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優惠套路多 工信部:運營商應規範宣傳

發佈時間:2018-06-21 09:08:2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作者:董絲雨  |  責任編輯:蔡彬
分享到:
20K

原標題:“流量陷阱”頻遭網民吐槽(調查)

“全國流量任性用”“不限量、更暢快”……日前,各大電信運營商紛紛推出“不限流量”套餐,以滿足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用戶對流量越來越旺盛的需求。工信部發佈《2017年通信業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手機上網流量達到235億GB,較去年增長179%。

5月,工信部、國資委發佈《關於深入推進網路提速降費加快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2018專項行動的實施意見》,提出今年7月1日起取消移動流量“漫遊”費,鼓勵基礎電信企業推出大流量套餐等流量降費舉措,移動流量平均單價年內降低30%以上。

“提速降費”的腳步越來越快,用戶是否真正享受到了其帶來的紅利?記者展開調查。

限制性條款,標識還需更醒目

近日,有用戶在網上抱怨自己購買的4G網路不限流量套餐,在每月使用超出一定流量後,上網速度會變慢,打開網頁需要等待幾秒鐘,甚至連登錄微信都很困難。打電話給運營商客服卻被告知,若想要恢復到4G網速,還需要額外購買流量加速包。

相關電信專家表示,用戶使用流量達到一定上限後之所以會被限速,是因為運營商的基礎設施建設未達到為每個人開放無限流量的現實,運營商只有通過限制網速,才能保證絕大部分用戶的使用體驗。

對專家的解釋,用戶並不買賬。在他們看來,“不限流量”的字面意思就是“無限使用流量”,運營商在其中加了“限速”等前置性條件卻不加提示,實際上是對消費者的一種欺騙行為。

業內人士透露,運營商為了發展新用戶數量,確有存在消極告知不限流量套餐存在限速條款的情況。記者分別打開幾家運營商的官網,發現不限流量套餐的廣告均被放在首頁最顯眼位置,但達到一定流量後會被限速的字樣隱藏在海報角落,並不醒目。撥打客服電話辦理有關套餐時,客服人員也沒有主動向記者提示合同中有“限速”這一條款。

日前,工信部明確要求運營商規範宣傳:“要高度重視當前‘不限量’套餐宣傳中存在的問題,全行業立即開展自查工作,切實規範此類套餐的宣傳推廣行為,不得誇大宣傳,對於限制條款要標示醒目。”

還有不少用戶吐槽,運營商推出的定向流量套餐中,也存在類似套路。比如,某視頻網站與某運營商合作推出定向流量套餐,在廣告中號稱用戶使用該視頻APP時,不會産生任何流量費用。但仔細閱讀套餐合同條款,免費的只是觀看視頻所産生的流量,卻不包括APP中圖片、文字、彈幕、第三方廣告載入過程中産生的流量。在沒有任何提示之下,用戶的流量費存在不降反升的可能。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認為,運營商即使在套餐辦理合同中有不限量流量使用前置條件的條款,但如果沒有在用戶辦理時加以提示,或者在合同中對該條款沒有特別標注,也屬於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

流量消耗快,防範手機染病毒

今年5月,一名上海網友發帖稱,自己的手機在淩晨2點至4點跑了幾百兆流量,而他的手機一直連接家中的WiFi;即使家裏的WiFi斷網,他也未對手機進行任何操作。向運營商投訴後,客服人員返還了他部分流量,但稱責任應歸咎於用戶的手機應用。

“曾經1個G的流量夠用一個月,如今卻挺不過15天。”“流量消耗太快,每到一個地方第一件事就是看有沒有WiFi。”許多用戶質疑手機流量的“非正常消耗”,認為運營商在流量計算上“耍花招”。

運營商真的會“偷”用戶流量嗎?浙江省質監局和浙江省計量科學研究院曾做過一個通信流量檢測試驗。在三台多制式無線通信上網流量監測器中,隨機插入三大運營商SIM卡下載同一文件,從檢測結果對比來看,與運營商提供的流量統計幾乎沒有區別,由此可見,運營商“偷流量”的可能性並不大。

朱巍説:“用戶之所以感到流量跑得快,主要原因是智慧手機應用為及時提醒用戶更新和推送各類消息,往往會選擇後臺自動連接網路,流量便會悄無聲息地被消耗掉。此外,木馬病毒也是導致流量偷跑的元兇之一。”據報道,曾有技術專家團隊發現一種植入手機應用裏的木馬病毒,只要用戶安裝了帶有該病毒的手機應用,即使是滑動解鎖螢幕這個簡單操作,都會消耗一定流量。

朱巍建議,運營商為取得用戶信任,應將通過監管部門審核後的網路通信協議向用戶公開。同時,用戶也不要通過非法途徑隨意下載APP,以免感染消耗流量的手機病毒。

相關內容

中國網官方微信
中國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