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片離北京最近的沙漠,有著三十年點沙成金的傳奇史

發佈時間:2018-08-06 18:37:36丨來源:中國日報網 丨作者:李雪晴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庫布其,一個略帶傳奇色彩的地名。它不僅指代全國第七大、離北京最近的沙漠,也承載著三代人接力變革,生態、經濟雙贏的故事,更打造了治沙經驗輸出、搭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模式。

庫布其,一個略帶傳奇色彩的地名。它不僅指代全國第七大、離北京最近的沙漠,也承載著三代人接力變革,生態、經濟雙贏的故事,更打造了治沙經驗輸出、搭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模式。

2017年12月,在肯亞舉辦的聯合國環境大會上,一位中國人接過了“地球衛士終身成就獎”的獎盃。這是聯合國環境類的最高獎項,而他也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中國人——內蒙古庫布其治沙團隊的帶頭人,億利資源集團的董事長王文彪。

在總結王文彪治沙事跡的頒獎評語中,聯合國這樣寫道:

庫布其的(生態綠化)項目展示了民營企業可以在獲取良性利潤的同時,對氣候變化、可持續發展、和許多其他環境議題也作出積極貢獻。

在過去,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常被視為“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但回首庫布其的治沙史,可以發現,保護生態環境與發展經濟互促共進;尊重環境規律,合理利用生態資源,經濟便會持續健康發展,反哺生態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沙漠之殤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庫布其沙漠流傳著一首民謠:清湯掛麵碗底沙,夾生米飯沙磕牙,帳篷臥聽大風吹,早晨起來臉蓋沙。

四句詩,三句離不開沙。

東西綿延400公里,南北橫亙50公里的庫布其沙漠被稱為“死亡之海”,赤地千里,飛鳥難越。

80年代黃沙漫天的庫布其

牧民倚坐在沙區枯樹上,守望孤獨

庫布其的治沙路從一開始就不好走。沙漠生態修復投資大,週期長,見效慢,沒有資金支援這“賠錢的買賣”,農牧民願意守護土地家園,但單憑一己之力也難以與綿延的沙丘抗衡。

種下的樹不多久便會被移動沙丘吞噬。沙漠中沒有路,只能用駱駝出行。居住在庫布其沙漠的孩子往往被黃沙所困,十多歲還上不了學。

黃沙成金

庫布其人意識到,困在沙地只能陷入貧窮的惡性迴圈,只有走出去,才能看到發展的希望。

1997年,在政府的支援下,13萬庫布其兒女開始“會戰式”地修建第一條貫穿沙漠南北的穿沙公路。

修路必然先固沙,路旁的草樹不活,路也很快會被風沙淹沒。三年裏,庫布其人反覆嘗試,種死不計其數的樹,終於在1999年,穿沙公路三級油路全線貫通。

公路的建成極大地縮短了沙漠腹地與對外地區的運輸里程,帶動了交通、生産等各方面的發展。

穿沙公路的建成只是第一步。生態建設投入大,沒有産業和效益的驅動,難以持久。

在固沙綠化,不斷嘗試各種植物的過程中,庫布其人發現甘草的存活率高、防沙固氮效果好,可以改良土壤,甘草根還可以當中藥材賣。種甘草可謂是一舉多得。於是,甘草開始在庫布其大放異彩。

到訪過庫布其的《時代》週刊記者曾如此記錄庫布其的甘草發展:

為了從綠化中獲利,當地人被鼓勵種植甘草,因為甘草耐寒,可以大量出售用於中藥(TCM)。 甘草根是中醫製劑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且中藥的草藥製劑加起來佔了中國制藥業的近四分之一。

四年後,甘草根豐收,土壤生態恢復,便可以栽種其他農作物,如葡萄,番茄和馬鈴薯。

庫布其人像發現了大寶藏,甘草種植迅速推廣,培育技術得到創新,豎著長的甘草變為“睡”著長,一棵甘草的綠化沙漠面積從0.1平方米擴大到1平方米。甘草種植獲得了治理和效益的雙豐收。

甘草改良後的沙地依附沙漠裏豐富的光、熱資源,開始發展大棚和節水灌溉農業為主的現代農業。從甘草到西瓜、番茄等有機果蔬,再到肉蓯蓉、梭梭等中草藥,庫布其種出一條食品産業鏈。

沙漠中的光熱、生物質能、土地等資源開始被逐步開發,清潔迴圈利用,發展成了旅遊業、光伏能源、養殖業等。産業一個一個地開發出來,聚成了産業鏈。

産業結構的調整直接帶動了技術創新。30年來,百餘項創新技術被研發出來。從無人機的飛播技術,到因地制宜的螺旋鑽孔、氣流法植樹,大大提高了植樹存活率。科技創新同時也成了引導庫布其沙漠治理的最大引擎。

除了帶頭人王文彪的億利集團,還有大小各色80多家庫布其治沙和沙産業開發企業在庫布其奮戰。

荒漠不但變成了綠水青山,還進一步變成了金山銀山。生態修復、綠色産業和脫貧扶貧被有機地結合起來。有了綠色産業供給的機會和資源,人們不再把沙當作禍害,資本人才紛紛涌入,助力庫布其的發展。治沙成了治貧,黃沙成了黃金。

走向世界

今年7月份,一份專家評定庫布其沙漠30年治沙成果意見發佈,報告從治沙、生態、産業和扶貧多個維度總結了億利庫布其治沙成就。

報告指出庫布其沙漠綜合治理910萬畝,創造了5000多億元生態財富,使10.2萬沙區民眾受益。專家認為,億利創造的庫布其模式值得廣泛推廣應用,為防治荒漠化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寶貴經驗。

這是讓所有人都歡欣鼓舞的評判。

然而,人們也意識到,雖然治沙在庫布其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但庫布其模式的推廣應用並不是不加辯駁的。

庫布其人深知,模式的推廣要結合不同地域和國家的實情。對現今的庫布其而言,最好的推廣方式,是專家學者在技術經驗上的交流借鑒,而不是由企業牽頭就地複製。問題的解決需要依靠當地智慧,庫布其模式並非百戰不殆。

同時,三載的治沙經驗告訴庫布其人,治沙要師法自然,治沙不等於消滅沙漠,沙漠也不能全都變成綠洲,在沙漠地區過多綠化無異於竭澤而漁,雖然能短暫性地起到治沙效果,但生態用水卻難以長久支撐。庫布其治沙一直將沙漠綠化率控制在25%左右,以求達到生態修復和治沙造林的平衡。

《時代》週刊到訪庫布其時,表達了類似的隱憂,也提出了相應的希冀:

庫布其模型不適用於將所有沙漠變成茂密的綠洲;它只恢復了最近退化的土地。但是,庫布其的經驗是極其寶貴的,因為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耕地面積僅佔世界的7%,而其中的27%正遭受退化。甘肅、河北、新疆和西藏等省正在進行類似的綠化工作。

據《時代》報道,沙烏地阿拉伯和巴基斯坦的團隊也參與研究了庫布其的經驗。文章稱,中國擁有很好的機遇,可以向“一帶一路”參與國出口綠色科技,利用好價值9000億美元的跨越中亞古絲綢之路的貿易和基礎設施網路。放眼全球,約有20億人仍在旱地生存,而其中90%在發展中國家。

庫布其治沙模式的推廣擁有著巨大的潛力,下一步便是如何抓住機遇。

2018年正值庫布其治沙變革的30週年。庫布其的30年,由衰敗到興盛,將黃沙變黃金。庫布其模式不僅是個體性、可被複製的案例,也是整個中國逐步走向更集約化、環保化的生態文明的縮影。

如果説30年前,庫布其人面對黃沙只能望洋興嘆、敬而遠之,30年後,庫布其的每一寸沙丘就是庫布其人的百寶箱,遍佈金銀、取用有度。

同樣地,如果説30年前,處在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還在奮馬揚鞭追趕別國的步伐,摸索經濟與生態的關係,那麼30年後,以“建設生態文明”為民族發展大計的中國向世界證明,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是可以和諧共處,相輔相成的。

配合國家發展戰略,中國經驗走出國門,去往“一帶一路”參與國,向世界傳播庫布其經驗。這一次,庫布其的探索,不再局限于西北沙漠一隅,不再受困于黃河幾字灣;這一次,庫布其的傳奇,將探討與各國命運休戚相關的課題,寫進人類自然社會發展的史書。

(來源:中國日報雙語新聞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