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尼勒克縣:常年禁牧換來草海一碧千里

發佈時間:2021-09-13 11:00:25丨來源:丨作者: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禁牧”是保護生態的關鍵,尼勒克縣採取退耕還林、退牧還草、封山禁牧等一系列“禁牧”措施,換來了一碧千里的草海。

近年來,新疆尼勒克縣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堅持生態治理與經濟發展並重,採取退耕還林、退牧還草、封山禁牧等一系列“禁牧”措施,探索出一條讓“草原增綠、牧業增效、百姓增收”的生態迴圈發展之路。

在尼勒克縣喀拉蘇鄉蒙瑪拉草場,圍欄內的一片片牧草已收割完畢,但遠遠望去,近15000畝地的草原還是被黃裏透著微綠的“地毯”覆蓋。2016年以前這裡曾是牧民的牧場,由於過度放牧對草原造成了嚴重破壞,自從實施禁牧禁墾、圍封草場以來,草的長勢一年比一年好,老百姓在感受綠色生態環境的同時,也享受到了看得見的經濟效益。

尼勒克縣喀拉蘇鄉喬拉布拉克村村民吐拉別克·在拉木別克説:“我們的草場禁牧20年,這都是為了保護生態環境,禁牧之後我享受了每畝52元的補貼,還可以打草,每畝有20多捆草,這些草都屬於我們,感謝政府的好政策。”

據了解,尼勒克縣喀拉蘇鄉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通過“禁牧”補貼發放的形式鼓勵牧民轉變思想觀念,將傳統經營模式轉變為以“飼草種植增加經濟效益與有效保護生態可持續發展”相結合的道路上來,有力地破解了保護生態和發展畜牧業之間的矛盾,讓農牧民在禁牧的同時,保障著牧民收入增長,蓄勢演繹著為土地“增綠”、為百姓“添金”的蝶變。

尼勒克縣喀拉蘇鄉黨委委員、副鄉長木尼拉·肯吉拜説:“喀拉蘇鄉禁牧草場面積為14790畝地,涉及到農牧民為241戶1079人,以前由於過度放牧對牧草造成了嚴重破壞,2016年到2021年喀拉蘇鄉堅持以草原生態保護為目標,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因地制宜、科學合理劃分區域,實行了補助獎勵資金的政策,待草籽落地以後,牧民還可以利用草料增加相應的收入,同時通過推進相關法律規章作為保障,充分發揮了護草員監管作用,切實保護了我鄉草原生態平衡,對植被的恢復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禁牧”是保護生態的關鍵,尼勒克縣採取退耕還林、退牧還草、封山禁牧等一系列“禁牧”措施,換來了一碧千里的草海。截至目前,尼勒克縣草畜平衡面積832.7萬畝,禁牧面積60萬畝(重要水源地和保護區及嚴重退化區和風沙源區),發放獎補資金4201萬元,涉及農牧民11762戶。十三五時期,尼勒克縣天然草原年均鮮草畝産量454.07公斤,年均鮮草總産量達到417.55萬噸,植被蓋度達到68.7%,呈現持續向好的草原生態發展趨勢。

(作者: 吉桂金、賈咪,來源: 尼勒克縣委宣傳部,原標題:尼勒克縣:常年禁牧生態好 草原增綠牧民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