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到“慈善家”的嬗變:專訪重慶市扶貧開發協會執行會長楊子江
開始,筆者以為市級協會的法人代表、執行會長,當是老練沉穩、官氣十足的中年漢子,待到一見時,讓我大大吃驚了:咋是一位三十七、八歲、為人真誠的年輕人呢?經詢問,果然是他——楊子江。經了解,他是一位從湖北出來的農家孩子,經二十幾年拼搏,不僅辦大了自己的實體公司,而且全身心投身於重慶市的扶貧開發事業,成了一位四處奔波、八方籌資、多方施捨的“準官員”,實現了從“企業家”到“慈善家”的嬗變。
楊子江(右三)
甫定,我們的交談進入正軌。
問:楊會長:你是基於一個什麼動因,才加入市扶貧開發協會的呢?
答:我是2016年3月,于重慶市扶貧開發協會換屆選舉時進入協會的。從此,扶貧事業改變了我的人生。我除了要辦好自己的企業以外,還要辦好協會,除每年為協會提供60萬元的運轉資金以外,還要組織落實發放幾千萬元的扶貧善款。
問:你自己的事業發展狀況如何?
答:我原本是湖北的一個農村娃。2000年代,我在一家建築集團跑業務。一次,我聽説向家壩建水電站,就代表公司做投標方案。第一、二次都失敗了,在經營過程中産生了一些費用,領導都不報銷。實際上,領導對我沒了信心,還建議我不要再跑了,跑了也白跑。我不服氣,自己掏錢做方案,把家裏存的二、三百萬“老窖”都抓來用完了。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三次投標,我終於如願以償,負責向家壩水電站的基礎工程。在水庫建設工程中,當時工人就有3000多人,幹得熱火朝天,人休機不休。那時,真是又苦又累,一連幾個月回不了家。2008年,我開始自立門戶、自負盈虧,一搞就搞了9年。這讓我積累了人生的“第二桶金”。所以,才有了一點積德行善、扶貧濟困的實力。這些年來,我牢記孟子的一句話“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自己好了,應去幫助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生活得更好。因為,我是一個民營企業家,始終致力於發展自身企業,帶動相關産業的發展,解決更多的就業人員,幫助更多的貧困人群。當前,正值全國脫貧攻堅的最關鍵期、攻堅拔寨的衝刺期。我作為一個民營企業家,目前的業務範圍不斷拓展,除了建築開發以外,還進入了消防系統的設計、安裝和驗收,以及消防檢測、維護保養,並取得了一級資質,具備了一定的扶貧實力。我進入扶貧開發協會後,能更好地融入這場扶貧攻堅戰中,為重慶市貧困農民早日實現小康生活,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既感到十分榮幸,又感到一種責任。
問:這些年,你都做了哪些扶貧工作?取得了什麼成果?
答:在創業初期,儘管力量很有限,我都力所能及,樂於做慈善事業,為災民施救、為災區捐款。如汶川大地震,我為重建崇州小學捐了50萬元。多年來持續資助貧困學生和困難家庭。為偏遠山區和家鄉修路捐款100多萬元。
2016年第三屆協會換屆以來,我作為協會法人代表、執行會長,深感責任重大、時不我待。我和協會全體同志以及會員、志願者一道,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動員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加入協會並組織募集善款。我一入會,就動員了17個愛心企業、80余名愛心人士加入本協會。積極動員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捐贈善款,募集社會資金達1010萬元。
二是實施雨露工程項目。為了資助農村貧困大學生,去年由市國資系統籌集資金,我們協會組織實施項目,共資助農村貧困大學生3000名,資助金總額1500萬元。今年繼續實施項目,第一批將資助2000名農村貧困學生,每個學生5000元。通過此項目,精準地幫扶了農村貧困家庭和貧困學生,堅定了學生的信念,激勵了學生的意志,讓學生更有信心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二是援建貧困鄉村學校。為了幫扶貧困山區村小改善基礎教育設施,協會捐贈78萬元援建城口縣雙河鄉村小,讓貧困山區的小學生能在良好的教學環境中學習成長,並得到良好的教育。
三是合作組織實施中鬥雲教育智慧校園管理平臺關愛兒童安全公益項目。項目已在黔江、武隆、彭水、雲陽等地啟動實施,項目捐贈總價值9500萬元人民幣,將通過現代資訊設備對留守兒童進行定位和資訊交互,對保障貧困地區留守兒童安全將發揮重要作用。
四是發展電子商務幫扶整村脫貧。為支援大學生村官武隆大巷口農村扶貧電商品牌建設項目,協會出資20萬元,與中扶惠民合作,運用“網際網路+”,借助其強大平臺,實現線上線下互動,著力解決村民群眾農産品銷路難、增收難的困境,將優質農産品賣到全國幾座大城市。協會還捐助資金15萬元,支援武警重慶市總隊第五支隊在黔江實施精準扶貧項目。五是為一批老人、兒童捐贈奶粉。協會爭取到澳大利亞Wattle Health Australia Ltd委託蘇州佰隆貿易公司捐贈的一批奶粉,並將這批奶粉及時捐贈給了巫溪縣扶貧開發協會、重慶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榮昌區農委、北碚區第二社會福利院等單位和貧困戶,用於資助福利院、學校嬰幼兒和老人食用,以支援本市社會福利公益事業的發展。
六是開展宣傳活動,增強全社會扶貧意識。
——協會與重慶電視臺《聚焦》欄目組共同打造了《聚焦扶貧》欄目,共38集,在重慶電視臺進行了展播。該節目著重反映貧困地區、貧困家庭對脫貧致富的渴望、需求,宣傳社會扶貧中的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呼籲社會各界對貧困地區、貧困家庭和現實問題給予進一步關注、關心和支援。《聚焦扶貧》節目也挂在扶貧開發協會網站上了,隨時可以點擊觀看。
——組織“音愛無限”大型扶貧公益演唱會。活動期間主要通過集中開展慈善宣傳、推介慈善項目、表彰先進典型等活動,依法動員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倡導社會各界廣泛參與慈善捐贈活動,發動社會關注扶貧,參與扶貧,投身扶貧。
問:在扶貧工作實踐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麼?
答:感受最深的是,相對於政府扶貧而言,社會參與扶貧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全市以至全國貧困區縣、貧困地區、貧困家庭,要加快脫貧致富步伐,確實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和支援!
問:你覺得産業扶貧這條路行不行得通?還有哪些需要完善呢?
答:産業扶貧是一條重要的路子,扶貧需要發展産業,擴大群眾參與,拓寬增收渠道,如發展農家樂、鄉村旅遊、農村電商、多种經營,都是增收路子,要根據當地資源優勢,開展脫貧致富經營。同時,地方要利用好中央和國家的政策,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扶貧脫貧政策,有效精準地幫扶貧困、救濟貧困,讓貧困家庭早日擺脫貧困,過上小康生活。
問:協會與政府扶貧辦之間是什麼關係?協會扶貧與政府扶貧的區別是什麼呢?
答:目前,協會的主管單位是政府扶貧辦,協會要開展好工作,離不開政府扶貧辦的指導和支援,政府是我們的最大後盾。就是以後協會與政府扶貧辦脫鉤了,也需要政府扶貧辦的繼續指導和大力支援。
當然,依靠不等於依賴。協會扶貧與政府扶貧,二者不能互相取代,它們各有優長。協會扶貧與政府扶貧的區別在於:首先,手段不同。協會不是依靠行政權力和政府資源,而是主要依靠宣傳動員,依靠思想開發和文化扶貧,依靠慈善者的覺悟和信仰,來組織、募捐社會資源,進行扶貧開發;其次,性質不同。協會扶貧以自願結合為紐帶,更有利於扶貧成員和對象之間相互融合,也更有利於相互幫扶、抱團過冬,形成扶貧者和扶貧對象之間的粘合力、凝聚力;再次,機制不同。協會更趨向於以市場主體進入市場,以資本入股、科技入股、網民眾籌等形式,直接或間接興辦企業、發展産業,在企業、産業的經濟效益中提取一定量的扶貧資金或産品,用於扶貧開發。這是一條適應市場經濟規律、運用“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物流網等新載體新技術的創新實踐。我們正在逐步探索和實踐。
這幾年來,我們協會以求實、務實、創新、創造的精神,開展了大量的、形式多樣的扶貧濟困工作,特別是在助學、助教、助醫、扶貧、濟困、公益合作項目等活動的開展上尤為突出,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贏得了社會的好評。現在,經主管部門和專家鑒定,重慶扶貧開發協會已成為可信的4A級社團組織,正在向更高標準的扶貧組織邁進。
問:當前,扶貧開發工作主要存在什麼困難和挑戰?該如何創新思路、深化改革呢?
答:我認為,主要存在以下困難和挑戰。
一是協會的對外宣傳不夠。外界知道協會的很少,很多人不了解協會,也就不會輕易相信協會了。同時,扶貧部門、機構、組織太多了,發展會員、開展業務有難度。
二是協會基本上是自找資源、自我運轉。協會與政府部門脫鉤後,政府不給扶貧開發協會政策、資金、資源,協會開展扶貧工作全靠“化緣”,連志願者也留不住。拿什麼去扶 “弱勢群體”。
三是如果社團與政府部門脫鉤以後,協會沒了“父母”,沒了依靠。不僅如此,反倒還有諸多的制約,也不鼓勵搞更多的産業項目,希望各級政府給予協會更多的扶持,給予更優惠的政策,給予更寬鬆的環境。例如,政府下放一些項目給協會,如扶持貧困大學生的“雨露工程”、就業培訓、政府購買服務項目,等等。
四是企業資金捉襟見肘。這幾年經濟走勢下行,企業普遍效益不好,許多老闆自己的日子都不好過,自然沒有多少能力來投入扶貧。
五是當前扶貧工作任務重、時間緊、難度大。目前,重慶尚有部分群眾尚未脫貧,還有不少人脫貧後又返貧。儘管扶貧工作有各級黨委領導、政府主抓,協會只是起輔助作用,但面對貧困群體的巨大需求,要在規定的時間內打贏脫貧攻堅戰,我們仍感擔子很重、責任很大、任務艱巨。
六是社會力量參與度不夠。除政府主導的八大扶貧集團力量比較強以外,一些社團扶貧組織力量相對較弱,整體氛圍不濃,缺乏聯動互動,基本上是自行其是,各自為政。扶貧工作需要全社會形成高度共識,需要最充分調動各方參與,特別需要廣大企業、企業家參與,形成有錢出錢、有智出智、有力出力的良性局面。
七是協會亟待增強自身造血功能。可以説這是當前協會面臨的主要問題。協會是政府扶貧的助手,上級黨委政府要加強對協會的領導,將其納入政績考核體系;“有為才有位。”協會應是政府聯繫貧困人群、扶貧者、志願者的橋梁和紐帶,自身有了健全的造血機能,才能跟上形勢的發展,才能立足社會,才能去做更多的慈善公益事業。
協會機制如何創新,協會體制如何深化改革,還得在摸索中前進。我個人認為,總的思路是:以公益慈善為目的,以文化扶貧為引導,以産業扶貧為主體,以市場配置找資源,以企業聯盟為引擎,以志願團隊為基石,以造血機制為內力,打造全方位、多元化、聯繫廣、後勁足、可持續的社會扶貧系統。
問:對接中央的扶貧工作方針政策和總體思路,你有什麼想法和建議呢?
答:黨的十八大以來,政府對扶貧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舉措和新要求。我個人認為,政府提出的一系列新觀點新要求,切合全國扶貧工作實際,反映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聲,體現了黨中央推動扶貧攻堅、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堅定決心和信心,我們要堅決貫徹落實。但同時也要看到,扶貧開發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必須引導社會各界的積極參與、共同發力。作為社會參與扶貧力量,協會既有自身的制約因素,也有獨自的空間和優勢,我們既要嚴格貫徹執行中央的扶貧政策和總體部署,還要按照《慈善法》的要求開展群眾性的公益慈善活動。作為協會,下一步,我們一定要找準自身定位、活動載體,主要通過“思想開發、文化引領、宣傳動員、啟發自願、整合資源、凝聚力量、經濟推動、産業扶貧”等方式和渠道推進,更多地把握機會,拓寬工作思路,廣泛開展合作項目,有效推進已有項目的實施,尋找新的扶貧項目,開拓新的扶貧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