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廣西科學院專家創新石漠化植被修復與利用技術——
“治石”“治貧”更致富
“看看這片黃花梨,種了12年,樹榦有大腿般粗了,裏面的芯材做紅木傢具很值錢。全靠溫教授出錢出力帶領我們種黃花梨、金花茶,我們村從生態環境惡劣的窮山村變成了國家森林鄉村,村民收入也提高了。”馬山縣白山鎮民族村村民韋慶侖指著長勢良好的樹木跟記者講述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過往。
治理前裸露的岩石。
治理後植被茂盛。
韋慶侖口中的溫教授是廣西科學院林業專家溫遠光。他帶領團隊持續十多年,深入開展“廣西馬山縣石山(石灰岩)地區造林綠化優良速生樹種栽培技術推廣示範”“石漠化植被修復與生態利用技術整合創新及示範”等項目研究,先後投資科研經費300多萬元,成功探索出了一條“治山治石更致富”的新路徑。
近年來,我區岩溶地區生態保護與石漠化治理取得了明顯成效,石漠化面積不斷減少、植被顯著增加,但不少山區村民仍抱怨“只有樹沒收入”“山是綠了,錢袋子還是空的”。如何把石漠化治理變成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真正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開展植被修復後資源的生態利用技術研發和創新顯得十分必要。
2010年,溫遠光率領團隊摸索治石治貧良方。民族村弄著屯是典型的岩溶高峰叢深洼地石山區地貌,溫遠光和團隊到屯裏蹲點:翻山越嶺,分析土質,了解當地氣候情況;進村入戶,了解村民種植傳統和治理意願;調研市場,了解適宜樹種市場價格……
“弄著屯要治理的石漠化面積大約1000畝。我們既要考慮村民的短期收益,更要謀劃村裏的長遠可持續發展,為此必須配套開發‘短、中、長’項目,才能達到多方共贏。”溫遠光反覆論證、調研後率先提出石漠化區域森林資源生態利用理論。
他以豆科鄉土樹種為驅動種,促進岩溶山地植被恢復,構建多樣化植被修復模式。團隊選擇經多年研究篩選出來的高價值豆科固氮樹種——頂果木、降香黃檀(俗稱黃花梨)等啟動岩溶山地植被生態修復。固氮樹種落地生根後,專家在其生長關鍵節點培訓指導農戶細心管護,效果良好,增加了土壤微生物多樣性,改善土壤結構,促進了森林環境的形成與改善。同時,團隊啟動林下套種項目,在林下種植耐蔭珍貴樹種,如種植金花茶3年即可開花,每株樹的金花茶可以賣價幾千元,實現以短養長。
“近年來,我們總共贈送了15000棵黃花梨樹苗、20000棵金花茶苗,村民都搶著種並積極學習管護技術。原來岩石裸露的岩溶石山現在變成了多樹種、多層次、結構穩定的森林群落。”廣西科學院生態産業研究院周曉果研究員説。
目前,團隊研發形成“降香黃檀修復石漠化技術”等石漠化生態治理和生態利用技術或模式6個,創立岩溶森林生態保護與石漠化植被修復新理論5項,全面實現石漠化植被修復品質和生態服務功能的精準提升。12年來,治理區森林覆蓋率增加50%以上,生産力提高68.4%,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提升39.2%以上,創造了“石漠”植樹10個月鬱閉、18個月成林的奇跡。農民每人平均年純收入增加38.7%。據測算,待黃花梨樹齡30年時,該示範區的林木價值可達數億元,金花茶年産值500萬元,在恢復和重建岩溶地區生態系統的同時,有效促進農民增收和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實現“治石”與“治貧”同步、産業與生態共贏。
溫遠光告訴記者,下一步,團隊將圍繞石漠化綜合治理與生態産業化應用基礎、共性關鍵技術開展研發,創立岩溶石漠化地區資源生態利用新途徑、新模式,讓村莊更優美,讓農民的錢袋子更充實。(記者 李新雄)
(責任編輯:曹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