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拉瑪幹沙漠南緣奏響壯麗樂章

發佈時間:2019-08-29 10:07:45丨來源:新疆日報丨作者:徐博 任江 姚剛 趙悅丨責任編輯:阿藝思

從“一唱雄雞天下白”的過去,走到和諧穩定、欣欣向榮的今天,處在塔克拉瑪幹沙漠南緣的和田地區,在新中國成立70年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一唱雄雞天下白”的過去,走到和諧穩定、欣欣向榮的今天,處在塔克拉瑪幹沙漠南緣的和田地區,在新中國成立70年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今天,在高樓鱗次櫛比、車水馬龍的大街上,在綠樹成蔭、鮮花盛開的村莊裏,在香氣撲鼻的和田夜市中,在書聲瑯瑯的校園裏,到處可見自信的笑臉,到處是忙碌奔波的追夢人……一個充滿幸福感、獲得感,生機勃勃、活力無限的和田展現在世人面前。

  70年前,“萬方樂奏有于闐”傳遞著普天同慶的喜悅;今天,和田又奏響了一曲穩定和諧發展的壯麗樂章。

  交通建設拉近距離

  這些天,麥麥提圖爾蓀·麥提尼亞孜心裏像吃了無核白葡萄一樣甜。他是墨玉縣其納農牧林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8月22日,是該合作社種植的無核白等鮮食葡萄進入採摘的日子,來自各地的客商早就等在地頭。看著挂在藤上的一串串葡萄,麥麥提圖爾蓀和合作社成員們喜上眉梢,笑容格外燦爛。

  該合作社是由墨玉縣喀瓦克鄉其納村村民組建的,主要從事葡萄種植以及幹鮮果品加工。成立7年來,合作社産品銷售半徑越來越大,銷售渠道從全疆各地延伸到南至廣東、北到遼寧的多個省市。合作社還收購周邊農戶種植的葡萄,今年將購銷4000噸鮮食葡萄、1000噸葡萄幹。

  “以前,這裡的路不好走,影響葡萄運輸,來的客商不多,現在不一樣了。”麥麥提圖爾蓀指著等候在地頭那些拉運葡萄的冷藏車笑著説。

  這些年,麥麥提圖爾蓀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鄉村道路平坦寬闊,拉葡萄的車能夠直接開到田間地頭。現在,和田有了沙漠高速公路,運輸葡萄的車跑得更快更遠,葡萄因顛簸而造成的損耗也從10%降到了3%。

  大路通天,這是和田人祖祖輩輩的願望,如今,已經成為現實。

  深藏在塔克拉瑪幹沙漠南緣的和田地區,綠洲面積僅佔3.7%,還被沙漠和戈壁分割成大大小小的300多塊,道路就是連接綠洲的生命線。然而,落後的交通是千百年來始終困擾和田的一道難關。

  “截至2018年,和田地區公路總里程已超20324公里,其中農村公路超過19055公里。今年喀葉墨高速公路的通車標誌著新疆所有地州市實現高速公路連通。現在,全地區91個鄉鎮已經全部通車。8月底,最後一個建制村也將通車,屆時,和田地區將實現鄉鎮通達率100%、建制村通達率100%。”和田地區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陳勇介紹有關情況時,笑容裏頗有幾分自豪。

  陳勇既是和田交通的建設者,又是交通飛速發展的親歷者。上世紀80年代,他在烏魯木齊上學時,從和田到烏魯木齊只能坐長途客車,要繞著塔克拉瑪幹沙漠跑一個大圈,行程近2000公里,一般要坐五六天車,苦不堪言。那時候,他寒假都不能回家,因為寒假一共3周左右,來回路上就要近兩周的時間。如今,從和田到烏魯木齊,不僅可以自駕,還可以坐火車、飛機,最快一個多小時就能抵達。

  如今,在廣袤的和田大地上,公路、鐵路、機場全覆蓋的立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已形成並日趨完善,新疆南部大通道乃至南疆交通樞紐呼之欲出。

  現在,高速公路、國省幹線建設穩步推進,更為可喜的是,農村公路建設加速推進,縣鄉村公路網正在形成並加密,百姓出行更加便捷。

  改擴建後的和田機場,2018年旅客吞吐量達121萬人次,同比增長18.1%;貨郵吞吐量3362.7噸,同比增長44.3%。截至8月20日,2019年累計旅客吞吐量達100.0575萬人次,較2018年提前77天突破百萬大關。目前,和田機場共開通14條航線,通航15個城市,日均航班量達50架次,于田機場也已開工建設。

  和(田)若(羌)鐵路各標段的建設正在穩步推進,屆時,和田人乘坐火車出疆的路程將大大縮短。

  就業成就幸福生活

  米日古麗·肉孜買買提現在感覺每一天過得都很充實。

  “我喜歡在工廠上班,每天按時上下班,生活也規律了。”今年2月,和田縣色格孜庫勒鄉庫木巴格村的米日古麗到村裏的製鞋廠上班後,從內到外都在發生著變化。

  米日古麗入廠後通過培訓考核,成為一名小組長,現在她帶領著30人的團隊,平均每個月有1350元的工資。“雖然現在收入不是很高,但通過努力我們會越來越好。”説話間,米日古麗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

  像米日古麗這樣在家門口鞋廠上班的村民,庫木巴格村有21人。

  和田地處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人多地少。發展勞動密集型産業成為解決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的重要抓手。近年來,和田地區緊抓共建“一帶一路”機遇,把發展勞動密集型産業作為脫貧攻堅的一項重大措施,全地區建成製鞋生産線537條,用工2.2萬餘人。

  在墨玉縣喀爾賽鎮沙漠綠果園農牧民專業合作社裏,工人們正在生産棗夾核桃。合作社人事部主任吾買爾江·麥麥提明介紹,合作社成立於2012年,現在年産棗夾核桃、核桃仁等7000噸,帶動1200多人就業,月每人平均收入2600多元。“員工的工資都打到銀行卡裏,使用微信支付的員工越來越多了。”吾買爾江説。

  洛浦縣恰爾巴格鄉墩買裏村村民阿爾祖古麗·喀斯木從2017年開始就在南昌歐菲光科技有限公司務工,每個月有5000多元收入。“她每個月都會給家裏寄2000元,今年我用女兒寄回來的錢買了牛,家裏還蓋了新房。”説起女兒外出務工的好處,父親喀斯木·亞森的幸福感溢於言表。

  近年來,和田地區外出務工人員成為轉移就業一大亮點。截至今年7月,和田地區向內地省市轉移就業1.2萬人,他們在江西、福建等省從事電子産品加工、食品加工等工作。

  和田地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業促進和人力資源市場科科長張舉傑介紹,今年和田地區聚焦建檔立卡貧困戶啟動實施“3515”轉移就業工程:疆內外跨區域轉移就業5萬人,就近就地就業5萬人,村辦工廠就業5萬人,季節性轉移就業15萬人。

  2019年,和田地區還在7縣1市開展農牧民培訓基地建設,通過按需訂單式培訓,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讓農牧民掌握技術,達到穩定就業。“今年我們計劃培訓10萬人,現在已經培訓了7.1萬人。截至7月底,全地區實現城鎮新增就業23461人,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42.12萬人次,7.19萬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轉移就業。”張舉傑説。

  教育放飛人生夢想

  “現在是和田歷史上教育進步明顯、發展環境最好的時期。幾乎村村都有幼兒園,義務教育已實現了全覆蓋。”8月22日,作為一個有38年工齡的教育工作者,和田地區教育局局長古麗加汗·艾山十分自豪地説。

  現在,和田地區學前教育已普及到每個鄉村,城鄉教育品質全面提升,孩子們的視野開闊了,變得更陽光更優秀了。

  和田地區教育局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全地區有學校2101所,其中高校3所、中職12所、普高18所、初中118所、小學681所、幼兒園1267所、特校2所,全地區在校學生達79.4萬名。

  8月15日至21日,記者在和田地區走訪了幾所縣市鄉鎮學校,映入眼簾的景象充滿現代氣息。校園寬敞,電腦配置齊備的多媒體中心,色澤鮮艷又環保結實的塑膠跑道操場,窗明几淨的教室幾乎是所有學校的標配。

  近些年,北京、天津、安徽、浙江等對口援疆省市“組團式”教育援疆大力推進,和田地區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傳幫帶”的教育援疆模式大幅提升了當地師資水準,優質的教育資源也源源不斷地輸送而來,為和田當地孩子插上放飛夢想的羽翼。

  8月18日,記者從和田地區天津高級中學了解到,上學期該校以資訊技術搭橋,通過援疆教師團隊的努力,成功與天津中學進行了遠端課堂共用互動。新的學期到來了,和田的學生們還會在第一時間體驗到更多新事物。

  在皮山縣第二中學校園裏,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充實了孩子們的暑假生活。他們都是上學期安徽援疆教師組建的學校社團的成員,有的在練習書法,有的在練聲,有的在練打擊樂器,還有的在球場上運球、投籃。

  8月21日,墨玉縣一中學生依孜哈爾·買買提,手握深圳大學電腦專業錄取通知書,信心滿滿。他説,和田的優秀老師越來越多,自己在縣裏接受的教育不亞於內地。依孜哈爾立志學好專業,將來報效家鄉。

  據了解,自2011年以來,和田地區實施了211個教育對口援疆基礎建設項目,援疆資金投入達40.63億元,共有3000多名和田學生在對口省市上內高班,4000多名和田籍學生赴內地大中專院校就讀,獲得良好發展機會的學生越來越多。

  “榜樣引領和全社會重視教育的氛圍,讓一些家長從原先不願送孩子上學,轉變為擇優選校,孩子們學習的主動性也更強了。”古麗加汗表示。

      (作者:徐博 任江 姚剛 趙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