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留彥:假肢讓我活著更有信心

發佈時間:2018-05-23 13:26:45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蔡彬
分享到:
20K

楊留彥,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年男人,家住隴南市康縣,現年51歲,漢族,大專學歷,肢體殘疾,隴南市康縣梅園土特産有限責任公司經理。

説起楊留彥五十多年生活,那可是跌宕起伏,“有滋有味”。楊留彥幼年時因摔傷,在就醫過程中由於右下肢包紮過緊,導致缺血嚴重壞死,最終截肢,永遠失去了他的右腿。從此,他的童年失去了正常孩子的快樂。但他對自己從來沒有失去過信心,他堅信只要他努力上學,就一定會過上和其他人同樣的生活,於是,他不怕苦、不怕累,堅定執著、刻苦學習,艱難的上完了小學。然而,擺在他面前的是另一個困難,家鄉的初級中學離他們家有十多公里,他只有一條腿,他怎麼可能每天從那麼遠的地方來回求學呢。但他沒有自卑、氣餒,拄著一根木頭棍子一如既往地堅持上完了初中。行動的不便讓他很是苦惱,於是他自我冥思苦想,自我創新,用一切可用的材料為自己裝了一條假肢,這條“腿”是木質的,雖然簡單易壞,但他可以甩掉拐杖走路了,這使他的信心大增,隨後他又繼續學習了高中課程,但是,由於體檢不能過關,被擋在了高考門外。為了圓一個大學夢,他選擇了全脫産的省電大中文專業,並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省電大大專畢業證,由於其出色的表現並且是一名殘疾人,畢業後,他進入縣民政福利公司,先後擔任會計和秘書工作,均圓滿完成了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得到領導和同事們的認可,但不幸的是,1999年公司倒閉了,為謀生計,養家糊口,他決心自主創業,在縣殘聯的幫助下,種植經濟作物。2004年,省輔具中心在一次下鄉篩查假肢矯形器過程當中,經當地殘聯推薦,他第一次見到了省上專業的假肢技師,當這些技師看到他自製的假肢,都驚嘆不已,認為他是一個很“聰明”的人。為他安裝假肢的是省輔具中心具有豐富經驗的張玉德技師,張玉德技師是個熱心腸的人,他對待工作認真負責,對待病人熱情週到。在聽了楊留彥坎坷的經歷後,張玉德技師進最快的速度為他安裝了假肢,這條假肢明顯要比他自製的那條木質腿要好得多,靈活性好、品質高,而且也美觀了。安上假肢後,楊留彥的步行能力顯著改善,極大提高了生活信念,幹事創業的信心更足了,他從最初的收購當地土特産,到2004年創辦了梅園土特産有限公司,開發了自己的産品和品牌,把産品逐步打入全省各地市場,公司當年銷售額就達到60余萬元。2010年,他籌資20萬元辦起了組裝廠,與台資企業簽訂了電子元件組裝合同,並把該廠確定為殘疾人就業培訓基地。他也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小老闆”。現在他還把事業做到了省城,在蘭州租了一座小賓館,自主經營家鄉土特産,同時為外來人員提供住宿服務,生意幹的紅紅火火。在後來的回訪過程當中,他一直表示是黨的惠民政策,感謝長江項目給了他更大的希望,增強了他自主創業的信念,是張玉德技師的服務給了他生活的信心,更是精良的假肢,搭建了他過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橋梁。

相關內容

中國網官方微信
中國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