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不好吃甜食?且慢!越吃甜可能越憂鬱!

發佈時間:2018-04-21 09:12:33  |  來源:廣州日報  |  作者:黃嵐  |  責任編輯:丁素雲
分享到:
20K

如果心情不好,就來一份甜品!毫不誇張地説,甜食根本是女孩們的最佳夥伴,心情好或不好時都可以吃甜食,為的就是讓自己的心情更好。然而最近卻有研究發現,常吃甜食者反而容易出現“憂鬱”的症狀,這種説法顯然和過去大家的觀念大相徑庭。關於甜食,我們所不知道的“憂鬱風險”究竟有多大?你今天超標了嗎?

最新研究

果糖過量影響青少年腦部導致焦慮

芒果千層酥、粉紅馬卡龍、抹茶冰激淩、牛奶巧克力……對於甜食,很多人都難以抗拒。許多女孩更是把甜食當成宣泄情緒的出口,在壓力過大或是生理期間,吃上一點巧克力絕對是她們最嚮往的事。

大多甜品都擁有或美麗、或可愛的外表,光是看“顏值”,就讓人忍不住想要一口吃掉。但研究結果卻搖醒了我們關於這份“愉悅”的幻想——長期來看,吃甜食只會讓我們皺眉,而不是微笑。不久前在華盛頓舉行的神經科學年會上,一項新的研究表示,若果糖攝取過多,會影響青少年的腦部,造成憂鬱及焦慮情況更加嚴重。研究人員指出,造成青少年焦慮或憂鬱的情形,是由於果糖改變了大腦對於壓力的應對方式,尤其處在發育階段的青少年最容易被影響。

對於酷愛甜品的女孩們而言,收到此番研究結果,無疑是一份不小的打擊,但科學永遠在用事實説話。無獨有偶,當我們翻看過去的研究報告時,也發現了類似的研究結果。早在2013年,英國倫敦大學學院一篇發表于《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的研究發現,如果攝取過多甜食、油炸食品以及加工食物,就會比普通人更容易罹患憂鬱症;而飲食當中攝取較多蔬果、天然食物的人,他們的健康情況則恰恰相反。這項研究是在追蹤調查3486名男女長達五年的時間後,才得到最後的研究結果。

專家聲音

甜食的誘惑:大腦“獎賞機制”帶來快感

很多人都會有同感,每每心情低落時,就會不自覺地産生想吃甜食的想法,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醫師李青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研究發現甜食中的甜味能夠刺激口腔味覺,同時能激活大腦中的獎賞系統釋放一種神經遞質——多巴胺,從而讓我們産生愉悅感,並成為習慣,最終導致機體對含糖食物出現渴望和成癮效應。

“多巴胺在大腦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指導著我們對環境中事物的注意力,比如一些美味的食物就和機體的獎賞感直接相關,當機體期待愉悅的感覺時,大腦中多巴胺系統就會被激活。”李青教授告訴記者,這也就意味著,當我們並不饑餓的時候,機體對蛋糕和巧克力的關注就會喚起我們的慾望,常規時候會誘發我們對糖類的渴求。如果作為日常飲食的一部分的話,我們或許就會在下午,潛意識地想要得到一塊巧克力或一瓶汽水。

就這樣,在大腦獎賞機制的日復一日下,我們只要吃甜食就會産生一種快感——咀嚼有助於舒緩緊張情緒;重口味(甜)能刺激食欲,讓我們感覺心情愉悅;碳水化合物則迅速讓血糖上升,血糖上升後我們會變得更加有“滿足感”。

然而這所有的“理由”,都不足以成為對甜食大快朵頤的“藉口”。無可厚非,糖在人類生命活動中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作為機體的生命活動、生長髮育提供必需的能量,也參與機體的代謝活動和物質的合成。但如果毫無節制地吃甜食,就會為我們帶來“甜蜜的負擔”。

1  2  >  


相關內容

中國網官方微信
中國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