”模式中,社區是主陣地。但我國基層社區普遍人少力單,如何在承擔眾多社會公共事務的同時,將“大配餐”做好,頗費思量。對此,廣州的應對思路是,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廣州在各街道都建立了家庭綜合服務中心,引入專業社工組織運營服務,更能貼合老年人需求。比如白雲區某“長者飯堂”就根據老年人的特點,提供口感偏軟、少鹽少油少糖的營養午餐,並會根據老人反饋的意見調整口味、菜式。可以説,推進社區居家養老“大配餐”,依託“長者飯堂”為老年人提供健康優惠餐食,已成為當前廣州市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提升老年人獲得感幸福感的積極實踐。

在“長者飯堂”規模日益擴大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新的情況,比如新增點難以落地、餐飲服務品質不穩定、企業運營成本高、用餐人數在減少等情況。如何讓“愛心餐”更暖心,把這道居家養老的“標準餐”進一步烹製成“高標餐”?對此,有的社區創新配餐服務模式,有的推出居家養老服務券免費用餐,甚至還借助網際網路資訊技術,為老年人提供營養配餐、網上點餐和免費送餐服務。廣州市民政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引進網際網路送餐平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企業運營成本高的問題,但不能完全發展成外賣模式。“長者飯堂”遠不止吃飯這麼簡單,對於許多老人來講,除了吃飽、吃好外,還應該有更多的服務,要讓“長者飯堂”變為“長者之家”。

社區居家養老除了進一步創新“吃”的模式,還要參照高標樣板,在住、行、醫、娛等各方面多想辦法,突破提升。未來,通過整合社區為老服務資源,搭建鄰里交流、志願服務、網際網路共用等多種平臺,“長者之家”前景可期。可以説,以“長者飯堂”為抓手,廣東正在探索政府、社會、社區、老人職責共擔、各得其所的居家養老模式。

相關內容

中國網官方微信
中國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