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夢《布德之路》 導演魯堅的初心和“堅守”

發佈時間:2021-09-02 10:06:08丨來源:中國網丨作者:劉雪穎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布德之路》根據西藏“草原英雄”布德的真實經歷改編,是一部表現西藏社會政治制度跨越千年巨變的西藏農奴制度的“史詩”級作品。

電影《布德之路》(原名《草原英雄布德》)將於9月10日在全國上映。這是紅色革命聖地貴州遵義出生的導演——魯堅的又一生命力作。

魯堅,人如其名,他堅韌不拔,數十年如一日,始終堅守著對電影的那份初心,在中國電影界可謂大器晚成。他有一種似乎與生俱來的孤獨,不扎堆不盲從,被譽為中國電影界的“獨行僧”,清凈帶點苦修的意境。他把電影當作一場人生的修煉,不管外界多麼紛擾喧囂,他始終固守著內心的寧靜,以臻達到理想的境界。

《布德之路》根據西藏“草原英雄”布德的真實經歷改編,是一部表現西藏社會政治制度跨越千年巨變的西藏農奴制度的“史詩”級作品。

影片首度將著名草原英雄布德的光輝事跡搬上銀幕:布德出生在那曲市巴青縣的貧苦牧民家庭中,西藏和平解放後,這位翻身農奴成為當地紅旗林場的工人。1959年,舊西藏上層反動集團發動武裝叛亂,300多名叛匪包圍紅旗林場,布德在突圍送信途中不幸落入叛匪魔掌。他將告急信件嚼碎吞下,在嚴刑拷打下嚴守秘密。叛匪殘暴地挖掉了布德的雙眼,將滾燙的酥油澆在眼眶中……解放軍平息叛亂後,獲救的布德抱著解放軍説:“敵人挖掉了我的眼睛,但我還有耳朵聽黨的話,還有手可以幹革命,還有腿能走社會主義道路!”1960年,周恩來總理接見布德並贈給他一支手槍。身殘志堅的布德被新中國授予“草原英雄”的稱號,成為藏族人民愛黨愛國、反對分裂的一面旗幟。

與我們傳統所見的西藏題材影片不同,魯堅導演不走尋常路,在西藏和平解放的宏大敘事背景下,擷取了一朵小小的浪花,通過底層小人物——農奴布德的親身經歷,講述了那個時代的滄桑巨變,如同一滴水映射太陽的光輝。沒有生硬的説教,沒有商業的植入,整個影片清澈純凈,高度還原生活細節,生活氣息鋪面而來。主要演員均啟用西藏本地演員,表演質樸,演技精湛,還原度高,原汁原味再現西藏和平解放的歷史。

導演魯堅,既是製片人,又是編劇,一人身兼多職,每一句臺詞,每一幀畫面,都凝聚了他的心血。片名也是導演所取——布德之路,可謂語意雙關,大氣磅薄,具有深刻的象徵意義。

為還原舊西藏,導演魯堅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在劇本創作階段,他搜尋了大量的各種西藏曆史資料,翻閱了西藏曆史人物回憶錄,直接採訪了那些在西藏經歷跨越千年巨變的歷史見證者,做了大量的案頭準備工作。在拍攝階段,他帶領團隊,從藏北高原的那曲,到藏南的雅魯藏布江,縱橫數萬里,歷時大半年,克服高原反應和疫情困擾,完成了作品拍攝。又花費幾個月的時間,夜以繼日,精心打磨,完成了後期製作。

為體現原汁原味的西藏,魯堅導演堅持他的特立獨行,全劇啟用的都是西藏本地最優秀的演員,説的也是西藏本地的方言,仿佛紀錄片一樣真實,是活的歷史再現。作為編劇出身的導演,他從創作之初,每一個角色都融入了他的血液和靈魂裏。他靠多年練就的一雙慧眼,對演員的選角非常精準,無論是主人公從少年、青年到中老年,還是兩位分別扮演母親與妻子的女主角,都非常貼近人物,哪怕就是一個小小的管家角色,演員都拿捏得非常精準到位。這裡沒有流量明星,所有的演員都是西藏本土演員,每一個演員幾乎都是本色演出,他們淳樸、自然的演繹,如同紀錄片一樣真實自然,不愧為史詩級的再現。

走近魯堅,他的成長經歷可謂是特立獨行,大器晚成。

魯堅,1965年出生於貴州遵義一個普通的工人幹部家庭。與電影的結緣,源於他的母親。小時候的魯堅,成長于當地一個幾千人的工廠——遵義鹼廠,在一片三線工廠的包圍下,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們和各地的方言交匯,讓他産生了探索外面世界的渴望。由於母親是工會幹部的便利條件,他常常是電影院的第一批觀眾,得以觀看了大量的影片,閱讀了大量的電影類刊物,在他的內心種下了一顆電影的種子,後來在合適的環境下生根、發芽,最終結出了豐碩的果實。

與一般搞藝術的不同,他一直是公認的“學霸”。1983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國際政治學院(後改名中國人民警官大學)中文系本科,離開山城到北京求學。原本立志從事國際文化交流的他,因為學校的辦學方向發生了變化,命運讓他與公安系統結緣(後來他創作了許多公安題材的影片,此事後話)。四年大學畢業後,他被分配回老家遵義工作,成為一名基層公安幹警。三年後,帶著對電影夢的執著,他考入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攻讀碩士學位,當時該專業在全國只招收2名研究生,隨著那個同學的轉行,他成為那一屆唯一一個至今還在從事電影行業的“獨行僧”。

1993年,碩士研究生畢業後,他先後在中國新聞社電影部、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一邊從事文學編審和策劃工作,一邊從事劇本寫作。

2005年,此時的魯堅已經40歲了,憑藉其紮實的文學功底,和多年的編劇經驗,2005年執導了個人首部電影《紅櫻桃之謎》,開啟了他的遲來的導演之路,此時他已在這個行業深耕12個春秋,埋頭做編劇積累了12年。

2013年,他執導了根據真人改編的劇情電影《卒跡》,一舉獲得第14屆電影頻道電影百合獎優秀故事片一等獎第一名,第21屆大學生電影節最低成本電影導演獎。從此,他以過河卒子的精神,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用他堅韌不拔的“卒跡”,屢次斬獲大獎。2015年,他被國家廣電總局評為國家一級導演。

2018年,距離他執導的首部電影《紅櫻桃之謎》又是12個年頭,其自編自導的愛情文藝電影《麥子的蓋頭》,將其送入一個嶄新的天地。為了心中那份濃濃的鄉愁和家鄉情結,為了讓世人了解那片土地上的人民,該片別出心裁全部由貴州演員用貴州方言演出,其濃郁的民族特色和深刻的人文關懷,讓該片一時成為獲獎大戶,不僅囊括了第17屆電影頻道電影百合獎最佳影片獎和最佳導演獎,還與另外一部熱門大片《我不是藥神》同時獲得了第42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美洲大獎提名,最後《麥子的蓋頭》獲得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特別推薦獎。創辦于1977年的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是北美唯一由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認可的競賽國際A類電影節。隨後,他受邀參加第五屆舊金山新概念國際電影節,並斬獲最佳導演獎、最佳男演員、優秀男女演員等四個大獎。這標誌著魯堅導演成為了一個具有國際視野的大導演。

自此,魯堅導演用電影鏡頭向世界傳遞中國聲音,講述中國故事,回到了他當年報考大學的初心,實現了他用電影為載體,進行國際文化交流的夙願。

不同於其他的商業片大導演,魯堅一直用他對藝術精益求精的追求,用對電影的那份匠心和始終如一的初心,贏得了業界的認可和尊重。多年的厚積薄發,從劇本創作開始,精心打磨每一部劇。

正如他推崇的影片《末代皇帝》,他追求在大氣磅薄的史詩性敘事之中注入影像的詩化和寫意,從人類學的高度和國際化的視角解讀中國故事所能達到的可能性,這部電影觸發了他報考電影學院的決心,這麼多年,每當他看到這部影片的任何介紹,都會想起自己對電影的那份初心。

魯堅導演,人如其名,大器晚成,貴在堅持。他如同電影界的“獨行僧”,享受孤獨,特立獨行,堅守初心。我們相信,《布德之路》必將是他導演生涯裏又一個里程碑式的佳作,更是中國電影界對珠穆朗瑪的又一次攀登。(文:劉雪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