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騰都西:在自強中書寫奮鬥人生

發佈時間:2018-08-21 09:41:04丨來源:內蒙古日報丨作者:郝雪蓮丨責任編輯:阿藝思

初見阿騰都西,是在他的純銀手工藝品店裏。店面一樓銷售各類純銀飾品、生活用品,二樓是他的辦公室、工作間和精品展廳。

要不是親眼所見,你不會相信眼前這些精美的銀器是出自一位37歲的蒙古族殘疾青年之手。初見阿騰都西,是在他的純銀手工藝品店裏。店面一樓銷售各類純銀飾品、生活用品,二樓是他的辦公室、工作間和精品展廳。“這張純銀茶几是不久前接到的訂單,已經完工了。如果上面再擺放上純銀茶具,那就是一套完整的蒙古族特色茶文化工藝品了!”一隻手控制著輪椅,另一隻手撫摸著純銀茶几,阿騰都西在精品展廳用蒙古語和漢語交錯著給來人介紹他的作品,興奮得像個孩子。

      在這間不大的展廳裏,一件件鑲嵌著珊瑚、綠松石等珠寶,雕刻精美又造型獨特的銀制茶壺、酒盤、鼻煙壺等蒙古族傳統器具,讓人驚嘆他的傑出技藝。

阿騰都西轉動輪椅來到隔壁的辦公室,兩側墻上挂滿了榮譽證書:首屆內蒙古民族民間工藝博覽會金獎、首屆中國民間藝術高層論壇銀獎、入選2010年首屆中韓殘疾人美術交流展,2014年自治區鄉村好青年、第19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2017年自治區級草原英才……

他精心打造的兩件純銀手工藝術品——一件高92釐米、寬81釐米的鼻煙壺和一隻重100多公斤的大銀碗,都登上了吉尼斯世界記錄大全。這個“巨寶碗”還曾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展出。

“到今年,做銀匠整整19年了!”回顧自己的手工藝人生涯,阿騰西都感慨良多,“殘疾人創業充滿艱辛,但堅持肯定有回報。”阿騰都西5歲時,因病致殘,雙腿不能行走;12歲時自己琢磨製作塑膠鼻煙壺開始手工藝啟蒙;18歲學習銀匠技藝並開小店創業;26歲在烏審旗建立金銀器具加工廠,招收30多人和他學手藝,其中大部分是殘疾人。

“剛開始創業真的很難,沒錢、沒幫手,經常通宵趕訂單。”為趕一個訂單,他三天三夜沒下過輪椅,終於在大年三十晚上完成時,已經累得頭暈腦脹爬不起來了。

憑著高超的技藝和刻苦鑽研,阿騰西都的創業之路越走越寬。光銀碗,他1年就能賣出200多個,每個售價在2000元至1萬元不等。

事業逐步走上正軌的阿騰西都並沒有滿足,他想讓更多的殘疾人和他一樣“站”起來,有自己的事業,能養活自己。

2008年,在政府支援下,他創辦了阿騰莎民族金銀器具加工廠,廠子裏60%的手藝人是和他一樣的殘疾人。如今,他在鄂爾多斯市的6個旗區開設了6家傳統手工藝品銷售店,這些年每年的銷售收入在700萬至1000多萬元。他帶出的徒弟累計也有100多人,多數學藝後自立門戶,成為自食其力的手工藝人。

“民族手工技藝的傳承最重要的是打品牌、保品質、講信用,否則發展不會長久。”阿騰西都意識到保護和傳承蒙古族傳統手工技藝的重要性,一直堅持純手工製作。他製作過的百餘種作品中,有十幾種已經成功申請了專利。

他還熱衷公益,積極回報社會。從2011年開始,他每年資助烏審旗蒙古族中學3萬元組織校際文藝比賽;從2015年開始,每年資助十幾萬元給牧區貧困殘疾人購置輪椅,還帶他們去旅遊。如今,他又有了新打算:計劃把金銀器具加工廠當作培訓基地,招收更多殘疾人來學習金銀器具手工製作。這幾天他正忙著協調在康巴什建立“關愛殘疾人手工創業園”的事,要依託康巴什區4A級旅遊城市的優勢,打造一個民族手工藝品、旅遊紀念品的銷售平臺,把蒙古族傳統手工藝品銷售到全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