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沙人不忘初心的堅守終將沙漠變綠洲(視頻)

發佈時間:2020-09-29 10:54:13丨來源:中國網丨作者:黃磊 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在科研人員和幾代治沙人的努力下,騰格裏沙漠的治沙成果受到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肯定,獲得“全球環境保護500佳”稱號,“麥草方格”還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視頻】治沙人不忘初心的堅守終將沙漠變綠洲

中國網8月26日訊 東鄰毛烏素,北接烏蘭布和,西瀕騰格裏,三面環沙的寧夏是我國土地沙化最為嚴重的省份之一,“治沙”也就成為了這裡最嚴峻的課題。近日,跟隨第十五屆全國網路媒體寧夏行的腳步中國網記者來到中衛,實地走訪了騰格裏沙漠、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沙坡頭沙漠研究試驗站(以下簡稱:中科院治沙站)、沙坡頭國家沙漠公園,深入了解了昔日沙海變綠洲的奇跡。

創造出享譽世界的治沙“絕招”

“1958年,我國第一條沙漠鐵路‘包蘭鐵路’貫通,但在風沙影響下,火車經常被迫停開。為了治沙守衛‘包蘭鐵路’,中科院治沙站工作人員和中衛治沙人摸索出了‘麥草方格沙障’,並幾經試驗得出1米乘1米的‘麥草方格’最適合固沙。”中科院治沙站駐站博士蘇潔瓊告訴記者。

守衛“包蘭鐵路”模擬場景(攝影:中國網記者 黃磊)

據了解,“麥草方格”是一種防風固沙,涵養水分的治沙方法,用麥草,稻草,蘆葦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狀。扎麥草方格,先選取不短于60釐米的麥草橫鋪在沙地上,然後將麥草攔腰扎入沙子15釐米左右深處,麥草頭尾自然豎立合攏,這樣就是完整的草方格。紮好格子後,在其中種植花棒、沙蒿、檸條等固沙樹種。在草格子遮蔽下,風吹不走,遇雨發芽生長,而麥草腐化後形成的“沙結皮”,在固住流沙的同時,還能成為植物生長的養分。

同時,中衛人民還創造了固沙防火帶、灌溉造林帶、草障植物帶、前沿阻沙帶、封沙育草帶的鐵路防風固沙體系,在橫穿騰格裏沙漠的包蘭鐵路兩側構築了60公里的防風固沙林帶,保證了鐵路暢通無阻。

蘇潔瓊介紹説:“在科研人員和幾代治沙人的努力下,騰格裏沙漠的治沙成果受到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肯定,獲得‘全球環境保護500佳’稱號,‘麥草方格’還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28年的治沙堅守終創奇跡

古人對中衛沙坡頭的描述是這樣的“仰看天欲昏,河流聲莫辨。俯視下深淵,失足慮不免”,對此,現年53歲的中衛市治沙林場副廠長唐希明向記者證實了這一説法。他説:“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中衛人,小時候受風沙的危害特別大,在家裏吃飯,經常吃著吃著沙子就刮到飯碗裏了。所以從小我就有一個心願,就是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考上大學,離開這個地方去南方城市生活。”

“麥草方格”設計方案演變過程(攝影:中國網記者 黃磊)

然而,唐希明從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畢業以後,又被分配回了中衛。從此以後,唐希明便下定決心,既然回來了那就努力工作,想盡一切辦法使中衛的環境變好。從畢業開始至今,唐希明已經從事治沙工作28年了,回想起是否後悔沒有到南方生活時,唐希明告訴記者:“我不後悔,現在的中衛經過四代治沙人的努力,環境已經變好了,甚至被人稱為‘小江南’。”

在多年的治沙實踐中,唐希明還發明瞭治沙專用工具“攜帶型沙漠造林器”。現場記者觀察發現,整個工具呈“幹”字形,在底部有一個凹形的結構,這個工具改變了傳統挖坑埋樹苗的模式,使得植被在沙漠中能更容易存活。

“通過使用這一工具,沙漠造林成本降低了55%,成活率提高了25%,使防沙治沙成本降低了27%左右,並且這一工具還獲得了國家專利。”唐希明説。

同時,唐希明根據自己多年來總結的治沙經驗和技術,培訓出了一支300多人的治沙隊伍。他説:“這些人主要是當地的農民,經過培訓後他們掌握了治沙技術,並且他們依靠這一技術還到甘肅、內蒙古等地進行治沙技術輸出,通過指導別人治沙,他們每人每天收入可達250元到300元之間,現在他們基本上已經脫貧,而且還在中衛市區買了房。”

據了解,中衛市北部沙區總面積168萬畝,經過幾代人努力,已治理利用面積147萬畝,沙區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通過堅持不懈地綜合治理,不僅完善了防風固沙體系,而且在北部沙區形成了一道綠色屏障,促進了“沙進人退”向“人進沙退”的轉變。“以前的中衛,常年受到沙漠侵襲,沙化嚴重,沙漠曾一度逼近到距離城區僅4到5公里的地方,現在25公里都不止呢。”説起中衛的治沙效果時,唐希明眼睛裏流露出難以掩飾的驕傲。

由於環境的改善,中衛市2萬多人搬到沙區定居,昔日沙海變成了綠洲。

(文攝:黃磊,後期:黃磊,編審:唐佳蕾,中國網新聞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