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護區內活躍著一群牧民管護員 羌塘草原成了野生動物天堂
由於保護得力,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藏羚羊種群由5萬隻增加到15萬隻以上,野牦牛由7000頭增加到1萬多頭,藏野驢由3萬多頭增加到9萬多頭,雪豹、盤羊、黑頸鶴等野生動物恢復性增長明顯。
日前,國家林業局在拉薩舉行“西藏羌塘藏羚羊、野牦牛國家公園”授牌儀式,我國第一個大型野生動物類型國家公園成立。該公園依託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目前面積最大、海拔最高和物種最典型的國家公園。
羌塘,藏語的意思是北路的草原,跨那曲、阿裏兩個地區,是青藏高原的中心區域。羌塘國家公園的安寧,離不開大量農牧民身份的管護者。
野生動物是我們的好夥伴
58歲的牧民卡加旦瑪也是羌塘自然保護區的一名管護者。他總是“夏天一身泥、冬天一身灰”,從事野生動物保護已有10多年。
“野生動物是我的夥伴,對它們有説不出來的親切感,我不捨得離開。”卡加旦瑪説。
由於羌塘草原地廣人稀,又沒有汽車,完成一次完整的巡邏需要花上幾天時間。每次巡邏之前,卡加旦瑪的妻子玉珍都會準備好所需的燒水壺和食物挎包。她説:“有時候看到藏羚羊被殺,心裏不好受,覺得應該有人來保護,所以很支援丈夫的工作。”
翻開卡加旦瑪的巡邏記錄本,裏面詳細記錄了遇到藏羚羊的時間、地點、數量、巡邏人與動物的距離、方向等內容,為掌握當地野生動物資源的本底情況和種群變化情況提供了最真實的數據。每次巡邏時,他都會特意在上一次發現過藏羚羊的地點多停會兒,拿起望遠鏡仔細尋找確認,並在記錄本詳細記錄,若在途中遇到受傷的動物,他會把它們帶回家,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它們。
巡邏途中邂逅了4批藏羚羊
牧民卡加旦瑪被聘為管護員後,每月工資增加到1800元。戴著妻子親手織的毛線頭套,大風中只露出兩隻眼睛的他像小孩子一樣開心:“工作和生活條件都有了保障,有了車以後不僅巡邏次數多了,效率也高了。”
卡加旦瑪説,近年來羌塘草原上野生動物的數量明顯增加,在最近巡邏途中,一路上共遇到4批12隻藏羚羊,這些邂逅讓他興奮不已:“要是以往,野生動物看到人都會躲得遠遠的,根本看不清楚。”
羌塘草原是許多珍稀高原野生動物的天堂,為保護羌塘草原的生態平衡和野生動物,國家先後安排3.02億元經費,用來建設管理站基本設施。每個管護站配備一定的交通工具,用於加強打擊偷盜獵等違法行為,同時將管護員待遇提高至每人每月1800元,並給每個站每年撥發15萬元的運作費用。
兩三年內全面形成網路化管護站點
西藏一直秉承著“絕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發展”的理念,在那曲、阿裏兩地區不斷強化生態環境執法檢查,嚴格落實環境準入和環境保護“一票否決”制度,嚴肅查處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最大限度減少人為破壞自然生態環境,使羌塘草原始終保持碧水藍天青草的秀美景色。
據西藏自治區林業廳廳長雷桂龍介紹,將利用2—3年時間,全面建立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管理分局—管理站—管理點四級管理體系,全面形成網路化站點,專業人員與群眾相結合的管護模式。
隨著保護措施的實施,羌塘保護區內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加,藏羚羊種群由5萬隻增加到15萬隻以上,野牦牛由7000頭增加到1萬多頭,藏野驢由3萬多頭增加到9萬多頭,雪豹、盤羊、黑頸鶴等野生動物恢復性增長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