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農業大學教授南韓棟:呵護“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

發佈時間:2018-09-17 17:29:25丨來源:內蒙古新聞網丨作者:白江宏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由“山水林田湖”到“山水林田湖草”提法的變化,增加了草的內容,是認識上的一個重大飛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是統一的自然系統,是相互依存、緊密聯繫的有機鏈條。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林和草,這個生命共同體是人類生存發展的物質基礎。6月30日,內蒙古自治區召開全區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全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圍繞如何以系統思維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記者近日採訪了內蒙古農業大學生態領域專家南韓棟。

記者:我們應該怎樣理解“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

南韓棟:人類社會發展過程是一個不斷地認識和利用自然資源的過程。由於氣候和地形的差異,不同區域形成了不同的自然生態系統,這些自然生態系統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質、環境、人文條件。“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是指不同立地、水分條件下森林、農田、湖泊和草原各種生態系統在合理有效地管理和利用下形成的統一體。一個區域的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離不開該地區生態系統的支撐和環境保護,而且這些生態系統是相互聯繫和相互促進的。農田主要提供人類的食物,健康的農田生態系統的維持離不開森林、草原和湖泊所提供的優質環境和對氣候變化緩解的作用,山水的保護是所有生態系統維持的根本。

總之,深刻理解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需要基於以下共識:第一,在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中,認識“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的重要性,需要考慮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環境承載力,進行有限度的發展和利用;第二,按照流域管理的理念,統籌各種土地利用類型的規劃和利用,有效利用水資源,提高區域綜合開發利用效率;第三,按照生態學原理,把生態系統的動態管理與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實現經濟、社會、生態協調發展,造福後代;第四,“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需要協調各部門,聯合不同學科的專家協同創新,在實踐中促進社會經濟和環境保護的健康有序發展。

記者:由“山水林田湖”到“山水林田湖草”,您如何評價這一提法的變化?對於內蒙古而言有何特殊意義?

南韓棟:由“山水林田湖”到“山水林田湖草”提法的變化,增加了草的內容,是認識上的一個重大飛躍。世界範圍內草原約佔全球陸地面積的50%,草原是一個重要的陸地生態系統。草原分佈于森林和荒漠之間,既是草原畜牧業的生産基地,又是重要的生物基因庫、各種特色植物産品的生産基地,還是重要的旅遊、文化、教育的場所,具有重要的生産、環境和文化功能。“山水林田湖草”概括了農田生態系統、自然生態系統與環境的關係,涵蓋了生態屏障的整體,草原生態系統的加入,使之可以統籌考慮,整體發力。

草原生態系統的範圍很廣。內蒙古的草原面積為11.8億畝,草原生態資源是極為重要的自然資源。內蒙古長期以來進行的草原畜牧業生産的基礎就是廣闊的草原。“山水林田湖草”的提法對內蒙古有著更為特殊的意義,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內蒙古位於我國北部邊疆,是祖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生態保護和建設的任務艱巨,草原是主體,草原的保護與山水林田湖的聯繫很大,統籌考慮意義重大;其二,內蒙古的草原保護一直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以“山水林田湖草”的理念進行環境保護,有利於將草原保護的成果進一步推廣擴大;其三,內蒙古長期的草原畜牧業發展歷史中,積累了豐富的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的經驗和傳統,必將在“山水林田湖草”戰略實施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記者:就內蒙古而言,談談當前生態治理的艱巨性和複雜性?

南韓棟:內蒙古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地形複雜多樣,氣候條件變化無常,生態治理的任務十分艱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氣候乾旱少雨,年際和季節波動大,冬季漫長風大,地形以高原和山地為主,植被恢復困難緩慢,水土流失嚴重;許多農田、草原、荒漠處於乾旱、半乾旱地區,降水較少,而且變異很大,很難滿足生態治理的要求;長期的部門單獨管理和不同專業學科的分割,造成區域綜合治理的聯合作業缺失和不同學科協作的不協調,“山水林田湖草”的綜合思維、整合治理的能力有限,缺乏綜合治理的能力和技術支撐。

內蒙古地域幅員遼闊,生態系統類型多樣,環境條件差異巨大,生態治理的難度較大,面臨的形勢複雜。大面積的草原和荒漠處於乾旱和極度乾旱區,植被恢復十分困難。需要選擇適宜的區域、適宜的植物種類和品種以及技術進行恢復,生態治理和利用的矛盾很大。大多數草原、荒漠是當地居民長期的放牧場所,林地和濕地以及湖泊的治理和保護、利用關係也需要相互協調,農田雙減任務也十分繁重;生態治理與居民生計改善是一個複雜的社會經濟問題,也要妥善解決;不同流域的生態治理和水土保持的多個部門協作和多學科聯合也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總之,“山水林田湖草”戰略為內蒙古生態治理創造了一個新的機遇,也是一個挑戰。我們需要充分認識內蒙古生態治理的艱巨性和複雜性,尊重自然規律,充分發動廣大幹部群眾的集體智慧,科學統籌,多方聯動,促進美麗與發展雙贏,把內蒙古建設成為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

記者:生態環境“分頭治理”的教訓有哪些?我區近年來在系統治理生態環境方面有哪些經驗值得總結推廣?

南韓棟:生態環境“分頭治理”的教訓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過分強調本行業和部門的利用,沒有全面考慮一個地區和區域的總體生態環境的綜合治理;其二,沒有整體考慮一個地區和區域發展和生態環境的協調,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沒有解決根本性的問題;其三,各個部門的工作沒有合作和銜接,各行其是,造成了很大浪費,生態治理效果不明顯。

近年來,我區在生態環境治理上也取得了很大成效,積累了一些治理經驗。各個地區都積累了很多成功的草原、濕地、林地和農田生態治理經驗,單項技術的應用基本普及。比如,內蒙古蒙草生態環境有限責任公司在內蒙古各個地區開展了生態治理,按照不同地區的區域特徵,利用自然植被,如草原、濕地,結合地形和水資源特點,採用當地本土植物,恢復退化土地,效果十分顯著。內蒙古農業大學草原與資源環境學院在退化草原開展家庭牧場示範建設,按照草畜平衡的理念,優化牧場經濟和生態保護,有效利用國家資金,促進了草原在利用中的恢復,並提高了牧民的凈收入,促進了牧區經濟社會發展,並在發展中國家提出了一個新型的草原畜牧業經營管理模式,是多學科聯合攻關以及政府、企業、牧民、科學家有機合作,把科學技術轉化為牧區生産力的一個成功典範,值得大力推廣示範,服務牧區的發展。

記者: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堅持系統思維,應當統籌兼顧哪些方面?

南韓棟: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堅持系統思維是一個基本的思維方式,必須加以遵守,需要統籌兼顧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生態文明建設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必然産物,需要兼顧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也就是説,社會經濟的發展不能超越生態系統的環境容量,否則,社會經濟的發展也會受到抑制,不會健康持續發展;其二,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需要兼顧不同階層人們的認識水準,與人類文明的發展必須同步,不能超越人類的認識水準;其三,生態文明建設需要考慮人類社會發展所涉及的所有生態系統和社會系統,應該協調自然和社會的共同發展,統籌自然、經濟和社會等各個方面;其四,要在“山水林田湖草”理念引領下,根據各地區實際情況,統籌各個部門,按照地區和流域發展需要有效開展生態治理,要結合社會經濟發展狀況搞好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生態和社會發展相互協調,造福子孫後代。

生態文明建設的統籌思維需要全社會的聯動機制,更需要新型的學科支援,必須加以重視,以確保生態文明的健康發展。因此,社會、自然、經濟複合系統的跨學科研究和協調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