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出新生活 調出新效益: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加快産業結構調整

發佈時間:2019-10-24 16:36:44丨來源:中國網草原頻道丨作者:王陽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走進今天的奈曼旗,廣袤的沙土地上已是稻麥遍野、藥草飄香、瓜果滿園,富足的農民臉上笑容滿滿……當地全方位、大力度推進産業結構調整,讓這顆曾經蒙塵的明珠實現了“華麗轉身”。

“這裡沒有高山峻嶺,全是沙坨子;這裡沒有蒼松翠柏,長些柳條子;這裡沒有山珍海味,有點沙雞子”……這幾句打油詩曾經是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的真實寫照。然而,走進今天的奈曼旗,廣袤的沙土地上已是稻麥遍野、藥草飄香、瓜果滿園,富足的農民臉上笑容滿滿……當地全方位、大力度推進産業結構調整,讓這顆曾經蒙塵的明珠實現了“華麗轉身”。

奈曼旗水稻豐收

觀念變 生機現

變化,來源於好的發展思路,除了得益於全旗30多萬農牧民群眾的通力配合,更是全旗黨員幹部在發展過程中“想破頭、走疼腿、磨破嘴”的結果。幾年下來,全旗每個黨員幹部幾乎都成了産業發展專家,更是老百姓的貼心人。

“走産業結構調整的路子,才能從根本上帶動全鎮發展。産業是基礎、是保障,因此,在發展過程中,我們鎮黨委、政府首先從幹部思想著手,增強幹部的帶動力。在秋季農田開發中,被抽調的幹部全部下田,不看虛的看實的,比的就是誰褲管泥巴多、汗流得多、鼓動農戶發展的人數多,以事實、數據説話。”奈曼旗東明鎮黨委書記張永全説。

奈曼旗發展食用菌種植

在英圖村,來自通遼市氣象局的駐村幹部王育軍一直以來盡職盡責,情係百姓,三個月來只回過一次家。進村開展工作之初,他與村兩委班子、老幹部、老黨員交心座談,每天利用早晚時間帶領工作隊員逐家逐戶走訪,一個月的時間走訪了300多戶群眾,為精準施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直以來,奈曼旗政府始終把老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擺在重要位置,每年年初確定10件急需完善的民生實事,並進行公開公佈,讓群眾進行監督。根據“穩玉米,增稻麥,發展油料、雜糧、蔬菜”的調整思路,全旗“壓糧擴經,縮小了糧經比例”,經濟效益顯著,最初的毛坯房變成了如今的磚瓦房,水泥路修到了地頭,外地客商開著車就能到田間,農民在地裏就能收票子,擰開水龍頭就能喝上乾淨的自來水。

心態變 效果顯

奈曼旗種植的蒙中藥材

“以前種的全是玉米,去年農場引導我們利用無立木林地種植藥材,種就種唄。其實一開始種的時候心裏沒底,沒想到種了96畝的月莧草,一年下來給我帶來13萬元的收入,這回腰包真的鼓起來了。”國有六號農場農民董海源高興地説。

像董海源一樣享受到農業結構調整帶來的福利的農民不在少數。在達木嘎筒村,貧困戶趙春雲過去家裏主要種植傳統玉米,每年都是“增産不增收”。近兩年在村兩委班子的引導下,趙春雲開始大面積種植紅幹椒,去年種植的15畝地板椒收入了3萬多塊錢,也如期脫了貧。雙合興村瓜農王曉紅一直以來種植無籽西瓜,她種的瓜油亮圓滾,瓜商主動找到府收購,30畝地的西瓜收入10多萬元。高圖村設施大棚種植戶于永是本村返鄉創業青年,一個人伺候4棟大棚,僅春季種植香瓜一項,純利潤就達2萬餘元,今年,種植的香瓜、早西瓜、蔬菜預計總收入將超過5萬元,著實讓于永發了一筆“小財”!

奈曼旗紅幹椒獲得豐收

作為産業結構調整突破年,2018年全旗糧食生産再獲豐收,糧食總産達到21.4億斤;稻穀、甘薯、甜菜、蒙中藥材等高效特色作物種植穩定在120萬畝;新增果樹經濟林4萬畝,總面積達到31萬畝;牧業年度家畜存欄達到122.2萬頭只,農牧業發展從規模擴張向品質提升轉變。推廣水肥一體化、測土配方施肥等實用技術,綜合機械化水準達到88.9%。建成羊改良點50個,黃牛改良實現全覆蓋。農牧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家庭農牧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快速發展,生産性服務組織達到176家。新增“三品一標”認證16個,總數達到26個,農畜産品品牌影響力、市場佔有率大幅提升。

奈曼旗種植的無籽西瓜

方式變 藍圖見

“你看,我們都是人工拔草,不用除草劑,這樣種出的大米綠色有機,賣的價錢也很高。”額爾敦道寶是白音他拉蘇木多日本敖包嘎查農民,和老伴兒一起侍弄自家門前6畝稻田,保守估計每年有上萬元收入。

放棄傳統的玉米種植習慣,細心搞沙漠水稻發展,讓白音他拉蘇木的農牧民走上了小康之路。目前,白音他拉蘇木沙漠水稻種植面積達1萬畝,在積極推廣庭院種植當中,蘇木探索出了“立體種植、鄉村旅遊、家庭菜園”三種模式,地處沙海深處的沙漠水稻也因此走向了全國。

奈曼旗種植的葵花

如今,奈曼旗描繪了這樣的發展藍圖:以農牧民增收為目標,深入推進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加綠色優質農産品供給,擴大甜菜、萬壽菊、甘薯等高效特色種植規模。大力發展生態畜牧業,鼓勵種植青貯玉米、苜蓿等優質飼草,牧業年度家畜存欄達到152萬頭只。圍繞打造百萬畝生態經濟林基地,結合無立木林地恢復造林,新建經濟林30萬畝。鼓勵村集體領辦、創辦集體所有制經濟合作組織,提高農牧業生産組織化程度。完善農企利益聯結機制,讓農牧民在産業化中得到更多實惠。實施農産品品牌戰略,打造一批具有知名度和市場認可度的農産品品牌。深入推進“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堅持種草養畜、種養結合,大力發展舍飼養殖,提高棚舍、窖池配套水準。加強農牧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建設農牧業科技示範基地,實施養殖業發展“種子”工程,大力實施羊改良,持續打造“科爾沁肉羊”品牌,推進農牧業機械引進推廣和裝備升級,加快農牧業機械化進程。








(文:王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