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發現的兩群大天鵝有300余只,這是生態環境不斷向好的一個標誌。”青海黃河源園區生態保護站站長馬貴興奮地説,“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生態文明建設又有新要求,這裡的環境將會越來越好。”3月,春日的三江源頭依舊被嚴寒“包裹”著,然而在這寒冷的高原之上,春天的溫暖卻無處不在。馬貴近日在進行例行巡護時,發現冬格措納湖出現了成群的大天鵝。
2017年8月1日起,《三江源國家公園條例(試行)》施行,標誌著我國首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各項管理與保護工作有法可依。同年12月16日,三江源國有自然資源資産管理局掛牌成立,標誌著三江源國有自然資源資産管理體制試點工作全面啟動。2018年1月印發的《三江源國家公園總體規劃》明確:必須使國家公園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系統得到嚴格保護,滿足生態保護第一要求的體制機制創新取得重大進展……
“建設三江源國家公園最鮮明的旗幟就是保護生態。”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李曉南表示。
剛剛過去的2017年,青海省總投資4535萬元,在國家公園範圍內組織實施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工程5大類8個項目。近年來,三江源地區年平均出境水量達525.87億立方米,年均比2005年至2012年平均出境水量增加59.67億立方米,水域面積由4.89%增加到5.70%。
“以前,我們想著養更多的牛羊。現在,大家想得更多的是守護咱們的草地、河流和這美麗的三江源頭……”2017年剛剛從牧民“轉型升級”成“生態管護員”的唐吉告訴記者,保護生態環境已經成為這裡每一個人的自覺行動。
(原標題:三江源頭 生態管護人人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