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家和瑞士科學家先後提出種樹對抗全球變暖

發佈時間:2019-07-08 09:38:17丨來源:內蒙古綜合新聞網丨作者: 丨責任編輯:阿藝思

據美國媒體7月4日報道,瑞士科學家在美國《科學》週刊上説,對抗全球變暖的最有效方法是大量植樹,種1萬億棵,或許更多。

據美國媒體7月4日報道,瑞士科學家在美國《科學》週刊上説,對抗全球變暖的最有效方法是大量植樹,種1萬億棵,或許更多。

根據瑞士科學家的研究結果預測,年輕的樹木能從空氣中清除更多的碳,這些新樹將在幾十年裏可以從大氣中吸收近7500億噸導致溫室效應的二氧化碳,這大致相當於人類在過去25年排放的碳污染。這是迄今最廉價的氣候變化解決方案,也是最有效的方案。

雨後庫布其

美國斯坦福大學環境科學家克裏斯·菲爾德説,這項研究的計算結果是合理的。但他在一封電子郵件中也提出了擔憂:“恢復這麼多森林是否可行,則是一個要難得多的問題。”其中的挑戰之一,就是如何為這麼多森林提供生長空間。

瑞士研究人員認為,即使保持現有的城市和農田面積,也有足夠的空間種新樹。他們利用“谷歌地球”查看哪些地區可以種植更多樹木,並同時為人類和農作物留出空間。其中,研究報告第一作者讓-弗朗索瓦·巴斯廷估計,具有最大的新樹種植空間的六個國家是俄羅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和中國。

在中國的庫布其沙漠,植樹造林的實踐已開展數十年之久。美國今年2月公佈的衛星監測數據顯示,過去近20年,中國為地球種樹增綠的貢獻最大。而中國第七大沙漠庫布其,增綠面積的貢獻比例達到了1‰。

早在瑞士科學家提出上述論斷之前,在2018年波蘭氣候大會上,庫布其治沙帶頭人、億利集團董事長王文彪曾表示,植樹造林是應對氣候變化、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雙贏策略,並提出了 “全球荒漠化土地森林增匯行動”倡議:科學利用全球3600多萬平方公里的荒漠化土地空間,通過綠化荒漠增加森林碳匯,有效應對氣候變化,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踐行保衛地球家園的使命與責任,這也是人類發展到生態文明新階段的應有之義。王文彪的觀點和倡議,受到與會各方代表的歡迎,聯合國秘書長南南合作特使切迪克稱讚這一倡議為“世界效倣的典範”。

王文彪的倡議,來自於他帶領億利集團30年治理庫布其沙漠的實踐。庫布其沙漠是中國境內的第七大沙漠,總面積1.86萬平方公里,曾經是中國首都北京和直轄市天津等地的風沙源。億利集團在過去30年將6000平方公里的沙區土地治理綠化,系統化、規模化、科學化植樹治沙,恢復的植被成為促發降水的地表最佳載體,庫布其沙漠降水量成倍增加,沙塵天氣減少90%,動植物種類由一百多種增至530多種。經聯合國環境署發佈的《生態財富報告》評估,億利庫布其治沙30年累計固碳1540萬噸,涵養水源243.76億立方米,釋放氧氣1830萬噸,生物多樣性保護産生價值3.49億元,創造生態財富5000多億元人民幣。

基於30年躬耕庫布其沙漠的實踐,王文彪在波蘭氣候大會上提出,如果將全球3600萬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空間加以合理、科學的利用,種樹、種草、種花、種藥材,將為地球貢獻巨大的碳匯載體和水資源涵養載體,如果人類能夠攜起手來用未來十年將地球上十分之一荒漠化土地變成森林,將意味著全球每天增加碳匯10萬噸、水分涵養15萬噸,這將是對抗全球變暖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