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助殘 心繫殘疾人幸福生活

發佈時間:2018-03-14 17:08:07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宋菲 何洋  |  責任編輯:蔡彬
分享到:
20K

助康、就業、扶貧、安居等助殘項目。

幫助 3000 余名殘疾人恢復聽力,為他們佩戴助聽器和植入人工耳蝸;爭取到台北曹仲值基金會輪椅捐助、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輪椅捐助、世界輪椅基金會輪椅捐助、上海方太輪椅捐助等,幫助12000 多肢殘人解決了出行困難;幫助肢體殘疾人實施肢體矯治手術 200 余例。向四川汶川、雅安,雲南魯甸地震災區捐贈 400 多萬元,幫助災區殘疾人新建住房購置輔具等;開展扶殘助學春雨行動,為 10 所特殊教育學校購買設施設備和資助貧困殘疾學生,幫助永川區沙坪村小新建教學樓;在社區和特教學校設立愛心書屋 10 余個;開展關愛老年殘疾人口腔疾病救助行動,為 300 多名殘疾人解決了口腔疾病治療困難。為貧困白內障患者實施免費復明手術 10000 余例;為貧困精神病患者提供醫療救助,共惠及 500 余人。開展殘疾人 3D 列印培訓班,為 104 名殘疾人實現了創業就業夢想,開展殘疾人實用技術培訓,幫助 500 余名殘疾人創業增收。龍湖集團捐贈 1700 多萬元幫助農村貧困殘疾人實施危舊房改造和種養殖基地扶持,為 530 名殘疾人家庭改善居住環境,幫助 2000 名殘疾人家庭脫貧致富增收。同時基金會在元旦春節期間開展了走訪慰問活動,對 20000 余貧困殘疾人家庭和貧困學生進行慰問和幫助。

“雨露助殘”項目的實施,讓殘疾人群體和社會大眾看到了重慶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和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得到了社會與政府的認可。2013、2015、2016 年,基金會獲得了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集善工程項目最具執行力獎,2013、2014 年又連續兩年獲得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集善工程自主創新公益項目獎。

近年來,黨和政府一直重視殘疾人事業發展,不斷出臺新的政策和條例保障殘疾人生活,社會大眾的愛心也在社會大環境下被不斷喚醒,越來越多的愛心企業和個人參與到公益慈善事業中來。2012 年之後,重慶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迎來了較大的發展,籌募資金數量以每年 20% 以上的速度增長,到今年募集資金已接近5000 萬元。基金會全體人員同心協力和無私奉獻,共同鞏固這個 5A 級基金會,為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做出更多貢獻。

愛心傳遞 幫扶救助

殘疾人群體參與正常的社會生活無疑是有困難的,尤其是殘疾人的生活狀況與社會平均水準還存在不小差距,貧困殘疾人約佔全國貧困人口的三分之一,殘疾人在基本需求方面仍面臨相當多的困難和問題。基本生活、文化教育、就業扶貧等各個方面,殘疾人群體都面臨著不同程度的挑戰。重慶有 1170 萬殘疾人,其中很多人的生活還處於貧困中,需要更多物質方面的幫扶與支援和精神方面教育與引導。已經從事殘疾人工作三十年之久的基金會理事長郝建新對此深有體會。

提起梅忠全,恐怕許多人有所耳聞,出生於江津區的梅忠全 7 歲時不幸失去了雙臂,然而誰都沒有想到的是,他竟是全國第九屆殘疾人運動會 SB5 級男子 100米蛙泳比賽游泳冠軍,還打破了世界紀錄!從失去雙臂的殘疾人,到世界冠軍,平常人很難想像他經歷了多少磨難。其實,失去雙臂後,梅忠全也曾經非常痛苦,他輟學、流浪,靠擺攤養活自己。“是江津區政府領導和區殘聯對他無微不至的關心,不管在生活上還是在游泳訓練上每每碰到困難,總有殘聯的同志在幫助他,支援他,開導他,鼓勵他,這一切感動了梅忠全,使他暗下決心刻苦訓練……。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殘聯的關心幫助和梅忠全刻苦努力,使這個失去雙臂的重度殘疾人在體育的道路上走向了輝煌。”郝建新如實説道。

重慶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長期與重慶龍湖集團合作,胸懷大愛的龍湖集團每年定期定量向基金會進行捐贈用於最困難的殘疾人群體。“愛心企業的捐贈凝結的是他們的愛心,我們身為基金會,既然被捐贈單位所信任,就要負起責任,把每一筆錢都用到實處,真正幫到殘疾人。”郝建新這樣説道,在使用這些資金開展工作時,基金會有著自己的一套流程和做法,從對項目的確定、幫扶的對象篩選開始,從始至終都有著詳細的計劃和報告,每一筆錢都有明確的去向,具體開展精確到每一個細節,項目結束後也要有總結報告和圖片資料,確保項目品質,使被幫扶的殘疾人真正受益。

開展救助,殘疾人或其家屬首先要把自己殘疾情況和困難情況申請上報,基金會按照申請人生活困難程度的不同進行劃分,再決定對哪些人實施什麼樣救助,然後舉辦捐贈會,把捐贈人和受捐人請到現場,共同見證愛心的傳遞。每年的年終,基金會召開總結會,將年內的工作進行總結並對外發佈,邀請部分捐贈單位和殘疾人前來參加,“這是為了切實惠及殘疾人,讓他們感受到溫暖,也是對愛心單位和愛心人士的負責。”郝建新説道。

科技惠殘 促進就業

3D 列印的月球燈、精美的擺件、逼真的汽車模型、惟妙惟肖的小動物……在這個位於重慶市大渡口區的充滿創意和高科技氣息的 “愛心惠殘”眾創空間裏,小到小飾品,大到殘疾人用的假肢,3D列印的産品各色各樣,琳瑯滿目,工作人員埋頭研究自己手裏的産品,時不時有人拿著圖紙或産品進行討論,而這些人就是在“愛心惠殘”眾創空間裏從事 3D 列印高科技領域創業團隊的殘疾人。

“愛心惠殘”眾創空間是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重慶市市委、市政府關於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和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文件精神,由重慶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發起,經重慶市科委審批,聯合中科院重慶院、大渡口區殘聯、大渡口區新山村街道等單位共同打造的全國首家以科技助殘、惠殘為主題的眾創空間。因此也經常吸引全國各地的殘疾人工作者以及相關部門前來參觀學習。空間于 2016 年 5月投入運營,面積為 2000 平方米。

“愛心惠殘”眾創空間採取的是“科技 +資本 + 市場 + 人才”的疊加方式,圍繞智慧健康、智慧生活、扶殘助殘、文化惠殘等開展創新創業活動,著力扶持殘疾人創業,拓展殘疾人就業渠道,為殘疾人初創企業提供了孵化服務。在“愛心惠殘”眾創空間,已有入駐企業近 20 家,帶動了 100 多名殘疾人實現創業就業。3D 列印對殘疾人的體力要求不高,且具有生産、加工和銷售的完整的産業鏈,適合殘疾人在這一高端科技領裏創業就業。

此外,“愛心惠殘”眾創空間還定期舉辦 3D 列印技能培訓班和科普活動。空間于去年 5 月投入運營以來,一共舉辦了5 期殘疾人 3D 列印技能培訓班,免費培訓了殘疾人學員 177 人,其中 113 人取得了 3D 列印助理工程師資格。在科普活動展示中,一共舉辦了 15 場 3D 列印、機器人科普體驗活動,來至學校的學生、街道的青少年共 265 人參加體驗,講解 3D列印、機器人科普知識的全部都是由殘疾人擔任。活動的開展不僅推動了由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在全社會的貫徹落實,同時也展示了殘疾人在高科技領域的知識才能,提升了“愛心惠殘”眾創空間的社會知曉度和影響力。

“就業是民生的根本,也是殘疾人最大的困難之一”,郝建新對記者説道,為了促進殘疾人就業,保障殘疾人的勞動權利,我國在 2007 年就出臺實施了《殘疾人就業條例》,隨著殘疾人文化水準的不斷提高,除了身體條件的限制以外,殘疾人已經與正常人沒有什麼不同,而面對越來越多的殘疾人大學生,他們從事最基礎的、簡單的工作難以實現其人生價值,也是對人才的一種浪費,殘疾人也可以用自己的知識技能和智慧創造更多的價值,而這也是“愛心惠殘”眾創空間誕生的原因之一。

“只靠救助是無法幫助到每一個殘疾人的,我們要提高殘疾人群體的造血功能,使他們自食其力增加收入併為國家創造財富,滿足其人身價值。這樣,他們生活才會更加幸福,精神才會更加充實,生命才會更有尊嚴。在促進就業這一方面,我們今後還會有更多的項目與措施。”郝建新説。

展望未來 創新發展

重慶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的理事會成員每五年一次換屆,自 2012 年換屆以來,到如今已經有五年了,重慶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又將在今年換屆之後呈現新的面貌,工作也將開展得更多,在這個時間節點上,基金會的下一個五年怎樣發展?長遠的目標又有哪些?基金會的郝理事長談到了基金會未來的發展計劃。

他表示,基金會一方面要接受愛心單位和愛心人士的捐贈,另一方面要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群,有一個良好的自身形像是非常重要的,自身形象的建設離不開基金會內部的管理和建設,包括是否公開透明,對待捐贈者的愛心是否尊重,是否做好了宣傳,雙方是否有有效的交流溝通等等。宣傳上也將加大力度,通過宣傳讓更多人認識殘疾人,重視殘疾人各方面問題,喚起社會愛心,吸引更多愛心單位和個人參與進來。此外,“愛心惠殘”眾創空間項目也需要進一步發展,與大渡口區開展更加密切的合作,為更多殘疾人提供創業的孵化、培訓等。在全國殘聯繫統,目前“愛心惠殘”眾創空間的做法位於前列,我們將會總結經驗,加強管理,勇於創新,繼續將這個優勢保持下去。

在 2017 年這個五年的節點上,基金會已經在謀劃下個五年的發展。我們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的“發展殘疾人事業,加強殘疾康復服務”的要求,認真做好工作。一是做好資金募集工作。在募集資金方面要發揮基金會的優勢和職能,樹立有影響的品牌項目,加強向全社會的宣傳,積極地拓展渠道,接受單位和個人的捐助,爭取更多的資助資金和資助項目。二是做好項目實施工作。圍繞“雨露助殘”和“集善工程”兩大主要品牌,繼續開展殘疾人助聽、助行、助學、助康、就業、扶貧、安居等“七助工程”項目,全心全意為殘疾人服務。三是做好公益宣傳工作。積極宣傳殘疾人自立自強典型事例,宣傳愛心助殘單位、個人的公益行動和慈善美德,喚起更多的單位和志願者加入到愛心助殘隊伍中來,助推殘疾人事業和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四是進一步打造好“愛心惠殘”眾創空間,努力開

拓殘疾人高科技創業就業新領域,提升殘疾人就業層次和社會地位,以科技創新服務殘疾人,實施精準培訓,指導精準創業就業,保障殘疾人平等就業的權利。“總之,解決殘疾人困難,推進殘疾人小康進程,未來五年需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也必須要創新,不能一直按照老路子走,我們一直在探索、在努力。”郝建新説道。(《公益慈善》雜誌品牌風采)

<  1  2  


相關內容

中國網官方微信
中國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