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天地 生靈世界——李善元野生生物攝影作品解讀

發佈時間:2021-04-12 08:37:11丨來源:青海日報丨作者:蔡 徵 韓世峰丨責任編輯:趙明霞

黑格爾説:“自然美的最高境界是野生動物的生命。”

黑格爾説:“自然美的最高境界是野生動物的生命。”

北京時間2020年10月14日淩晨,素有野生動物攝影界“奧斯卡”之稱的世界野生生物攝影師年賽舉辦線上頒獎典禮。中國攝影師李善元以兔猻媽媽示警孩子的《當媽媽説跑步前進》拿下了哺乳類動物行為組冠軍。

當媽媽説跑步前進

母愛是李善元鏡頭下永恒的主題

2013年11月的一天,祁連山國家公園內的天峻縣,天冷風大。李善元驅車在公路上駛過,瞄到草地上趴著的一隻像旱獺一樣的動物。同車的老鄉告訴他,“是只草貓。”草貓的學名是兔猻。李善元知道這種腳短、毛長的貓科動物,“兔猻是活化石,幾萬年來都沒有進化。”

這是他第一次見到兔猻,心跳都加快了。“那之前,其他動物我都拍了,比如岩羊、藏狐、狼等野獸類,唯獨見不到兔猻。”

熄火、停車,李善元拿著相機和支架朝草地走去。警惕的兔猻感覺到了動靜,倏地鑽進了窩。李善元在離兔猻窩100米遠的地方停下,“剛好有個電線桿,我就靠在電線桿後面觀察。”他把相機架好,半蹲半跪,靜靜等待著。出來了,半小時後,那只兔猻探出一顆腦袋,左顧右盼地觀察。它發現電線桿後“鬼鬼祟祟”的李善元和黑黢黢的機器,立馬又鑽回洞裏。

蓄勢待發

第一次相遇,一人一兔猻就“較量”了四個小時。這只兔猻只肯在洞口露出一顆腦袋、半個身子,“始終沒有給我一個全身,就這樣我都興奮得不得了。”

當晚,李善元失眠了。他滿腦子都是那只兔猻黃色的瞳孔和短寬的耳朵。第二天,李善元又跑過去,但沒再見到那只羞澀的“草貓”。

從那之後,李善元開始了觀察、拍攝兔猻之路。兔猻常在晨昏活動,其他時間喜歡單獨棲居在洞穴或岩石縫裏,很難被看到。時間久了,李善元能認出每個區域的兔猻家庭,分得清兔猻爸爸和兔猻媽媽。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9年8月的一個清晨,在祁連山青海片區海拔3800米的山坡上蹲守4天的李善元,等到了帶著三隻小兔猻出門覓食的兔猻一家。

和諧的景象沒有持續多久,就被遠處虎視眈眈而來的藏狐打破了。兔猻媽媽警惕地盯著藏狐,發出短促的警報聲,三隻小兔猻奔跑著回到洞穴。李善元按下快門,定格下這個“決定性瞬間”。

奪得大獎的《當媽媽説跑步前進》由此得來。

6年的探尋證明了一個樸素的道理:時間的力量是偉大的,你花了多少時間和精力去努力,就能從中得到相應的報償。

捕獲瞬間

融入和諧大自然

擬人化拍攝野生生物,才有可能拍攝出精品。李善元的野生生物攝影獲獎作品,是這一拍攝理念的精緻演繹。“走近野生生物的世界,融入精靈的生活,跟它們産生情感互動,惺惺相惜,相伴相依,珍貴的瞬間就會可遇可求。”李善元這樣説,他的野生生物攝影作品正是其生動寫照。敬畏自然,敬畏生命,同時熱愛生活,熱愛野生生物,以濃濃的情懷融入和諧自然,同樣是拍攝野生生物作品的基本功。

拍攝野生生物必須得吃得了苦、吃得了虧、耐得住性子、受得住寂寞。首先,動物是野生的,不可能聽你擺布,特別是珍稀野生動物,可以説是神出鬼沒,蹤跡難尋;其次,野生動物是活的對象,各有其獨特習性,須得長期熟悉;還有,拍攝者和自然環境,包括跟野生生物之間,需要建立起某種相對穩定的關係,甚至達到某種動態的情感共鳴,才更有利於拍攝活動。早出晚歸,踏雪尋蹤,風餐露宿,光影交錯之間,攝影師的幸福就在分秒不差按下快門的瞬間,不斷尋找“決定性瞬間”。

大漠藏羚

發現生靈之美趣

有溫度、有深度、有熱度、有故事的攝影作品會説話。唯有熱愛,才會精彩。野生生物攝影師的每一幅作品背後都有他們感人的故事。

2020年7月的一天,在天(峻)木(裏)公路距天峻縣16千米處,李善元遠遠看見一隻艾虎(又名艾鼬)穿越馬路,他立即停車觀察、拍攝。他發現這只艾虎在馬路一側的草原上捕捉鼠兔,捕獲一隻鼠兔後就鑽進了洞穴,這樣反覆四次,將捕獲的鼠兔放在同一個巢穴裏,然後,這只艾虎再次穿過馬路。當時,他判斷這只艾虎要搬家。那只艾虎從原來的巢穴裏,領出來五隻小艾虎,在接近公路時將四隻小艾虎藏在一個臨時的洞穴裏,機警小心地一隻一隻將小艾虎叼往新巢穴。當艾虎媽媽將最後一隻小艾虎叼往新巢穴時,山坡上突然衝出來一隻野狗,猛然搶奪它叼在嘴裏的小艾虎。艾虎媽媽激烈搏鬥,小艾虎奮力反抗,最終小艾虎還是被野狗搶走了。艾虎媽媽在兩個多小時裏,一會兒站起來向遠處張望,一會兒低頭聞聞草地,不安、悲愴之情溢於言表,李善元深受感染。他沒有驚擾野生生物,拍攝照片,記錄下一些珍貴的視頻資料。

每年5、6月份,赤麻鴨在草地上覓食。當赤麻鴨發現有人時,大的赤麻鴨會朝人走來,以吸引人的注意力,你拍攝它們也不會害怕。如果人朝著小赤麻鴨走近,就會發現它們突然都不見了。原來,小赤麻鴨會拱起牛糞,鑽入底下躲藏起來,顯得非常可愛。

口到擒來

在掌握野生動物生活規律的基礎上,拍攝活動相對來説沒有多大危險。棕熊、雪豹等大型食肉型動物,拍攝時需要保持適當距離;人與野生動物友好相處,動物也會同人互動,除了不會説話外,款款深情令人動容。

攝影家以特有的愛心、匠心和耐心,全身心投入,使得攝影得以覺醒,在不斷拍攝動物感人的故事中凈化著自己的心靈,靈魂不斷得到洗禮,情感完全融入厚重的高原凈土中,融入靈動、溫順、雄壯的野生動物靈魂之中,而創作的佳作也傳遞出深刻的思考,給人們打開了靈魂的窗戶,展示了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野生動物世界,給心靈以震撼,給思想以感悟……

藝術呈現生物生活

野生生物攝影是一門創造性藝術。李善元創作的野生生物攝影作品,每一幅都在講述著野生生物世界鮮活的故事。從2010年開始,李善元專注于拍攝野生生物。他經常説,不著急,有耐心,融入感情,先以拍到為原則,再輔以藝術創造,呈現自然精靈的傳神靈動,也充盈著攝影師的真情愛意,欣賞這些作品,一種保護生態、珍愛生命的情愫油然而生。

野生生物攝影作品的後期處理同樣十分關鍵。再好的攝影器材,拍攝效果也有限制。結合拍攝場景、自然條件等,進行適度色彩還原,調整色溫以正色,明亮度的優化,對比度調優,適當銳化圖像,以及進行二次構圖、裁剪,進一步突出拍攝主題,都是必不可少的環節,畢竟攝影是具有技術含量的藝術創造。

拜讀李善元的野生生物獲獎作品,強烈的感覺是紀實、文獻、學術和藝術融為一體,顯示了影像的珍貴价值,在觀賞中,給人們留下難以忘懷的場景和瞬間。精彩的瞬間總能令人眼前一亮,獨特的觀察、角度和特有的眼光留下難忘的記憶。特別是反映稀缺罕見的動物影像,如雪豹等,無不令人肅然起敬。

(作者: 蔡徵、韓世峰,攝影:李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