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圖壁縣雀爾溝鎮獨山子村,大型機械正忙著播種羊草。
羊草是多年生禾本科優質牧草,可以實現荒漠化治理、鹽鹼地改良、涵養水源等生態效益。
雀爾溝鎮專門邀請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專家進行現場指導,推廣種植中科院培育的羊草品種,修復草場生態環境。
“我們在甘肅省酒泉市做過測試,這種羊草播種第二年覆蓋率就可以達到50%,第三年就能百分之百覆蓋,它對防風固沙、水土保持有極強的作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博士劉輝説。
去年,呼圖壁縣已推廣種植萬畝羊草,今年,預計種植面積將達到1.35萬畝,此外還將新增215畝試驗田。明年,呼圖壁縣羊草種植面積力爭達到5萬畝,實現草原生態效益、經濟效益雙豐收。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
2011年,國家對新疆、內蒙古等主要草原畜牧區,全面建立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簡稱草原補獎機制),推進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
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畜牧廳草原處提供的數據顯示,自草原補獎機制實施以來,新疆天然草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特別是2016年新一輪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啟動以來,新疆進一步加大草原保護力度,草原禁牧補助標準由原來每畝5元提高至6元,草畜平衡獎勵標準由原來的每畝1.5元提高至2.5元,水源涵養區面積也由原來的150萬畝增加至510萬畝。全區實施禁牧草原面積1.501億畝,草畜平衡管理面積5.409億畝。
2017年,全疆天然草原牧草長勢總體平穩,綜合植被蓋度、綜合植被高度分別為41.48%和27.9釐米,比近五年分別增加1.71個百分點和2.42釐米。其中,全區天然草原禁牧區鮮草産量比2010年提高32.66%,全區天然草原草畜平衡區鮮草産量比2010年提高了26.53%,全區天然草原超載率由2010年的33%降至目前的8.7%。
和靜縣哈爾莫敦鎮覺倫圖爾根村牧民芒凱説:“實施草原補獎機制以來,我們這裡的草越長越旺,有些地方的草都沒過了膝蓋,我們還把補助資金用來改良牲畜品種。”
這幾年,按照“統一設計、統一建造”原則,和靜縣通過建設集約化、規模化安居小區,轉移安置從禁牧區退出的牧民、牲畜。現在,安居小區已經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養殖大戶,畜牧業由“四季遊牧、靠天養畜”的生産方式逐步向“暖季放牧、冷季舍飼”的方式轉變。截至2017年,和靜縣退牧還草面積11萬畝、禁牧休牧65萬畝、草畜平衡2751萬畝。牧民不僅享受到補助獎勵資金,還人工種植飼草料,不僅讓草原生態系統得以保護與修復,收入也有了提高。
今年,新疆計劃利用24.77億元的國家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資金,對6.9億畝草原落實補助獎勵政策。其中,禁牧草原1.5億畝,實施草畜平衡管理草原5.4億畝。
(來源:新疆經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