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情 > 中國精神鼓舞下 新時代揚帆遠航 > 正文

抗戰精神

來源:中國網
20K
一個團結的民族是不可戰勝的。偉大的抗戰精神,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愛國主義精神在抗日戰爭中的錘鍊和昇華。

從1931年9月18日開始,中國人民進行了14年驚天動地的偉大抗戰,為世界反法西斯鬥爭作出了彪炳史冊的巨大貢獻,在艱苦卓絕的抗戰中,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的抗戰精神。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數次講述抗戰精神,反覆強調偉大的抗戰精神意義。

偉大的抗戰精神,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愛國主義精神在抗日戰爭中的錘鍊和昇華。中國人民在14年波瀾壯闊的抗日戰爭中形成的抗戰精神可以概括為五個方面:

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

愛國情懷是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深厚情感,是願意為祖國奮鬥獻身的價值取向。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際,中國人民的愛國情懷被充分激發出來,舉國上下用血肉築起一座抵禦侵略者的鋼鐵長城。

二、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

民族氣節是為了維護國家和民族尊嚴而永不屈服的精神品質和高尚追求。抗戰時期,面對日寇的瘋狂侵略,無數中華兒女奮起抗爭、前赴後繼,表現出了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高尚氣節。

三、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

英雄氣概是為了祖國利益不惜流血犧牲的崇高精神。抗戰時期,中國軍民面對敵人的炮火勇往直前,面對死亡威脅義無反顧,表現出了中華兒女的堅強無畏的氣概。

四、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

必勝信念是最終戰勝日本侵略者的堅定信心和頑強信念。持續14年的抗日戰爭,中國人民在持久抗戰中頑強抗擊敵人,全國軍民始終保持抗戰必勝的堅定信心,最終打敗窮兇極惡的日本侵略者。

五、眾志成城、共禦外侮的大局意識。

在民族存亡續絕關頭,在中國共産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感召下,海內外華胄“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各黨各界,團結堅固,不論軍民,不分貧富,形成了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略態勢,為抗戰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4年抗戰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一個團結的民族是不可戰勝的民族。偉大的抗戰精神,不僅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抗戰勝利的重要法寶,還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動力。新形勢下,我們要大力弘揚偉大抗戰精神,更加奮發有為地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爭取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