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大區如何解決牛羊“吃飯”問題?杜明燕建言天然打草場增産提質

發佈時間:2021-03-09 17:21:42丨來源:中國網草原頻道丨作者:王金梅 蘇文彥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水草豐美才能養得牛羊肥壯,全國政協委員杜明燕今年關注草産業,將一份解決家畜“吃飯”問題的提案帶到了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

中國網3月9日訊(記者 王金梅 蘇文彥)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首流傳甚遠的詩,講述著草原的兩大基本元素——“牛羊”與“草”的相生相依、息息相關。水草豐美才能養得牛羊肥壯,牧草的品質和産量上不去,五畜興旺的願景也很難實現。 

3月4日,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在北京開幕(攝影:新華社記者 陳建力)

作為國家的重要農畜産品生産基地,內蒙古的牛奶、羊肉産量均居全國首位,全國消費市場近1/4的羊肉、1/5的牛奶來自內蒙古。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積極發展牛羊産業,繼續實施奶業振興行動”,更是為內蒙古畜牧業發展提振了信心、鼓足了士氣。

要想發展畜牧業,就離不開優質足量的飼草料,儘管內蒙古草業産量居全國之首,但當前牧草的質與量尚不能完全滿足需要。為保證畜牧業可持續發展、保障全國肉類供應、助力牧區鄉村振興,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扎蘭屯市副市長杜明燕今年關注草産業,將一份解決家畜“吃飯”問題的提案帶到了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 

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扎蘭屯市副市長杜明燕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

在這篇題為《關於改良牧區天然打草場增産提質、促進畜牧業平穩發展的建議》提案中,杜明燕委員提到,許多草原牧區冷季要持續近半年之久,冬春草料不足對家畜越冬極為不利,是牧區畜牧業發展的薄弱環節。而冬春季節家畜的主要飼草來源就是從天然打草場收穫的乾草,乾草産量對解決草畜季節矛盾、確保家畜安全過冬起著關鍵作用。

然而,在我國的60億畝草原中,天然打草場僅有3.5億畝左右,其中1.5億畝在內蒙古。天然打草場生産力原本最高,但因為長期連續打草,加之以往草原生態保護項目對天然打草場關注不夠、投入不足,內蒙古天然打草場普遍面臨退化,牧草産量和品質逐年下降,加劇了冬春飼草短缺問題,草畜矛盾突出,限制了畜牧業可持續發展。 

扎魯特草原牧民用傳統方式打草(攝影:白敖敏)

杜明燕委員介紹,目前每年投入約187億元用於草原生態保護補獎和退牧還草,一定程度緩解了草原生態壓力,但主要受益對象並非打草場。天然打草場營養和種子庫匱乏,禁牧休牧等被動恢復措施效果不佳,急需輔助人工措施,才能儘快恢復生産力、提高牧草質與量。 

呼倫貝爾草原打草季(攝影:許衛國)

為此,杜明燕委員建議:農業農村部加大對牧區天然打草場的關注和投入,增設針對天然打草場的補貼和建設性投入,通過疏鬆土壤、提升養分、改善結構等技術手段,恢復天然打草場草地生産力、優化牧草品質,以保障牲畜越冬飼草供應,為促進牧區畜牧業現代化、增加牧民收入、改善草原生態環境奠定物質基礎。

來自呼倫貝爾大草原的杜明燕委員説:“我們的大草原、大森林是世界級地域生態品牌名片,也是綠色生態産業名片。我們要更加堅定不移地走好綠色生態發展之路,增強産業培育和發展的針對性和可持續性,發展綠色生態優勢産業,讓世人認識內蒙古綠色優質産品。”  

杜明燕在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小組會上發言

作為唯一一名鄂溫克族全國政協委員,杜明燕幾年來的履職提案一直圍繞著她摯愛的那片草原和森林。2019年,杜明燕委員提案建議“將呼倫貝爾核心地帶的670萬畝耕地納入國家退耕還林還草工程”,以及“讓鄂溫克族古老的馴鹿馴養習俗形成産業”,2020年,她又建議為根河市敖魯古雅鄂溫克民族鄉的獵民劃定馴鹿飼養繁殖區域,守護“最後的使鹿部落”。 

全國政協委員杜明燕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根河市達瓦家馴鹿獵民點調研(攝影:古新軍)

2021年全國兩會,杜明燕再次為家鄉的馴鹿“發聲”。2020年5月,馴鹿被納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家畜身份“板上釘釘”。杜明燕建議跟進相關政策配套,將馴鹿納入農牧業補助政策範圍,並協調保險部門開展馴鹿保險業務等,建立完善的馴鹿養殖保障制度,保護和發展好我國唯一的馴鹿種群,傳承弘揚鄂溫克族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