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屆中國西部民歌(花兒)歌會在寧夏舉辦

發佈時間:2020-10-22 16:05:00丨來源:中國旅遊報丨作者: 張群倉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10月18日,第十七屆中國西部民歌(花兒)歌會在寧夏舉辦。

10月18日,在寧夏圖書館南廣場,隨著《我和我的祖國》音樂響起,由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服務司指導,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西部十一省(區、市)及新疆建設兵團文化和旅遊廳(委、局)主辦,來自全國18個省(區,市),匯集藏、壯、回、苗、彝、白、裕固、蒙古等十余個少數民族的18支代表隊的200多名民歌、花兒歌手走上舞臺,以“快閃”的形式拉開第十七屆中國西部民歌(花兒)歌會序幕。

3天來,參賽歌手身著多姿多彩的民族服裝,同臺演唱了近百首風格各異的民歌、花兒,傳承、展現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緊張的比賽中,參賽選手走軍營、進社區,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送到人民群眾中去。10月20日,參賽選手們再次登上閉幕式舞臺 ,同唱《共圓中國夢》,用歌聲共同描繪美好的明天……

主題鮮明 特點突出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是黨中央確定的重大國家戰略,關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韆鞦大計。寧夏,因黃河而生,因黃河而興,因黃河而名,是黃河母親的寵兒。九曲黃河自青藏高原一路向東蜿蜒奔騰,流經寧夏境內397公里,孕育了自古便聞名遐邇的塞上江南。2020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時明確指示要“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先行區”,賦予了寧夏新的時代重任、寄予了寧夏人民殷切期望,為建設美麗新寧夏注入了強大動力、提供了重大機遇。“

貧困是長期困擾人類的一大難題,戰勝貧困是中華民族的千年夙願。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帶領人民持續向貧困宣戰。改革開放使這一宣戰進入新的歷史階段,8億多農村貧困人口先後脫貧。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消除貧困擺在治國理政更加突出的位置,舉全黨全社會之力集中脫貧攻堅。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勝之年,寧夏作為全國脫貧攻堅主陣地之一,責任重大。

第十七屆中國西部民歌(花兒)歌會總監製、寧夏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趙明霞説,本屆中國西部民歌(花兒)歌會開幕式上,以“花兒漫塞上 聚力奔小康”為主題的寧夏地域特色的文藝演出精彩呈現,分別用“天下黃河富寧夏”“花兒唱響寧夏川”“同心聚力奔小康”三個篇章展現美麗新寧夏。參賽選手緊緊圍繞這一主題,通過各自傳承多年技藝,唱響時代主旋律,為共圓偉大中國夢凝心聚力。

舞臺更廣 形式新穎

“接到組委會邀請很驚喜,沒想到我也能參加西部民歌(花兒)歌會,還得了獎。最高興的是認識全國這麼多唱民歌的朋友!”第十七屆中國西部民歌(花兒)歌會銀獎獲得者,重慶市代表隊張勇激動地説。

為擴大第十七屆中國西部民歌(花兒)歌會參與面和影響力,推動中國優秀民間音樂保護傳承發展、促進民族團結進步,本屆歌會在原西部省區參加的基礎上,將範圍進一步拓展到了黃河流域及長三角地區,為新時代歌會發展開闢了新的途徑,搭建起更大交流溝通平臺。

中國西部民歌(花兒)歌會發起人,第十七屆中國西部民歌(花兒)歌會評委靳宗偉説,中國西部民歌(花兒)歌會自1998年創辦以來,規模、層次、影響力不斷擴大,水準不斷提高,成為展現西部民歌、西部民情,推動各地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並成長為西部乃至全國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品牌。為促進中國優秀民間音樂的保護和傳承,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發揮了積極作用。本屆參賽範圍、歌手數量再創造新高,讓人們看到了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和巨大的發展潛力。

快閃、歌舞、原生態、山花兒、腰鼓……全國各地文化藝術在“塞上江南”綻放,吸引人們聚集寧夏銀川,共用這一文化盛宴。

“這個活動好,我從開始一直到看到閉幕,不花一分錢能看到、聽到全國各地民歌,很精彩,很過癮了。”66歲的銀川市民馬先民説。

第十七屆中國西部民歌(花兒)歌會執行策劃,寧夏文化館館長儀秀江説,寧夏文化館作為本屆歌會的承辦單位,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創新辦會方式,從弘揚、傳承文化藝術角度出發,合理設置獎項,全力確保安全、優質服務,得到了參賽選手和社會各界高度評價。

精彩紛呈 新人輩出

山西省代表隊李根的《放羊調》、青海省代表隊索南孫斌、胡生存的《上去高山望平川》、陜西省代表隊賀茅的《古老的信天遊》、雲南省代表隊張正坤的《喊春》……3天裏,悠揚動人的民歌、花兒此起彼伏,而寧夏代表隊的《花花尕妹》《花兒情》《拔了麥子拔胡麻》等老百姓喜愛的花兒引人入勝。

“我參加過全國民歌大賽,真沒想到這次參賽歌手這麼多,水準這麼高,參加這次歌會,我學到很多新東西,交了不少新朋友,以後有機會我還要參加。”重慶代表隊張勇説。

雲南省代表隊民歌傳唱新人獎獲得者胡蕓瑄説:“我這是第一次走出雲南參加比賽,沒想到全國各地有這麼多好東西,特別是寧夏的花兒,我太喜歡了, 我以後要多出來參加這些活動,博採眾長,為家鄉、為觀眾奉獻更多的好歌。”

本屆歌會組委會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邀請國內民間音樂領域專家組成評委會,採取現場打分、現場公佈的形式,在監審組的全程監督和指導下,三場比賽嚴格執行組委會制定的流程細則和評分標準,共評出金獎9個、銀獎18個、銅獎27個,民歌傳唱特別貢獻獎5個、民歌傳唱新人獎3個,使許多民族、民間的好歌和優秀歌手脫穎而出。

第十七屆中國西部民歌(花兒)歌會總統籌萬亞平説,現在民歌(花兒)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産,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傳承人的問題,許多年輕人不願意學。這次歌會對發現、培養新人意義重大,這也是本屆歌會的一大亮點。

第十七屆中國西部民歌(花兒)歌會以一台獨具寧夏特色的“花兒漫塞上聚力奔小康”文藝演出拉開序幕,兩場民歌比賽、一場原生態比賽集中展示了各地鮮明的民族特色、別樣的文化體驗以及歌手精湛的演唱技巧,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親民惠民 凝心聚力

開放式比賽現場,既符合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又拉近了本屆歌會與老百姓的距離,讓第十七屆中國西部民歌(花兒)歌會更接地氣。特別是遴選優秀參賽作品于10月19日至20日赴駐寧部隊、銀川市社區群眾舞臺等地進行巡演,將歌會成果惠及更多基層群眾。

《讓石榴結出中國紅》《打酸棗》《格桑美朵》……10月20日,第十七屆中國西部民歌(花兒)歌會惠民演出在銀川市興慶區玉皇閣群眾文化廣場舉辦。市民聞訊趕來,現場座無虛席。

寧夏代表隊王遠深一走下臺,就被幾個人圍住要加微信,他們想跟王遠深學花兒。王遠深説他沒想到這麼多人喜歡他唱歌。他説他現在已經成為寧夏石嘴山市中華奇石山景區常駐歌手,這次他雖然沒有獲獎,但對他的職業生涯意義重大,他要向參賽歌手學習,為遊客唱出更美麗動聽的好歌。

花兒唱響寧夏川,同心聚力奔小康。第十七屆中國西部民歌(花兒)歌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導向,堅持高標準、高品質辦會要求,堅持“公開、公平、公正”評獎原則,堅持唱響時代主旋律與樂民惠民相統一的目標,使歌會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心有所向,未來可期。寧夏文化和旅遊廳將以第十七屆中國西部民歌(花兒)歌會作為一個新的更高的起點,不斷培育壯大民歌(花兒)傳唱人才,為共同打造“西部+黃河流域”合力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的新格局,共同搭建中國民歌繁榮發展、合作交流的新平臺,進一步弘揚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為“建設美麗新寧夏,共圓偉大中國夢”多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