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在長江源

發佈時間:2021-11-04 14:30:00丨來源:青海日報丨作者:張多鈞 殷之皓 劉程錦劉程錦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70年來,才仁曲傑目睹了泉眼水量的變化,看到了草原的變遷,感知了雪山的消融……

從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城出發,沿著當曲河逆流而上,前往結多鄉達阿村,在簡易的砂石路上顛簸4個多小時後,翻過一座埡口,眼前是廣袤無垠的大草原,草原上牦牛遍地,黑帳篷點綴其間。

這裡是達阿村100多戶村民的夏季草場。每年7月份,村民將牦牛從山下趕到這裡,9月中旬,再從這裡趕回山下。

深秋的清晨,天空飄著小雨,寒風拍打著臉龐。才仁曲傑騎著馬,趕著牦牛,爬上帳篷後面的小山丘。

從帳篷到泉眼,兩點一線,每天看幾眼泉眼,70年來,才仁曲傑目睹了泉眼水量的變化,看到了草原的變遷,感知了雪山的消融……

區別於其他牧民,才仁曲傑的冬季草場和夏季草場都在這片草原上,70多年,才仁曲傑一直生活在這片草原上。

才仁曲傑,終生未婚,和兩個姐姐以及姐姐的孩子們生活在一起,家裏有300頭牦牛,2000多畝(1畝約等於0.066公頃)草場,長江南源正處在才仁家所在的草場範圍內。

才仁曲傑的印象中,很早以前這片草場很肥沃,夏季草能長到膝蓋處,那時候家裏牛羊也很多,即使遭遇雪災,牛羊也能安然無恙地存活下來。

20多年前,也就是才仁曲傑50歲左右的時候,明顯感覺到草場在退化,包括才仁曲傑在內,村裏的牧民不再養羊了。“那時候,家裏沒有羊,只有150頭左右的牦牛,但總感覺牦牛吃不飽肚子。”

從那時候起,才仁曲傑意識到這片草原需要保護了,草原上的泉眼也需要保護了,草場一旦退化,受損失的還是自己。

“這片草原養活了牦牛,牦牛和草原上的泉眼養活了我們一家人,保護好這片水草就是在為我們自己留活路。”才仁曲傑的初衷很簡單,就是想讓自家的牦牛能吃飽肚子。

自此之後,每天放牧的路上,才仁曲傑會隨手拎個編織袋,看見塑膠瓶和紙盒子,撿起來帶回帳篷,收集到幾袋子,拉到縣城處理掉。

這些年,這片草原已經恢復了往日的生機,才仁曲傑最直觀的感受是,“如今家裏的300多頭牦牛,每天都能吃飽肚子,更不用害怕漫長的冬季了,牛奶産量也好,吃不完的還能賣掉一些。”

草原退化得到遏制,並不僅僅是才仁曲傑一個人的功勞。

長江南源從一個個泉眼,匯聚成溪流,流經達阿村,養活了全村村民以及村民的牦牛。然而曾經見到的一幕幕場景讓才仁曲傑心痛不已。

曾看到這條小溪因垃圾堵塞更改流向,也曾看到牦牛吃了塑膠、紙盒而死亡,才仁曲傑回想起自己曾經看到的場景,有心痛更有慚愧。

“這片草原這些泉眼養活了我們,而我們卻是如此對待。”

才仁曲傑決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2014年,才仁曲傑聯合村裏19名村民,成立了長江南源環境保護協會。

其實早在2006年,才仁曲傑就和村裏的其他村民在做這件事情。那時候,大家閒下來時,才仁曲傑就會招呼大家撿拾垃圾,記錄野生動物,宣講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2014年協會成立後,有了統一的工作服裝和協會徽章,劃分了會員負責巡護的區域,確定了每月撿拾垃圾、巡護草原的時間。

協會成立的第一件事,就是才仁曲傑和村民自掏腰包,籌措資金,雇用了挖掘機和裝載機,清理多年來的生活垃圾堆放點,清理一個多月,用東風卡車拉運了整整82車。

垃圾清運完後,才仁曲傑挨家挨戶到府,宣講生活垃圾的處理辦法,“將生活垃圾分類後裝在袋子裏,每半個月我們會到府收集,收集完後拉到縣城的垃圾填埋場處理。”

如今,村民的環保意識增強,協會的會員也從剛開始的19名,增加到了67名,這些人不僅僅是達阿村的村民,鄰村村民也有參與,協會清理草原垃圾的範圍覆蓋到了全鄉各村。

才仁曲傑有一個夢想,將來能將協會做成一個全縣範圍的垃圾回收公司,讓村民從撿拾垃圾中得到收益,更好地調動生態環境保護的積極性。

聽了達阿村的故事,讓人由衷敬佩,尤其是長江南源環境保護協會的這些村民,他們當中拿工資的生態管護員不足10名,很多人是毫無報酬甚至還要自掏腰包,但他們做得很開心。如果要探究一個原因,我想才仁曲傑的那句話或許有説服力。

“長江南源是我家,我的家好了,家人的生活才能更好。”(文/圖:張多鈞 殷之皓 劉程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