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教育創新 促進教育發展

發佈時間:2018-03-14 17:08:07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蔡彬
分享到:
20K

——記重慶市教育發展基金會

教育對於推進社會進步尤為重要。2009 年,以“推進尊師重教,資助貧困師生,支援教育創新,促進教育發展”為宗旨的重慶市教育發展基金會成立,基金會通過接收和管理社會各界對教育的捐贈,開展各類資助項目,努力促成我市教育事業健康發展。10 月 19 日,“尋找善的力量”公益訪談邀請到重慶市教育發展基金會執行理事長劉路明,分享了教育如何參與扶貧工作。

不讓學生因貧失學

近日,重慶市教育發展基金會 2017年“金秋圓夢”資助金髮放儀式舉行。此次活動共資助貧困大學新生 276 名,每人受助 3000 元。

據劉路明介紹,截至目前,重慶市教育發展基金會“金秋圓夢”公益資助貧困新生活動已連續開展七年,全市共有 2.3萬名學生受到資助,發放資助資金近 1.1億元。“金秋圓夢”已經成為重慶市教育基金會的品牌項目。

此外,基金會還攜手頂新公益基金會,在 62 所學校開展留守兒童“4+1”項目,先後投入資金 3300 萬元,有 10 萬餘人次的留守兒童在培養模式中受益。

該項目在幫助學校改善設施、培訓師資的同時,注重從思想品德、人格品質、心理情感、行為養成及營養與健康方面關愛他們,讓他們能夠健康成長。該項目的實施,為全市 130 萬農村留守青少年的培養教育探索了路徑,提供了有益借鑒。

經過 8 年的探索,重慶市教育發展基金會已經開發出“金秋圓夢”、留守兒童4+1 項目外、“關愛孩子,共用同一藍天”、“資助換位工人子女入學”等項目,向具有特殊困難的學生和教師伸出援助之手,幫助他們擺脫困境,完成學業,安心工作。

牢牢抓住網際網路機遇

跟如今大多數基金會、公益組織的發展路徑一樣,教育發展基金會也面臨著發展的瓶頸。

“開展慈善工作,目前最大的困難就是社會關注度不夠,參與意識不強。從客觀方面看,對《慈善法》的宣傳普及,慈善觀念、慈善文化的培育有一個過程,“人人向善,人人行善”的風氣目前在全社會尚未很好形成。從主觀方面看,基金會雖然取了一定業績,但都存在較大差距。宣傳力度不夠,社會知曉度不夠高,影響力不強,是我們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劉路明表示。

下一步,教育發展基金會將著力在主觀努力下功夫。切實加強項目設計和宣傳,增加更有影響和社會效果的公益項目,用善的力量吸引社會廣泛參與,從而促進自身發展。

如今網際網路 + 已經被運用到各個領域,借助網路媒體宣傳慈善理念,開展慈善工作,發展慈善事業,是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

教育發展基金會也進行過一些嘗試。“效果不理想。”劉路明直言不諱説道。前些年開展“攜手同行、愛心有我”慈善捐贈及知識競賽活動,思路很好,因各方原因導致參與度低,僅在部分區縣學校試點後便只好停下來了。也曾聯合重慶銀行開展網上捐贈,但由於多方面原因進展緩慢,目前尚未正式實施,處於啟而不動的狀態。

下一步,劉路明也表示,將著重在網際網路上發力,創新募捐方式,網站進行升級,加強與網路媒體的合作,實施好公益項目,在促進教育慈善事業發展的同時擴大基金會的影響力和公信力。(《公益慈善》雜誌•品牌風采)

相關內容

中國網官方微信
中國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