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式”人才援助:不負使命不負“青”

發佈時間:2019-10-10 22:35:53丨來源:中國文化報丨作者:李月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為進一步支援西部地區文化建設和旅遊發展工作,充分發揮人才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推動西部文化和旅遊人才培養建設,文化和旅遊部實施了2019年西部文化和旅遊人才援助項目,並確定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區為2019年的重點支援省區,開展“訂單式”人才援助工作。

  “真心希望將先進的工作理念和自己的所知所學傳遞到地方工作中,為基層文化旅遊發展盡微薄之力。”“難忘的是當地群眾對文化生活的渴望和喜愛,這也讓我們更加堅信只有深入生活、紮根人民才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希望能再多些時間,還能做更多的工作。”……談到在青海的日子,參與2019年文化和旅遊部“訂單式”人才援助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們如是説。

  為進一步支援西部地區文化建設和旅遊發展工作,充分發揮人才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推動西部文化和旅遊人才培養建設,文化和旅遊部實施了2019年西部文化和旅遊人才援助項目,並確定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區為2019年的重點支援省區,開展“訂單式”人才援助工作。

  今年6月,中國藝術研究院王靜波,國家圖書館韓萌、趙宗傑,故宮博物院趙小春、高希,中國國家博物館白藕,中國歌劇舞劇院楊竹韻、胡慧然、侯宗博、王樂,中國煤礦文工團孫國玉、丁玲,中央民族歌舞團王曉霞13位專業技術人員,作為文化和旅遊部選派的“訂單式”援助人才前往青海,並分別在西寧市、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東市、海南藏族自治州等地開展了為期3個月的精準幫扶工作,援助內容涉及戲曲研究、圖書館、文物博物、舞臺藝術等多個領域。這一項目的開展,猶如一粒種子為青海的文化旅遊事業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

  王靜波到援助單位青海藝術研究所工作不久,便趕上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和國別史等研究專項申報工作啟動。“青海有黃南藏戲、果洛馬背藏戲、玉樹格薩爾藏戲等藏戲分支劇種,目前學界對其開展的研究還遠遠不夠。”王靜波表示,正是考慮到藏戲的重要研究價值,因此建議以青海省藏戲為研究課題進行申報,並作為課題組成員負責組織申報書的策劃撰寫和統稿。9月17日,當青海藝術研究所申報的項目“青海藏戲劇種、流派的記錄整理與研究”成功入選的消息傳來,研究所裏群情振奮。“對於研究工作來説,3個月的時間相對短暫。但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下,很多工作已經有了良好開端。”王靜波説。

  韓萌和趙宗傑分別援助青海省圖書館和海南州圖書館工作,其間,兩人積極深入到各館的數字圖書館和數字資源建設中心等業務部門,參與了多項實操工作。韓萌面向省館和16家州縣館開展專題培訓9場,培訓學員百餘人次,成為援青專家中個人舉辦培訓場次最多的專家;趙宗傑精心遴選了2019年採購新書目錄,充分發揮自己在電腦、數字資源基礎建設等方面的專業特長,有效提升了海南州圖書館的數字化管理水準。“青海行讓我感受到基層群眾對高品質公共文化服務的迫切需求,也深刻體會了作為一名文化工作者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的重要性。”韓萌説。

  趙小春、高希在青海省博物館展開援助工作期間,分工協作,3個月內完成了“教育課程”“文物鑒定”“業務培訓”“行業交流”4個方面的工作。其中,高希與青海省博物館共同研究、積極探討研發的《靈動的旋律——繪彩陶》和《身披彩虹——土族娃娃》兩項教育課程,能夠由不同社教人員在不同場合全天候開展;趙小春邀請故宮博物院資深專家馮小琦、趙聰月前往青海,歷時6天對青海省博物館600余件瓷器文物藏品進行評價、鑒定與定級,其中有一件“大清乾隆年制暗刻纏枝蓮紋高足碗”被定為一級文物。瓷器文物研究一直是青海省博物館的弱項,對此,青海省博物館館長董志強滿懷感激:“此次鑒定進一步摸清了青海省博物館的家底,對館藏瓷器文物的研究價值和藝術價值給予了明確定位,更為下一步館藏文物的展示和研究構築了堅實基礎。”

  白藕在援助單位西寧市博物館工作期間,對該館新館建設中3個重要常設展覽的展陳設計提出了策展思路及實施策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有提升青海省文博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業務能力,才能讓援助工作效益最大化。”白藕説。據了解,通過援助專家的傾囊相授及多次開展的文博培訓、館際交流活動,相關受援文博單位與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以及青海省內的其他文博單位都建立了更廣泛、深入的聯繫,成果豐碩。

  胡慧然和楊竹韻在援助單位西寧市藝術劇院有限公司的3個月裏,分別擔任《壯麗七十年 奮鬥新時代——慶祝青海解放70週年文藝晚會》的舞美設計和副導演。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胡慧然和同事們通過視頻元素、3D技術更好地呈現了演出的舞美設計。其間,他還將多年積累的舞美設計、視頻設計、舞美製作、舞臺安裝經驗,毫無保留地分享給當地的工作人員,提升他們的舞臺操作能力。

  “這是青海省首臺大型史詩晚會,近千名演職人員參與,創作和演出難度都很大。”楊竹韻表示,所幸全體演職人員同心同德,用高強度的工作和極好的工作狀態,圓滿完成了演出任務。“兩位援助專家非常敬業,為了晚會放棄了全部節假日和休息時間,加班到淩晨都是常態。”青海省演藝集團導演索南達爾吉欽佩地説。

  援助項目在青海取得的成績、留下的動聽故事還有很多。

  派赴海北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團的王樂,給當地舞蹈演員帶去了全新的科學訓練方法,幫助他們提高專業能力並有效保護身體,同時積極參與節目編排,完成了湟中縣第三屆民間文化藝術節、第九屆王洛賓音樂藝術節等演出工作。派赴西寧市文化館的侯宗博,高原反應嚴重,但他依然起早貪黑參與各項工作,開展了舞臺知識、視頻製作播放等培訓,對“文化慕課”拍攝、“文化動車·絲路情——全國行”演出等做了許多技術性指導。

  在《壯麗七十年 奮鬥新時代——慶祝青海解放70週年文藝晚會》上,孫國玉演唱了歌曲《祖國不會忘記》,台下掌聲經久不息,讓她印象深刻。在海東市互助縣開展援助工作期間,孫國玉從聲樂理論、發聲練習、演唱、舞臺表演等方面對演職人員進行了業務培訓,擔任了“丹麻花兒歌手大獎賽”的評委,參與了松多藏族鄉賽馬會、南門峽第六屆油菜花藝術節、《第四屆黃河流域戲曲紅梅大賽頒獎晚會》等一系列演出。

  丁玲指導的海南藏族自治州群眾藝術文化館代表隊在青海省民族服務展演中榮獲二等獎,愛好攝影的丁玲還自發拍攝了很多反映青海自然風光、人文景象的攝影作品,留下了許多美好瞬間。

  王曉霞來到青海後,深入玉樹藏族自治州、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等地進行調研、采風,創作出《又見草原》《信仰之光——紅光村之行隨感》等詩歌作品,創作了歌詞《共用藍天碧水——環保衛士之歌》,並組織開展了《如何撰寫文藝晚會主持詞》講座。

  據了解,在為期3個月的時間裏,13位援助人才共完成各類培訓、講座47期(場),開展調查研究40余次。他們克服高原缺氧、生活習慣不同、語言不通等困難,辛勤工作、精準幫扶、無私奉獻,與基層文化旅遊工作者打成一片,較好地完成了“訂單式”援助任務,在推動青海文化和旅遊工作取得顯著進展的同時,也與青海各族群眾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大家紛紛表示,此次援青的機緣和經歷,為他們今後的人生道路注入了強大的前行動力,援助工作是長期的、持續的,今後會繼續關注青海,盡己所能為青海文化旅遊事業貢獻力量,做到不負使命不負“青”。

  在援青工作結束之際,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舉辦了專題座談會,大家圍坐在一起,共同分享心得、暢談體會。來自北京的援助人才,一説話就是“我們互助”“我們海北”“我們海南”……言語間都把自己當成了青海人,充滿了對青海的深情厚誼和對青海文化旅遊工作繁榮發展的美好憧憬。(原標題:“訂單式”人才援助,不負使命不負“青”——2019年文化和旅遊部“訂單式”援青人才工作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