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老太義務護校數十載 終身堅守育才情懷

發佈時間:2018-02-27 13:32:10  |  來源:人民網重慶  |  作者:人民網重慶  |  責任編輯:閆景臻
分享到:
20K

楊婆婆在古聖寺門前。重慶市文物保護志願者服務隊供圖

曾經,無論風雨,重慶市合川區草街街道境內的古聖寺育才學校舊址裏,總會出現一個杵著拐杖的老婆婆,她時而拿著抹布擦拭展示廳的玻璃,時而拿起掃把打掃那棵有百年曆史的黃桷樹的落葉。

這個老婆婆叫楊興蓮。2018年春節期間,她沒有準時出現在寺門外迎接客人,這是27年裏的第一次。

2017年元旦剛過,楊婆婆的女兒明秀就已經明白,儘管母親離93歲只差一個門檻,但她不一定能邁得過去。因為一次偶然的摔跤,她一病不起,已經很久沒能逛逛她深愛了幾十年的古聖寺了。

明秀記得母親最後一次逛古聖寺的時候,已經很瘦了,但衣服卻依然收拾得乾乾淨淨,還特地燒了開水。“萬一有客人來逛口渴了,附近沒有買水的地方。”

燒完開水,楊婆婆一點點往寺裏挪,走幾步,歇一下,過去只需幾分鐘的路程,她走了十幾分鐘。

“醫生説她就是老了,沒有其他大病,摔跤傷了元氣。”明秀説這話時,語氣中透著無奈。

最終,楊婆婆還是走了。

“記得把廟門照好哦,莫要細娃兒(方言:小孩)些進來把東西整壞了。”

這是婆婆留下的最後一句囑託。

古聖寺山門。姚於攝

“姑娘家也要有文化,不讀書怎麼行?”

明秀住在古聖寺裏側面的一間低矮平房裏,屋子堆著各種雜物,但收拾得非常乾淨。這也是楊婆婆生前的居住地。

“坐到梯坎那裏説嘛,乾淨些。”明秀花了一上午時間,在老青石板鋪成的寺院石階旁,給記者還原了楊婆婆平淡而不平凡的人生。

時光退回到1939年7月,這一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將育才學校從北碚區北溫泉遷至合川縣草街鄉古聖寺,楊婆婆的家就位於附近的楊家灣院子,離古聖寺最多不過兩裏路。

由於離家近,她經常到育才學校看熱鬧,並加入了“識字班”學習。不過,這很快遭到了母親的反對。

“女娃兒家讀書有撒子用?”因為封建思想,楊婆婆被強行帶回了家裏。事情發生後不久的一天,家門口來了一個人,做楊婆婆父母的工作,勸他們讓女兒去識字,並且一來就是連續幾天。

“姑娘家也要有文化,不讀書怎麼行?你看,我們育才學校有好多老師、學生都是女的。”

這個人就是陶行知先生。在他的幫助下,楊婆婆不僅躲過了“纏足”陋習遺風,還進入育才學校舞蹈組學習,當時的老師即是後來被譽為“中國舞蹈之母”的戴愛蓮。

“這個玻璃櫃子裏的鋼琴,是賀綠汀老師留下來的,當年我最喜歡聽他彈琴。”楊婆婆曾如此告訴參觀者。

“我也是陶先生的學生,為母校做點事情是應該的。”

幾年後,楊婆婆不僅在古聖寺完成了學業,也在這裡邂逅了姻緣。丈夫是一位儒雅的老師,叫明如鏡,寫得一手好毛筆字。

明如鏡老師後來被邀請到古聖寺內任教,楊婆婆也隨著住進了當年畢業的學校。她很快發現校長楊成術整日憂心忡忡,心神不寧。原來,既是學校也是文物的古聖寺,當時沒有資金聘請守衛。有一天,一個流浪漢抱了一捆茅草半夜進寺廟避風,竟然點起了篝火,幸好發現及時才未釀成火災。

“乾脆我來幹算了。”楊婆婆對楊成術説,我也是陶先生的學生,為母校做點事情是應該的。

從那以後,楊婆婆就每天巡邏和打掃學校衛生,因為當時學校困難,再加上明老師有工資,所以,她幹活也不收工錢,做起了義務工。

這一幹,就是20多年。

2001年,丈夫去世。學校也開闢了更大的校區,搬出了古聖寺。只留下空蕩蕩的寺院與楊婆婆為伴。

楊婆婆可以選擇和女兒一同居住,但她還是決定留下來,因為在這裡有她和明老師的回憶,還有她對陶行知先生無限的敬仰。只要一有空,她就會到古聖寺去看一看,打掃打掃衛生。

2003年,古聖寺舊址建起陶行知紀念館,並在2006年被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作為重慶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常有學生來到這裡參觀,而楊婆婆則義務為孩子們講解古聖寺以前的故事。

“我媽説起以前的事,記性好得很,只要提起陶行知校長和當年的育才師生,她總是滔滔不絕,就像是講昨天的事情。”明秀説。

楊婆婆孜孜不倦傳遞的還有陶行知的精神。“現在這個社會不讀書,不讀大學不讀高中就沒有辦法,沒有用處。你們沒看到過,我看到過的,看到過陶先生的,他也説,一定要讀書。”

2006年,紀念館相關負責人找到在外打工的明秀,説想請她回來到紀念館工作,“當時紀念館剛剛籌建,差人,母親年紀也大了,紀念館負責人説我回來既可以照顧母親,也可以解決紀念館的燃眉之急。”

儘管有人接班,但當時年近九旬的楊婆婆也沒閒下來,每天還是拄著拐杖行走在古聖寺的每個角落。每逢有遊客來,她依舊會跟在紀念館解説員後面作“補充説明”。

“我們紀念館的所有工作人員都很喜歡楊婆婆,一有問題就向她請教,週末這些也喜歡過來聽她講故事。”陶行知紀念館館長王學文説,“楊婆婆是一個普通人,做的普通事,卻用20多年時間把普通的事做成了高尚的事,非常不容易,我們都很佩服她。”


楊婆婆(中)為遊客講述老故事。重慶市文物保護志願者服務隊供圖

“不管做什麼,人都要活得有精神。”

春去秋來,斗轉星移,這裡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但楊婆婆心中的那個育才學校,卻一直沒變過。

“袋鼠”是重慶文物保護志願者服務隊的負責人之一,這支來自於重慶民間的文物保護隊伍,幾年時間裏走遍了重慶的大街小巷,為各級文物保護奔走呼籲。

2011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袋鼠”認識了楊婆婆。從認識到崇拜,只花了一小時。

“婆婆很精神,完全看不出已經80多歲,身板挺直,對古聖寺裏的故事如數家珍。”

此後,志願者們隔三岔五就會去拜訪楊婆婆。每年正月初二,更是雷打不動的約定。楊婆婆這一天總會提前精心準備,並親自下廚,與大家一起團聚。

“這裡的一草一木都是她的親人。”志願者“旺旺”回憶,有一年她來看楊婆婆,婆婆第一件事就是帶她去看寺後的一面被

雨水衝塌的圍墻,讓她幫忙反映一下叫人來修,“婆婆急得都要哭了,最後修好了,她又高興得像個小孩。”

楊婆婆去世那天,志願者服務隊數百名隊員前來默哀送行。志願者“冰鍋”為婆婆靈位獻上花圈後,眼淚從紅潤的眼圈里落下,他説,“再也聽不到婆婆講的那些故事了,沒人講,有的老故事怕是要失傳了。”

合川區文管所所長楊大用1991年就認識了楊婆婆,在他記憶裏,婆婆即使早已頭髮花白,但舉手投足間卻依然有著老一輩青年學生的氣場,腰板總挺得筆直,用兩個字形容就是“精神”。“總是收拾得乾乾淨淨的,她説不管做什麼,人都要活得有精神。”

楊大用介紹,古聖寺作為國家級文物,政府即將投入數百萬元資金,全面修繕古建築。屆時,將會有更多人了解古聖寺,了解那段堅韌向上的育才學校歷史。

“可惜,楊婆婆看不到了。如果她泉下有知,應該會非常高興!”


相關內容

中國網官方微信
中國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