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阿裏:“生命禁區”的頑強綠色

發佈時間:2018-10-30 17:18:51丨來源:《瞭望》新聞週刊丨作者:段芝璞 張京品 張宸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西藏阿裏地區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中的屋脊”之稱。如今,這片“生命禁區”正在掀起一場聲勢浩大的綠色行動,讓藏西高原逐步告別千百年來的“綠色短缺史”。

在西藏阿裏地區噶爾縣生態農業産業園大棚內,當地農牧民群眾(右)在農技人員指導下除草

西藏阿裏地區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中的屋脊”之稱。當地幹部群眾自我調侃,“風吹石頭跑,夏天穿棉襖,氧氣吃不飽,天上無飛鳥”。過去,這片高原上鮮見大樹,吃菜全靠外運。如今,這片“生命禁區”正在掀起一場聲勢浩大的綠色行動,讓藏西高原逐步告別千百年來的“綠色短缺史”。

“像照顧孩子一樣照顧每棵樹”

阿裏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2009年前後,一名分配到阿裏地區改則縣工作不久的基層公務員,時隔兩年回家探親,剛到老家境內,看到一棵長勢繁茂的大樹,跳下車抱著樹哭了半天。

故事背後是阿裏地區幹部群眾常年看不到一絲綠色的辛酸。阿裏地委行署所在地噶爾縣獅泉河鎮,年降雨量只有70毫米左右,但蒸發量超過2000毫米,風沙天氣常年相伴。“獅泉河鎮年無霜期只有70多天,這意味著樹的生長期就只有70多天。”阿裏地委委員、噶爾縣委書記高寶軍説,“毫不誇張地説,在阿裏養活一棵樹,比在內地養活一個孩子都難。”

高海拔地區種樹是世界級難題。2016年,阿裏地區剛提出在城區大規模種樹的想法,從幹部到群眾,不少人心存疑慮。有幹部擔心,投入那麼多資金,如果種不活誰來擔責任?有牧民甚至説這是在瞎折騰,今年又有柴燒了。

為打消幹部群眾疑慮,噶爾縣邀請全國知名林業專家、學者和技術員到獅泉河城區實地考察,向退休幹部、農牧民群眾請教種樹經驗,研判氣候變化,全方位論證在阿裏種樹的可能性。

“阿裏地區城市綠化是改善人居環境的民生工程,是造福子孫後代、實現生態保護傳承的宏偉工程。如果成功了,就是創造歷史;如果失敗了,我承擔全部責任。”用技術人員嚴密的科學論證結果,阿裏地委書記朱中奎説服了心存疑慮的幹部群眾。

於是,在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支援下,阿裏地區開始了在獅泉河鎮的種樹實驗。

統一思想後,地委四大班子團結一致,上上下下的幹部擰成了一股繩,林業、環保、水利等部門密切合作,充滿信心地迎接首次大規模種樹實驗。很多群眾一聽説阿裏要種樹了,高興得不得了,主動向有關部門要求管護樹木,不要報酬。

“很多群眾主動找我們的技術人員説,你們不要擔心人手不夠,只要栽上去,剩下的我們來管。”噶爾縣常務副縣長齊喜軍説。

經過反覆論證,技術人員在青海、甘肅、內蒙古等十多個跟阿裏氣候接近的地方,確定了毛頭柳、青海楊等二十多種適宜高海拔種植的苗木,運抵阿裏試種。

種樹的考驗從運輸途中就開始了。為了保證成活率,每棵樹的根部直徑都是樹榦直徑的六倍以上,十多天的路途中如何保證樹木活性成了第一道關卡。技術人員反覆琢磨,每天對樹噴水保濕,到阿裏後又挖上蓄水池將樹木浸泡十天,解決了乾旱影響發芽的問題。

樹苗一來,高寶軍就一棵一棵地看,將不達標的苗子全部退回。種樹過程中,每個點上都安排林業部門的技術和管理人員全程指導。為了保證成活率,噶爾縣將種樹地方的沙石土換成從山上由雨水沖刷下來的土,並採取了給樹木注營養液、裹黑紗棉、綁支撐桿、涂傷痕劑、建防護罩、施生根粉、覆塑膠膜、打蒸騰劑八大防護措施,像養護孩子一樣管護樹木。

目前,獅泉河鎮新栽種的青海楊、毛頭柳等十多類42萬餘株樹木,長勢良好,結束了阿裏只能栽紅柳、班公柳的歷史。

樹種活後,阿裏城區氣候發生了變化:濕潤度、無霜期增加了,揚塵、風沙天氣減少了,有些地方鳥兒漸漸多了起來。“為了讓鳥能留在這個地方,我們在網上買了很多鳥食,發給環衛工人讓他們喂。”齊喜軍説,“現在街道滿眼都是綠色,走在路上甚至能聽見鳥叫,心情很舒暢。”

“像考核扶貧一樣考核種樹”

以前阿裏的風沙有多大?當地人調侃説,颳風天去接小孩,家長得走到小孩面前,使勁把孩子臉上的沙土抹掉,才能分辨出是不是自家孩子。

“這一點都不誇張。”獅泉河鎮加木村黨支部書記次仁白姆從小在村里長大,對過去的惡劣環境記憶猶新,“以前到拉薩親戚家待上兩三個月再回來,沙子就把門堵住了。要進門都得先在鄰居家喝口茶歇歇,借把鐵鍬把土清理走才能開門。”

為對抗惡劣氣候,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阿裏啟動了植樹造林計劃,但進行得並不順利。“剛開始群眾不願意種,覺得種不活。還有群眾直接説,種樹榦啥?不能吃不能喝,還不如想辦法種點蔬菜。”次仁白姆説,“尤其是一些能外出打工的年輕村民,更不願意在種樹上費工夫。”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群眾植樹造林,阿裏地區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出臺了獎勵制度,今年還啟動了新一輪國土綠化項目。目前在阿裏,一到種樹的季節,參加勞動的群眾每人每天有200元補助,超過成活率的樹每棵有50~100元獎勵,年終可以領到國家的林業補貼,成活的樹苗可以挖出一部分賣掉。在經濟收益的直接刺激下,主動要求種樹的群眾越來越多。

為進一步提升幹部群眾種樹力度,噶爾縣制訂了嚴密的考核制度,在全境村居開展消滅“無樹村、無樹戶”活動。“群眾家裏種活的樹達不到標準,就不兌現生態資金。幹部考核指標中,綠化行動和脫貧攻堅各佔30%,且一票否決。”高寶軍説,“把種樹和脫貧攻堅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去考核,就是要讓幹部群眾認識到種樹的重要性。”

現在,每到種樹的季節,噶爾縣各縣鄉幹部就包點住到村居,縣裏林業局給每個鄉派去技術人員指導。縣裏也實行片區負責制,縣領導與片區負責人定期碰頭匯總種樹遇到的難題,尋求解決方案。樹種上後,村裏還有專人每週提醒村民澆水,並將澆水的時間及次數記錄在案。

“以前村幹部也帶領我們種樹,但大多是紅柳,種樹的數量和種類都跟現在沒法比。”記者採訪時,63歲的村民扎西多吉正在撿拾林田裏的石塊,加固樹苗,“近幾年,我們種了很多從新疆、拉薩等地運來的新樹種。去年我們村種樹、賣苗、林補等收入就有168萬元,今年還會更多。”

除了政策考核和經濟刺激,阿裏越來越少的風沙天氣讓群眾嘗到了生態甜頭,願意多種樹。“以前每家都有過被沙子堵門的經歷,現在我們跟小孩子説這些,他們就像聽笑話一樣。”加木村群眾西熱加參説,“這些都是種樹帶來的實實在在的環境變化。我們以前嘗到了惡劣環境的苦果,以後一定會給子孫後代留下一個綠色家園。”

在“冬季和大約在冬季”裏種菜

高寒缺氧讓植物難以在阿裏存活,不僅種樹,種植蔬菜和水果,在過去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長期以來,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吃的蔬菜和水果,主要靠從千里之外的新疆等地運輸,蔬菜價格居高不下。買菜難、買菜貴成為長期困擾當地政府的民生難題,也影響群眾的獲得感。

種樹實驗初見成效後,阿裏地區將眼光瞄向了種菜。在地委領導下,噶爾縣先後投入近億元,建設了集蔬菜種植、試驗示範、科技培訓、種養迴圈等功能為一體的現代設施農業園區。園區建設了12萬平方米的日光溫室、五膜拱棚和智慧聯動溫室,最終在高原地區種出了番茄、菠菜、葡萄等40余種瓜果蔬菜。

“政府部門找農戶調研,找專家分析水質和土壤,整合了國內先進的農業技術,最終確認這裡具有發展棚栽業的條件。”齊喜軍説,2017年,噶爾縣生態農業産業園瓜果蔬菜産量達到640噸,滿足了當地60%的市場需求,群眾吃到了家門口的新鮮蔬菜。

記者在噶爾縣生態農業産業園看到,智慧溫室裏採用無土栽培技術培育的蔬菜青翠欲滴,蔬菜大棚裏茼蒿、生菜、西瓜等各類常見蔬果長勢喜人,幼果挂滿枝頭……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實在難以想像這是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阿裏。

“這是剛摘下來的茼蒿,你看上面的水還沒有幹。”見記者面露驚訝,拉著剛採摘下來的蔬菜準備到超市去賣的安徽菜商胡進濤説,“以前我們都説,阿裏一年只有兩個季節:冬季和大約在冬季,誰都沒敢想在這裡能種出來蔬菜。”

作為噶爾縣農牧局副局長,除了日常工作,劉江基本每天都在生態農業産業園,和十幾名技術員一起察看上百個大棚裏的瓜果蔬菜生長情況。“園區出臺優惠措施讓群眾可以免費租種大棚並享受技術支援。”劉江説,“群眾不僅吃上了新鮮蔬菜,還能承包大棚賺錢,每個棚年純收入近2萬元,比打工都賺得多。”

除了承包大棚的群眾可以增加收入外,園區還解決了一大批易地搬遷群眾的就業。在産業園就業的群眾,通過勞務打工創收,既挎上了菜籃子,又鼓起了錢袋子。“我們在這裡做些除草、掐枝之類的雜活,一天就有200元收入。”易地搬遷點群眾卓瑪説,“家裏沒有蔬菜了,就在這兒買,既便宜又方便。”

目前,阿裏已經建起集林果種植、奶牛肉羊養殖、飼料加工儲備等為一體的現代農牧科技産業園,高原枸杞示範園和紅柳灘休閒度假村正在建設中,綠色探索正在逐步轉變成綠色産業。

“我們尊重自然規律,尊重科學研究,以前不敢想的大規模種樹,現在實現了;以前不敢想的蔬果種植,現在實現了。”朱中奎説,“我們將繼續循序漸進,讓群眾看得見綠樹,聞得到瓜香,真正享受綠色發展帶來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