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草原更綠更美:朱瑞蓮建議加大保護修復力度 守護生態安全

發佈時間:2020-01-15 18:55:07丨來源:中國網草原頻道丨作者:蘇文彥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常委朱瑞蓮建議嚴守草原生態紅線,強化精細管理,實施草原生態修復工程,發展草原生態經濟,共同守護祖國北疆生態屏障和各民族共同精神家園。

中國網1月15日訊(記者 蘇文彥) 剛剛閉幕的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上,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常委、民進內蒙古區委委員、通遼總支主委、通遼市地震局局長朱瑞蓮提出提案,建議嚴守草原生態紅線,強化精細管理,實施草原生態修復工程,發展草原生態經濟,共同守護祖國北疆生態屏障和各民族共同精神家園。


內蒙古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現場(攝影:特古斯)

提案中説,草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陸地生態系統,是重要的水源涵養區、生物基因庫和儲碳庫,與森林共同構成了我國生態屏障的主體。我國草原涵養水源能力是農田的40-100倍,擁有1.7萬餘種動植物,草地總碳儲量約佔全球草地碳儲量的8%。

與此同時,草原也是重要的生産資料,我國268個牧區和半牧區縣中,農牧民90%的收入來自草原。但截止到2002年,我國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仍存在不同程度退化,草原過牧的趨勢沒有根本改變,違法違規徵佔草原、開墾草原、破壞草原的現象時有發生,草原監管能力十分薄弱。

隨著《草原法》《國務院關於加強草原保護與建設的若干意見》及地方性法規出臺,我國基本草原保護制度,草畜平衡制度,劃區輪牧、休牧、禁牧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2013-2018年,中央累計安排草原生態建設項目投資400多億元,實施草原工程體系,有力促進了草原生態保護修復。通過推行以“草畜雙承包”為內容的家庭承包經營責任制,實施草原生態保護補獎政策,引導牧民科學利用草原資源。

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常委、民進內蒙古區委委員、通遼總支主委、通遼市地震局局長朱瑞蓮在內蒙古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現場投票

2019年7月25日,全國草原工作會議在內蒙古錫林浩特召開,提出了草原生態保護修復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力爭到2025年,全國草原退化趨勢總體得到遏制,草原綜合植被蓋度提高到57%以上,草原生態持續改善,草原品質穩步提升;到2035年,退化草原基本得到治理,草原綜合植被蓋度穩定在60%以上,草原生態功能生産功能顯著提升。

內蒙古擁有草原面積13.2億畝,佔總土地面積的74.6%,佔全國草原面積的22%,是我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綠色是內蒙古的底色,也是內蒙古的責任。內蒙古的生態狀況不僅關係草原畜牧業發展和農牧民生産生活,更直接關係到國家的生態安全。

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內蒙古要保持生態文明建設的定力,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高品質發展新路子。草原保護與修復是內蒙古的重要民生工程,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要超前謀劃,出好先手牌,打好主動仗,下大決心和力度,科學有效地實施系列工程,確保2035年目標早日實現。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嚴守以基本草原為主的草原生態紅線,建立健全草原生態空間用途管制制度,制定徵佔用草原準入條件和定額管理制度。全面落實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嚴禁超載過牧。對亂墾亂牧亂採等破壞草原現象加大執法力度,把草原生態修復和保護納入法治軌道。

二是強化對草原的精細化管理。對草原的面積、種類、現狀重新核定,摸清家底。打造內蒙古林草大數據平臺,強化科學管理和科技支撐,強化草原動態監測,提高重點草原生態功能區監測的頻度、蓋度和精度。以林業、草原機構整合職能劃轉為契機,完善省、市、縣、鄉四級管護網路,充實基層執法力量和專業技術隊伍 ,加強草原專兼職管護員隊伍管理,提升管護能力和管護水準,實現草原監督管理全覆蓋。

三是實施草原生態修復工程。呼倫貝爾草原、錫林郭勒草原、科爾沁沙地榆樹疏林草原等都是全國乃至世界上享有盛名的草原,構成了內蒙古的底色。由於氣候、土壤、地形等立地條件和生境不同,治理和修復草原是個系統工程,必須堅持科學規劃、合理佈局,堅持以自然恢復為主、人工干預為輔,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乾旱草原突出自然修復,半乾旱草原突出綜合治理,濕潤草原突出提質增綠。通過自然封育、免耕補播,改良植被、改善生境,治蟲滅鼠、重建植被等綜合措施,儘快提高退化草原的植被蓋度,優化植被種類,促進草原生態系統穩定健康發展。扶持壯大牧草種子生産基地和野生鄉土牧草種子撫育基地。加快草原修復技術成果轉化,強化科技支撐體系,全面提高草原修復品質。

四是按照生態産業化、産業生態化思路、發展生態經濟。鼓勵發展以家庭牧場、養殖大戶、專業合作社為代表的規模化經營,提高草原資源利用效率。加大對飼草料生産、加工、存儲、運輸業的扶持力度。充分發揮草原景觀和草原文化的獨特優勢,發展生態觀光體驗遊和自駕遊等草原旅遊業。鼓勵農牧民個人、合作社、企業參與草原生態保護與修復,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農牧民守護草原、建設草原的積極性,增強幹部群眾的生態文明意識,共同守住祖國北疆生態屏障和各民族團結奮鬥的共同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