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有關汶川地震十週年的報道刷爆了每個人的朋友圈。當天,成都-壹基金青少年與未來防災體驗館(以下簡稱“防災館”)正式啟動。據了解,防災館是以體驗式減災教育為特色的綜合性場館,包括地震、火災、地質災害、洪澇災害、日常安全等主題。此舉可看作是壹基金推動防災減災教育主流化的嘗試之一。
“我們提出‘韌性的家園’的概念,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實現安全的家庭、安全的校園和安全的社區,這樣才能有安全的未來。而所有這些都需要通過對災害基本規律的認識、通過開展防災減災教育才能實現。如果我們能夠在全社會普及防災減災教育,特別是讓更多的青少年掌握防災減災知識,那麼以後即使發生災害,我們也能把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對於建設防災館的目的,壹基金理事長馬蔚華給出了上述回復。他表示,這十年來我國的防災減災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社會力量尤其是公益組織在防災減災工作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當天,就社會組織參與防災減災等相關話題,《公益時報》記者對馬蔚華進行了專訪。
提升公眾防災減災意識
壹基金理事長馬蔚華與理事王石參觀防災體驗館
《公益時報》:防災館的建設與啟用被外界看作是壹基金推動防災減災教育主流化的嘗試之一。為什麼會在這方面投入這麼多?
馬蔚華:壹基金是一家將災害風險管理作為核心業務的創新型公益組織,但災害的發生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所以對於壹基金來説,我們更多時候是把重點放在災前的預防和準備上,建立防災體驗館也是出於這樣的目的。因為汶川和蘆山地震都是發生在龍門山斷裂帶上,把體驗館建立在這裡也是為了增加大家防災減災的基本知識,特別是青少年,讓他們從小就能正確認識災害,提高他們防災減災技能。
我們現在提出了“韌性的家園”理念,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實現安全的家庭、安全的校園和安全的社區,這樣才能有安全的未來。而所有這些都是需要通過對災害基本規律的認識、通過開展防災減災教育才能實現的。如果我們能夠在全社會普及防災減災教育,特別是讓更多的青少年掌握防災減災知識,那麼以後即使發生災害也能把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這是我們的目標。
《公益時報》:您覺得汶川地震發生後的這十年間,以壹基金為代表的社會組織在抗震救災及災害治理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馬蔚華: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是人們對於防災減災教育的重要性形成了共識。第二,在抗震救災以及災後重建的過程中,政府部門也認識到了社會組織能夠發揮很大的作用。而對於我們來説,我們意識到社會組織一定要和政府合作,要配合政府工作;另外,我們還應該聯合更多社會組織,大家統一行動。
《公益時報》:我們看到政府已經把發揮社會力量的重要作用、提高全社會抵禦自然災害的綜合防範能力納入《國家綜合防災減災規劃(2016—2020年)》。您如何看待這一舉措?
馬蔚華:出臺這樣的政策説明政府在過去這些年看到了社會組織的重要作用,這也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尤其是災害治理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説地震發生後,公眾願意把錢捐給自己信任的公益機構,政府由此看到了社會組織在籌集救災資金以及災害重建等方面的力量和創新。
另外,社會組織也需要政府支援,政府通過這種形式錶明瞭自己的態度,這更加會激發社會組織的社會責任感,激發他們內在的動力,使其充分發揮自身的創新能力。這樣也便於政府組織協調,從而實現共同目的。我覺得這個文件的出臺十分必要和及時,因為目前社會組織發展越來越快,數量越來越多,政府的態度對於社會組織的健康發展、提高社會組織自身的能力建設能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公益事業發展不能只靠愛心
2017年10月13日,四川省社會力量參與防災減災救災統籌中心揭牌成立,為全國第一家在省級層面統籌社會力量參與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專門機構
《公益時報》:很多公益機構似乎對自然災害都比較“感興趣”,比如發生地震或者其他自然災害後,很多機構都會開展募款活動,但這可能跟機構的定位並不相關。您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馬蔚華:我覺得這是公益事業發展過程中必然會經歷的一個過程,災害的發生很容易調動起整個社會的同理心,讓大家自覺參與進來。但是災難過去之後,大家的熱情和激情可能有所減少。從激情救災到理性救災,這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包括一些發達國家也經歷了這樣的過程,我在壹基金也體會到了這一點。
我從金融行業跨界到公益行業,過去我是管錢的,大家都來找我要錢;現在我是籌錢的,要到處去找別人要錢。當然,這並不是很困難,最困難的事情在於如何改變人們對公益的認識,如何讓大家接受“人人公益”的理念,讓大家意識到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公益,這是最重要的。
《公益時報》:如何才能喚起公眾對公益的理性認識?
馬蔚華:這需要政府和公益組織一起推動。我們要逐漸讓大家認識到,公益是國民收入的第三次分配,是實現社會和諧、推動經濟健康發展、實現社會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力量。我們要讓大家共同去推動公益事業的發展,讓公益成為每個人的一種追求。
公益事業的發展不能只靠愛心,還需要政府進行引導,社會組織也要去創新,進行專業化建設。我們要實現可持續的公益就要進行轉型。雖然傳統公益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傳統公益能不能吸引和留住高素質人才,這也是我們一直思考的問題。目前在國際公益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創新,包括影響力投資、慈善信託、社會企業等,這都是時代為公益發展創造的機遇。所以我覺得我們的公益也要和國際趨勢接軌。
《公益時報》:對於社會組織參與防災減災工作的未來與發展,您有什麼看法或建議?
馬蔚華:未來社會組織會通過各種形式統一作戰,協調行動,因為形成合力才更有效果。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就需要建立一個社會組織防災減災救災平臺,讓大家資訊互通,經驗互通,力量協調,這是一個巨大的工程。如果大家都能重視防災減災教育,就能形成一種社會共識,其産生的力量將不可忽視。
對於公益組織來説,未來他們也要學習國際國內防災減災經驗,公益組織自身的能力建設也非常重要。我覺得未來的防災減災及災後重建工作要更好地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比如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可以使救援工作更加高效,也能夠更加精準地協調、分配救災資源。包括防災減災教育,也要通過更加先進的手段進行。現代科技給救災工作提供了很好的便利,社會組織應該好好地利用這些條件。
為實現人人公益創造條件
在5月12日啟動會議現場,壹基金“兒童平安訓練營”、“青蛙訓練營”、兒童與災害繪畫作品展、減災項目及成果展也對公眾開放參觀體驗
《公益時報》:您曾提出“企業化管理公益組織”的理念,要把壹基金“當做上市銀行來辦”。現在來看您覺得目標實現了嗎?
馬蔚華:壹基金在這方面確實做了很多努力。我剛剛到壹基金的時候,社會上有一些人對壹基金的資金使用情況提出質疑,甚至有一些不友好的攻擊,當時我聽了之後感覺非常不舒服。因為這些質疑和攻擊根本站不住腳。後來我們覺得,與其去進行爭辯,不如把事情做好,用事實去回應這些攻擊。
我之前是在金融行業上市公司工作。一家上市公司其實也是一個公眾公司,也需要社會的了解,特別是社會對於上市公司資訊透明度的要求還是很高的。所以我覺得,壹基金也可以像一家上市公司那樣主動公佈自己的資訊。我到了壹基金之後就把壹基金當成一家上市銀行去管理。我們要不斷地跟捐贈人溝通,哪怕他只捐了一塊錢,但是只要他有意見,我們也要去和他溝通。然後我們會定期開展內審、外審,開展第三方評估,每個季度、每半年、每個年度都會進行資訊披露,把每一筆資金的使用方向清晰地向社會公佈。
如果外界還有質疑,我們會積極回答他的問題,組織捐贈者到項目現場、到資金使用地點去走訪。我們還會邀請媒體探訪,因為媒體也是一個重要的監督力量。通過這些努力,現在社會對我們的質疑聲越來越少。我覺得資訊透明是最重要的,讓大家及時了解捐贈的錢用在了什麼地方。當然,公益組織不僅要有耐心,還要通過更好的方式、科學的手段,讓公眾能夠方便地了解機構資訊,不能等著被問,要主動公佈。
《公益時報》:如何理解公益和商業的關係?
馬蔚華:我當時提出公益組織要企業化管理,這也是當前國際公益發展的一大趨勢。把商業的手段、商業的模式運用到公益領域。可以從三個角度去理解:
第一,用管理現代企業的方法管理公益組織。其實企業和公益組織也有一些共同點,比如説追求成本最低、效率最高,都要做好資訊披露;不同的是,企業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公益組織追求社會效益最大化。
第二,用市場的原則來配置公益資源。公益基金也要進行市場化競爭,做得好的、值得信任的就可以得到更多更好的資源。
第三,用金融的手段實現公益的目的。傳統的方法我們要用,創新的模式我們也要認識,要接受,比如説影響力投資、慈善信託、公益創投等,這些新生事物能夠解決很多社會問題。
《公益時報》:壹基金的願景與理念是 “盡我所能,人人公益”,如何實現這一願景?
馬蔚華:李連杰先生在發起壹基金的時候,就堅持“盡我所能,人人公益”的理念,以前我在招商銀行當行長的時候,也是非常支援李連杰的。在過去的傳統中,好像是説只有當一個人發跡了才能做慈善,即“達者兼濟天下”,當然這也是值得鼓勵的。但是,即使你只捐了一塊錢,你儘自己所能,這也是一份愛心。所以我們要喚起這個社會更多的愛,創造條件讓大家更加方便地表達自己的愛心。
我們現在每年籌集的資金,70%以上是通過網際網路籌集的,比如説支付寶、騰訊、銀聯等途徑。現在公眾參與的渠道越來越多,主要是為了給準備獻愛心的人提供更好的、更方便的、能夠隨時隨地獻愛心的條件。“人人公益”的目的就是激發每一個人的愛心,讓大家能夠方便地表達自己的愛心。我們要利用現代網際網路科技的手段搭建這樣的平臺。我相信今後隨著科技的發展,大家表達愛心的方式會更加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