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米的“綠色之旅”

發佈時間:2018-09-19 20:53:26丨來源:內蒙古日報丨作者: 胡日查 高敏娜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作為興安盟水稻生産主産區,扎賚特旗土質肥沃,水質清澈,屬於清潔無污染綠色食品生産基地,是農業部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産基地示範旗,全國有機農業(水稻)生産基地。“與普通的水稻相比,旱作水稻的品質也毫不遜色,不僅色香味沒有差別,因為覆膜種植,不需要打除草劑,甚至更加綠色無污染。

  金秋時節,稻穀飄香(攝影:胡日查)

生態環境良好、生態資源較優是興安盟的品牌和優勢。眼下,在綠色有機大米風潮席捲全國之際,好山好水種出來的“興安盟大米”聲名鵲起,受到了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主要糧食銷售區消費者的青睞。

為了擦亮“興安盟大米”這張彰顯當地農産品綠色生態的靚麗名片,興安盟立足得天獨厚的優勢,順應消費轉變趨勢,將綠色種植落到實處,大力發展綠色有機大米,使綠色有機水稻種植在興安大地“風生水起”,生態、安全、綠色、有機的金字招牌更加響亮。

  魚稻雙收(攝影:王永生)

作為興安盟水稻生産主産區,扎賚特旗土質肥沃,水質清澈,屬於清潔無污染綠色食品生産基地,是農業部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産基地示範旗,全國有機農業(水稻)生産基地。2015年,在第四次全國地理標誌登記專家評審會議上,“扎賚特大米”“五家戶小米”順利通過全國地標專家評審,也帶動興安盟大米走上了更高的發展水準。

讓“綠色”坐正席唱主角。扎賚特旗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水稻産業發展中,擴大綠色有機水稻種植面積,建設4個水稻智慧浸種催芽溫室,推廣工廠化育苗等標準化生産技術,實施標準化生産,建設綠色有機農畜産品生産可追溯體系,形成綽勒銀珠米業、保安沼有機大米、魏佳米業等一批競爭力強、附加值高、美譽度好的“綠色扎賚特”品牌,滿足人們對綠色、有機水稻的需求。


  稻蟹共生(攝影:胡日查)

讓“綠色”坐正席唱主角

波光碧水交相輝映,田間棧道曲折向前,淹沒在稻田中的鴨子不時傳出歡快的“嘎嘎”聲,為靜謐的稻田平添了幾分情趣;藍天白雲下,彩旗飄舞、渠水湯湯、廊橋亭榭、徑染花香,目光所及,盡皆如畫……扎賚特旗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基地裏,稻浪飄香,鴨群嬉戲,鴨稻共生的田園風光,讓人心曠神怡。

“稻田養鴨的有機農業模式不僅能給水稻田除蟲、除草,鴨子和魚的糞便也是很好的有機肥,對提升土壤肥力很有幫助,到收穫季節稻田不僅收穫水稻,還能收穫副産品稻鴨稻魚,為稻農帶來一筆額外收入。”扎賚特旗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管理委員會主任許慧敏指著遠處的稻田開心地説。隨著“鴨稻共作”增收工程的開展,稻田養鴨、養蟹、養魚、養小龍蝦等“一稻兩吃”種植模式在扎賚特旗稻區遍地開花。

  稻穀進入收割期(攝影:紀凱)

樸成奎是扎賚特旗音德爾鎮綽勒銀珠米業的“當家人”。自2009年樸成奎在150畝有機稻田中進行魚稻共育實驗性栽培養殖成功以來,他的1萬畝綠色水稻和1400畝魚稻共育有機田成為“銀珠米業”合作社197戶社員的“聚寶盆”,社員每人平均純收入由建社初期的6000元提高到2萬元,讓周邊村屯的鄉親們羨慕不已。

“與傳統大米銷售價格相比,‘銀珠米業’有機大米要高出5至6倍,最高端的甚至賣過40元1公斤,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設立了直銷店、體驗店,産品供不應求。”樸成奎介紹,種水稻時,控制雜草生長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除了人工拔草之外,稻田養魚也是一個重要手段,魚苗還能充當“農藥檢測儀”,目前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標準化作業方式。

以種、養、加、銷為一體的扎賚特旗魏佳米業,從源頭上把好投入品品質關,生産過程中進行全程品質監控,在好力保鄉水田村通過土地流轉200畝,作為有機水稻生産基地,進行立體開發,發展稻田養蟹、養魚、養鴨140畝,實行基地統一品種、統一栽培、統一管理、統一投入品、統一收貨的“五統一”,並打造了魏佳蟹田有機大米品牌,暢銷全國各地。

實現“一地雙收”效益

風吹稻浪,滿眼金黃。走進科右前旗巴日嘎斯臺鄉哈拉黑村東盛稻田農民養殖合作社的萬畝稻田綜合種養殖示範園,只見一條條縱橫交錯的水溝,將一塊完整的稻田分割成無數個稻田。水溝裏,巴掌大的河蟹爬上爬下,或覓食,或遊戲,不亦樂乎。

  “興安盟大米”豐收啦(攝影:紀凱)

“在我們這萬畝綜合種養殖稻田裏,採取了稻蟹、稻魚、稻鴨、稻蝦共作等幾種有機種植模式。以稻蟹共生模式舉例,一畝地投放了5斤蟹苖,一年一畝地産35斤螃蟹。一斤能賣到45元,一畝地增收1575元。”東盛稻田農民養殖合作社監事長張忠鑫撈起幾隻螃蟹,滔滔不絕地介紹起稻蟹共生養殖模式帶來的好處:採取稻蟹共生的模式後,田裏既種水稻,又搞養殖;既提高水稻品質,又能增加種養效益,達到“用水不費水、用地不佔地、一水兩用、一地雙收”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再有20多天就開始收割了。今年水稻長勢和成熟情況都特別好。隨著品牌知名度日漸提高,我們的綠色有機大米的訂單量逐年增加,效益也一年比一年高。”在稻田邊上,張忠鑫彎腰折下一穗稻穗,放在手裏掂了掂説,今年綠色大米一斤少説也能賣到8元錢,有機大米最高能賣到85元一斤。

金秋時節,金燦燦、沉甸甸的稻穀散發著醉人的芳香。杜文義站在自家田邊遠望,只見金浪翻滾,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稻稈,他的臉上洋溢著喜悅,今年無疑又是一個豐收年。

  風吹稻浪,滿眼金黃(攝影:胡日查)

  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稻稈(攝影:胡日查)

2014年,身為五道河子村書記的杜文義牽頭帶領村民進行“旱改水”種植水稻,誰能想到,沒過兩年他又帶頭“水改旱”種起了旱地水稻。

“旱作水稻突破傳統水稻‘水作’方式,利用機械化播種,整個生育期灌水均採用膜下滴灌技術,實現了水稻生産全程機械化,比常規水稻栽培還節水70%以上。”杜文義説道,旱作水稻不用扣棚、不用育秧、不用泡田、不用耙地、不用插秧,就和種地膜玉米一樣,直接播種就行了,省了這5道程式,每畝地至少能省下200元,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與普通的水稻相比,旱作水稻的品質也毫不遜色,不僅色香味沒有差別,因為覆膜種植,不需要打除草劑,甚至更加綠色無污染。受此鼓舞,今年扎賚特旗推廣種植了旱作水稻10萬畝。”扎賚特旗副旗長劉海濤説,水稻旱作的成功讓他們看到了在缺水的地區發展綠色水稻種植的潛力,為扎賚特旗大面積發展綠色水稻種植業開闢了全新的種植門路。

  蟹肥稻農樂(攝影:胡日查)

今年,興安盟啟用“興安盟大米”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授予綽勒銀珠米業、“二龍屯”米業、魏佳米業、萬佳食品、草原盛業米業、蒙源糧貿、谷語農業、北雁米業、畋園牧業、三清米業等19家企業,使用“興安盟大米”地標企業。

“不是所有興安盟産的大米都能貼上‘興安盟大米’地標,只有經過質檢部門認定並達到‘三品一標’産品標準的興安盟産的大米才能貼地標。”興安盟農牧業局副局長張福君説,圍繞促進産業健康發展,興安盟將進一步加強規範管理,近期出臺“興安盟大米”標準,成立由政府、企業共同參與的“興安盟大米産業聯盟”,共舉一桿旗,共打一張牌,合力打造“興安盟大米”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