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愛給了老人

發佈時間:2018-04-16 15:55:44  |  來源:華龍網  |  作者:華龍網  |  責任編輯:閆景臻
分享到:
20K

1997年,當時35歲的蔣仙乙把積蓄拿出來辦了重慶第一家社會養老院。一路風雨彩虹,護理老年人的工作他一幹就是21年。這位“重慶社會養老第一人”背後有哪些故事呢?我們一起走近他。

孝心成了一份事業



90年代的重慶,很多在外打拼的子女沒辦法照顧自家老人,長期獨身行動不便的老人比比皆是,蔣仙乙看在眼裏,急在心上。他自己家中就有父母和姨媽三個老人需要照顧,蔣仙乙不敢想像,如果自己不在身邊,父母和姨媽該如何生活。

“要替忙碌事業的子女盡一份孝心。”蔣仙乙告訴自己,他決定開辦一個養老院,但親戚和身邊的朋友都不支援他,他們並不看好這份工作。這時,蔣仙乙的父母給了他最大的支援。蔣仙乙的母親經常以自己的言行教導他要積德行善,人要舍得,有舍才有得,人生短暫易逝,要趁有生之年做點善事,母親的這些教誨對蔣仙乙的影響特別大。

蔣仙乙的養老院在南山建了起來,萬事開頭難,尤其是在九十年代的重慶,社會養老的觀念還沒有普及,幾個月來,養老院只有父母和姨媽三位老人,當年的5月1日,老年公寓迎來第一位老人,上新街的劉大爺,這不僅是一位空巢老人,還是一位偏癱老人,生活沒辦法自理才送來養老院,蔣仙乙親自照料老大爺,洗臉、刷牙、換衣、喂飯、清理大小便,事無巨細。生活上得到了精心照料,劉大爺的心情也開朗了不少,每天四個老人都可以聚在一起聊天説話,整天樂呵呵的。經過大半年的用心調理,偏癱的劉大爺竟慢慢能正常走路了。

1997年底,養老院入住的老人還是沒超過10個人,經濟上已經入不敷出,養老院裏照顧的多數還是生活無法自理的偏癱失智老人,各種支出比較大,身邊的人都勸蔣仙乙不要再幹下去,但他還是咬著牙,一直堅持著。



養老院的開支不夠,他就做生意去賺,想盡辦法填補。1998年,他買斷自己工齡所得的1萬8千元,全部投進了養老院。蔣仙乙説自己當過兵,曾經軍人的身份讓他有了更強烈的社會公德心和道德感,雖然自己經濟狀況不好,但是他告訴記者:“如果這些老人獨自在家,得不到照顧,會更造孽,我真的不忍心,不管怎樣,養老院還是要開起走”

特別的老人 特別的愛

二十一年來,蔣仙乙也總結出了一套專業照顧老人的方法和理論。因為照顧的偏癱老人比較多,2007年,蔣仙乙專為癡呆、癱瘓和臨終關懷的老人營建了“生命的最後驛站”,這裡住著很多頭腦清醒但癱瘓在床的老人,其中20多人身上都長滿了褥瘡;能夠行走的,全部是癡呆,每頓飯都需要一勺一勺地喂營養羹,當時,蔣仙乙的南山愛心養老院也成了重慶唯一一家專門護理偏癱、失智老人的養老機構。



截至目前,蔣仙乙已協助恢復了百位偏癱老人。他自豪地説:“我們對偏癱老人有著獨特專業的護理方法,偏癱老人使用的很多物品都是專門去定制的。”

從照顧家中老人,到後來的特需老人,蔣仙乙也開始關注流浪乞討老人,2008年,他就為各街鎮收留流浪乞討老人,2017年,南山愛心養老院成為南岸區民政局定點的流浪乞討救助站,這裡面很多流浪乞討老人都是失智老人,剛來救護站的時候,他們可能受人虐待或施暴,也可能在外遭人排擠,加上對環境的不熟悉,他們很害怕陌生人靠近。護理人員需要長時間在旁照料,讓他們熟悉環境,了解護理人員沒有惡意,是來照顧他們的,這些失智老人才能讓工作人員接近。



蔣仙乙向記者講起了住在院裏的一位老人,老人曾經是醫生,有一兒一女,女兒繼承父親事業,也從事了醫生的職業。因為工作原因,女兒常年在國外。只有靠老人的兒子照顧他,但是老人的兒子經常虐待老人,從國外回來看望父親的女兒,發現父親身上的瘀傷後很痛心,她把父親託付給了蔣仙乙。老人在養老院一住就是四年多,現在的他看上去開心了許多。他看到蔣仙乙後總是要緊緊握著他的手説:“現在我們養老院越來越好了,你不要攆我走哦。”老人已經把這裡當成了自己的家。

到現在,蔣仙乙所在的養老機構接納過近兩千位老人。沉甸甸的老人檔案資料裏承載了這些年來他對老人們深深的愛。

希望老人能得到更多的關注



隨著政府對社會養老機構的支援,這幾年,院裏的老人也多了起來。這裡的每一個老人蔣仙乙都認識,每天,他都和老人們一起吃飯,吃飯的時候,他總是留意哪些老人沒來食堂,沒來的老人,他都要特意去看一下。他經常和老人們聊天談心,老人們有什麼心事都會來給他説,有什麼難處也來找他幫忙。

從開始的親戚朋友不支援,到現在把愛老護老做成了愛心事業,這些年,蔣仙乙親自送走的老人已經有千位,他用愛心為老人們盡孝。



記者問蔣仙乙這些老人們離去時他的感受,他説:“其實每一個老人走,那個場景都挺深刻,特別是在這住了一年以上,與護理人員朝夕相處的老人,老人走了,護理人員會默默流淚,有的還嚎啕大哭,有的護理人員會幾天都吃不下飯。”二十多年來,怕老年人晚上有突發情況,他不敢早睡,整晚他都把電話和對講機放在身邊。不是親人,勝似親人,蔣仙乙説他希望所有的老年人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如今,六十多歲的蔣仙乙,把在解放碑工作的女兒和女婿,以及其他親人都叫上南山,一家人住在養老院後面的活動板房裏。

2016年12月,蔣仙乙榮獲迄今為止重慶唯一一個由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頒發的“全國敬老愛老助老模範人物”榮譽稱號。在他的帶動下,蔣仙乙的哥哥姐姐也從事了養老工作,他希望他的家人也能繼續這份充滿正能量的事業,能將他對老年人的這種愛心、耐心、細心、孝心延續下去。


相關內容

中國網官方微信
中國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