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內蒙古河套平原,百萬畝小麥已顆粒歸倉,連片的向日葵垂下了沉甸甸的花盤,粗壯飽滿的玉米棒即將進入采收期……“塞外糧倉”巴彥淖爾,又迎來一個豐收年。
今年春播期,巴彥淖爾市小麥播種比往年提前大約一週。2月中旬,巴彥淖爾市農業氣象試驗站預計,由於去冬雪量大,今春升溫明顯,黃河早開河半個月,3月中旬耕地可能發生大面積潮塌現象,小麥應適時搶播,避免受到災害影響。這一決策氣象資訊,為全市春播提供了準確的決策參考,確保全市小麥豐收。
巴彥淖爾市農業氣象試驗站是內蒙古自治區唯一的國家級農業氣象試驗站,致力於解決河套地區農業生産中涉及的氣象問題,多年來為巴彥淖爾市農業生産高品質發展保駕護航。
近年來,隨著科技水準提升、科研成果涌現,氣象服務不斷向精細化、精準化邁進。位於黃河“幾”字灣的巴彥淖爾,正在借助氣象科技力量,在烏梁素海流域生態保護修復、烏拉特草原生態修復、河套平原農作物種植、水資源利用等方面精準施策,打造黃河流域秀美生態田園。
烏梁素海濕地生態氣象野外科學試驗基地建立起完備的濕地生態氣象監測網(攝影:新華網 曹楨)
位於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境內的烏梁素海,是黃河流域最大的濕地,也是黃河流域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地區和候鳥遷徙的重要通道。在烏梁素海東岸,當地氣象部門建設的烏梁素海濕地保護區生態監測服務中心,通過自動化氣象觀測以及和相關部門數據共用,獲取和積累了大量系統性和連續性完好的科學數據。
2019年底,中國氣象局在此基礎上建設了烏梁素海濕地生態氣象野外科學試驗基地,圍繞烏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工程,建立起了完備的濕地生態氣象監測網和人工影響天氣基地。基地將通過實驗研究,解決與濕地生態系統相關的科學問題,在濕地生態環境保護科學決策等方面提供科學依據。
巴彥淖爾市北部的烏拉特草原,是祖國北疆重要的生態屏障,也是內蒙古亟待修復的重點草場之一。為推進烏拉特草原生態修復工作,當地氣象部門成立了巴彥淖爾市荒漠化草原生態氣象服務中心,開展草原生態植被遙感監測、旱情調查等氣象服務工作。
今年春天開始,一項為期3年的草地管理研究在烏拉特草原的1萬畝草場上展開。為了探索適用於本地的草原修復機制,烏拉特中旗氣象局聯合當地政府及相關科研院所的專家團隊,計劃用3年時間,利用衛星、無人機等現代遙感技術與實地調查,對烏拉特草原草地類型、生産力、生物多樣性的現狀與動態進行研究,分析馬、牛、羊等家畜食性的季節特徵及其對草地群落結構、土壤和微氣候的影響,以闡明家畜管理草地的生態學機制和技術,對烏拉特草原的科學管理提供理論、方法與數據支援。
位於巴彥淖爾市杭錦後旗的河套小麥氣象服務中心在進行冬小麥復種試驗(攝影:新華網 曹楨)
從烏拉特草原向南翻越烏拉山,便是沃野千里的河套平原。這裡土地肥沃,氣候獨特,是小麥、葵花等作物的優質種植基地。近年來,巴彥淖爾市氣象部門成立向日葵、小麥等特色作物農業氣象服務中心,推進全市生態與農牧業氣象服務集約化和規模化發展。農業生産決策有了量的指標,讓春種秋收變得更加“理性”。
特色農作物氣象服務中心在為農作物生長全程提供氣象保障同時,開展了多項農業及氣候科研工作,提高農業安全生産效率,加強農牧業氣象防災減災綜合服務能力。近年來,巴彥淖爾市氣象部門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特色農作物氣候品質認證模型,完成“天賦河套·黃金農業種植帶”氣候認證,為河套地區農作物優化品質、走向更大市場注入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