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國土綠化不斷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發佈時間:2019-04-19 08:59:56丨來源:光明日報丨作者:樊良樹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綠色是生命的象徵、大自然的底色,封山保田護水育林還湖種草無不是功在當代、利在韆鞦的綠化國土之舉。只有秉持尊重自然的態度,採取順應自然的行動,才能獲得保護自然的實效。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播種綠色、植樹造林的時節。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時強調,要發揚中華民族愛樹植樹護樹好傳統,全國動員、全民動手、全社會共同參與,深入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推動國土綠化不斷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山水林田湖草也是生命共同體。生態是統一的自然系統,是相互依存、緊密聯繫的有機鏈條。中國幅員遼闊,東西南北中的自然環境迥異。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應充分尊重每方水土的自然稟賦——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灌則灌,宜果則果,宜喬則喬,宜藥則藥。因地制宜,科學種植,多種綠、種好綠、管好綠,使不同地帶的綠色空間唇齒相依、相得益彰,形成蘊含豐富生物多樣性和蓬勃生機的生態群落,夯實陸地生態系統品質的穩定性。

  綠色是生命的象徵、大自然的底色,更是美好生活的基礎、人民群眾的期盼。作為世界上為數不多擁有原始森林、大片天然林以及廣袤耕地、草原、河流、湖泊、濕地的國家,我們要充分認識到,這是一筆寶貴的自然資産和不可多得的生態寶庫。

  封山、保田、護水、育林、還湖、種草,無不是功在當代、利在韆鞦的綠化國土之舉。只有秉持尊重自然的態度,採取順應自然的行動,才能獲得保護自然的實效。在生態環境保護上一定要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不能因小失大、顧此失彼、寅吃卯糧、急功近利,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按照自然生態的系統性、整體性以及內在規律,統籌考慮自然生態各要素、山上山下、地上地下、城鎮鄉村、陸地海洋,下好全國一盤棋,深入實施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給自然生態留下休養生息的時間和空間。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置身於川流不息的時間長河,我們每個人都是良好生態環境的“乘涼者”,但更要做身體力行、造福後人的“栽樹者”。推動國土綠化,要一年接著一年幹,一代接著一代幹,把建設美麗中國轉化為全體人民的自覺行動。

  推進國土綠化,應大力推動中華民族愛樹植樹護樹好傳統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華民族向來尊重自然、熱愛自然,綿延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孕育著豐富的生態文化。先民在長期生産生活中,形成一系列各具特色、行之有效的環保習俗,如嚴加保護水源涵養地、田間地頭等重要生態節點的樹木等。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中國將增加森林覆蓋率確定為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目標之一。減緩與適應並重,深入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成為中國改善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舉措。從“一棵松”到茫茫林海,塞罕壩人馳而不息、久久為功,改變了曾經風沙遍地、苦寒少雨的小環境,使塞罕壩成為中國北方堅實的生態屏障。不僅如此,中國還將繼續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啟動國土大範圍綠化行動,涌現更多的“塞罕壩”。例如,保護具有國家代表性的大面積自然生態系統為主要特徵的國家公園,如三江源國家公園、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大熊貓國家公園等,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為中華民族和全人類保護珍貴的自然遺産,這將有力提升中國供應更多優質生態産品的能力。

  人類的未來在於清潔美麗的地球。中國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在建設美麗中國的同時,為全球氣候治理注入更多穩定性和可預見性。假以時日,當後人體味地球家園的美麗宜人時,一定會為中國深入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留下濃墨重彩的記錄。

  (作者:樊良樹係華北電力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