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天般的阿拉善:文旅融合新體驗

發佈時間:2018-09-28 22:29:07丨來源:內蒙古日報丨作者:閆琛琛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蒼天般的阿拉善譜寫盛世華章,大漠駝鄉喜迎四海賓朋。旅遊業的迅速發展,讓許多農牧民的思想發生了轉變,越來越多的農牧民開始經營農家樂牧家遊,農牧區旅遊逐漸成為阿拉善盟旅遊業發展的一大亮點。

騰格裏沙漠天鵝湖

薩吾爾登舞蹈展演(攝影:閆琛琛)

勘路活動在阿拉善夢想汽車文化主題公園舉行(攝影:包雲峰)

賽車穿行在大漠

生態旅遊讓一大批農牧民致富

定遠營

如詩如畫的胡楊林

阿拉善·廣宗寺(攝影:哈斯巴根)

黑城景色

蒼天般的阿拉善譜寫盛世華章,大漠駝鄉喜迎四海賓朋。近年來,阿拉善盟在擦亮“蒼天般的阿拉善”旅遊品牌、打造國際旅遊目的地的進程中,中國·阿拉善文化旅遊節已成為阿拉善盟對外宣傳的最亮名片之一,在提升阿拉善文化軟實力及地區形象、知名度、美譽度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阿拉善文化旅遊節已成為阿拉善盟每年開啟旅遊黃金季的標誌性盛大節會和全盟各族人民共建共用的文旅盛事,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國內外遊客紛至遝來。

今年以來,阿拉善盟按照“打造國際旅遊目的地”的目標定位,推進全域旅遊深度發展,努力讓阿拉善從單純旅遊向複合型産業轉型發展,從小旅遊向大旅遊轉變,努力實現旅遊經濟穩步增長、綜合效益顯著提高、人民群眾更加滿意、影響力大幅提升的目標。據了解,僅今年上半年,全盟旅遊總收入33.7億元,累計接待遊客363.9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66.8%和44.6%。

打造國際旅遊目的地

今年,阿拉善盟繼續加大旅遊基礎設施和重點旅遊項目建設的投入力度,全盟共實施千萬元以上旅遊重點項目23個,現已開工20個,完成投資13.5億元。進入九月,全盟有20多場旅遊節慶活動相繼舉辦,2018·國際巴丹吉林沙漠文化旅遊節、騰格裏額裏斯鎮第三屆那達慕大會、阿拉善玉·觀賞石節暨交易博覽會、“絲綢之路”國際汽車拉力賽等系列活動在中秋節前後就開始“預熱”。除了旅遊節慶活動,更有碧草藍天美景讓遊客流連忘返。從去年開始,阿拉善盟加大投資力度,各旗區相繼建設賀蘭草原、敖包溝公園、巴彥浩特岩畫遺址公園等特色景點,擴充旅遊景點資源,延長遊客遊覽面,豐富旅遊行程。據不完全統計,旅遊網站“阿拉善旅遊目的地”關鍵詞搜索量已經達到300多萬條,阿拉善已經成為中秋、國慶“網紅”目的地。今年,阿拉善盟持續提升旅遊接待能力,讓八方賓朋玩得開心,待得舒心。

近幾年來,阿拉善盟持續推進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構建“大沙漠”“大胡楊”“大航太”“大居延”“大民俗”五大國際旅遊目的地,開啟了蒼天般的阿拉善“大旅遊”發展的新征程。以打造國際旅遊目的地為目標、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統領,以建設國家生態旅遊度假區、國家自駕遊基地、國家旅遊城市、國家5A級旅遊景區為主要內容,加快旅遊産業與其他産業深度融合,使“蒼天般的阿拉善”全域旅遊呈現蓬勃發展勢頭,旅遊業成為全盟國民經濟重要的戰略性支柱産業。

近幾年,阿拉善盟先後實施了定遠營古城保護與開發,大漠奇石文化産業園、居延文化城、阿旺丹德爾紀念館等重點文化産業項目建設,為阿拉善旅遊發展增添了文化氣息。

如今,巴彥浩特鎮、巴丹吉林鎮、達來呼布鎮等特色旅遊小鎮遍地開花,這些城鎮已成為民族特色鮮明、人文氣息濃厚、生態環境優美、多功能疊加融合、産業發展鮮明的旅遊勝地,是阿拉善盟文化旅遊發展的新名片。

深厚文化底蘊彰顯獨特魅力

隨著第九屆中國·阿拉善文化旅遊節開幕,由阿拉善盟民族歌舞團(阿拉善烏蘭牧騎)精心打造的大型原創話劇《東風呼嘯起》作為開幕劇在金色胡楊音樂廳精彩上演,藝術地再現額濟納人民從1958年開始,為了國家建設的需要,無私奉獻出自己世代生息的家園,前後經歷長達12年的大規模遷徙,付出巨大犧牲而無怨無悔的歷史業績;展現了額濟納人民和解放軍官兵間軍民團結、親如一家的魚水之情;熱情謳歌英雄的蒙古族土爾扈特後裔忠誠愛國、勇敢堅毅、無私奉獻的可貴品質和崇高精神。

在打造硬體的同時,阿拉善盟依託豐厚的文化底蘊,不斷挖掘文化內涵,打造出一批特色濃郁、主題突出、內容精彩的文化節目——《阿拉騰陶來》《巴丹吉林之夜》《東風呼嘯起》等一大批民族歌舞劇和話劇的問世,讓前來阿拉善旅遊的中外遊客一飽眼福;“阿旺丹德爾杯”“蒼天的駝羔”“奶祭杯”等在國內外具有影響力的詩歌大賽,為民族詩歌發展增添了動力,保護和傳承了一大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這些精心策劃、廣受歡迎的文化活動逐漸成了為“蒼天般的阿拉善”揚名氣、聚人氣的助推器,“蒼天般的阿拉善”的品牌在文化旅遊節的烘托和推動中日益響亮,越來越多的遊客通過文化旅遊節認識、了解並愛上了阿拉善。

阿拉善有著悠久的歷史,這裡是漠西衛拉特蒙古、漠北喀爾喀蒙古、漠南蒙古三大部落文化融合之地,是一代宗師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圓寂之地,是蒙藏文及古梵文著名學者和佛學大師阿旺丹德爾的故鄉,是蒙古族土爾扈特部東歸英雄世代生活的家園……這些歷史人文為阿拉善盟旅遊業發展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多彩的民族文化賦予旅遊以絢麗的生命。在挖掘民族文化的進程中,阿拉善盟始終堅持突出民族和地域特色,緊緊依託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優勢,深入挖掘傳承和保護民族文化遺産,不斷汲取民族文化保護取得的豐碩成果,通過各類文化活動平臺,全面展示阿拉善盟文化的深厚內涵和獨特魅力。

在促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中,阿拉善盟緊緊圍繞做強做亮“蒼天般的阿拉善”旅遊品牌,以全域旅遊帶動文化發展,以文化發展促進全域旅遊,深入挖掘地方特色和文化內涵,成功打造了包括越野e族阿拉善英雄會、阿拉善奇石節、巴丹吉林沙漠國際文化旅遊節、中國·額濟納金秋胡楊生態旅遊節等在內的中國·阿拉善文化旅遊節系列節會活動,不僅讓遊客領略到阿拉善的民族風情和文化魅力,也為廣大城鎮居民和農牧民帶來了“真金白銀”,促進了增收致富。2017年,全盟共接待國內外遊客1250.1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25.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5.3%和87.5%。

作為拉動地方經濟發展,展示地方良好形象的重要載體,在阿拉善文化旅遊節的統領下,阿拉善盟各種特色節會活動經過多年發展已漸成規模,多項節會活動你方唱罷我登場,讓“蒼天般的阿拉善”活力四射。在這草原最美的季節,相信第九屆中國·阿拉善文化旅遊節將在前八屆積澱的良好基礎上,以文化旅遊融合的新成果,以全域旅遊展現的新風貌,向世人鋪展更新更美的“蒼天般的阿拉善”新畫卷。

鄉村旅遊再添一把“火”

“這裡環境不錯,既吃了農家飯,還能在平整的大院裏開展戶外活動,而且離家近很方便。”每逢週末,巴彥浩特鎮布固圖嘎查的“馬老大”牧家遊便熱鬧起來,許多城裏人都來休閒度假。

老闆馬照錦告訴筆者,1998年,響應國家退牧還草政策,他放下牧鞭進城打工。2011年,他又返鄉創業,在家門口開起牧家遊。這裡通了柏油路,離城區最多10分鐘車程,開牧家遊正合適。

今年,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化全域旅遊戰略過程中,阿拉善盟積極推進“旅遊+鄉村現代化”融合發展,加強星級鄉村旅遊接待戶與鄉村旅遊特色村建設,發展旅遊專業村、專業合作社,帶動休閒農牧業與鄉村旅遊發展。在發展農牧區旅遊過程中,馬老大牧家遊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服務水準,從原來的一排小平房變成擁有3個蒙古包、4個雅間、1個多功能活動大廳,一次可接待近200人的自治區3星級鄉村旅遊接待戶,馬照錦也領到了2萬元的獎金。馬照錦説,去年國慶黃金周,短短幾天,他的牧家遊就接待遊客600余人,即使進入旅遊淡季後,每天也能接待遊客20余人。

旅遊業的迅速發展,讓許多農牧民的思想發生了轉變,越來越多的農牧民開始經營農家樂牧家遊,農牧區旅遊逐漸成為阿拉善盟旅遊業發展的一大亮點。目前,阿拉善盟鄉村旅遊接待戶共 223家,被評為自治區星級鄉村旅遊接待戶的82家,自治區休閒農牧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4個,旅遊專業村6處。

據了解,中秋小長假期間,阿拉善盟共接待遊客48.45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85億元。從假日遊客需求來看,旅遊消費呈現大眾化、同城化、自助遊等特徵。各地返鄉遊客、短途遊客明顯增多,周邊鄉村休閒、購物消費、爬山郊遊、自駕旅遊持續火熱,短途自助旅遊成為居民假日休閒旅遊的首要選擇。從客流量分佈情況來看,沙漠沖浪體驗、胡楊林觀光遊覽、登山健身、休閒採摘、探親訪友等仍是旅遊市場的主角。(圖片除署名外均由阿拉善盟委宣傳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