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雜多縣:牧區垃圾出戶即分類

發佈時間:2018-05-28 23:05:00丨來源:光明日報丨作者:萬瑪加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是瀾滄江、長江南源的發源地,是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具有極獨特和重要的生態環境地位。經過3年多的試點推廣,這裡走出了一條“N+1”牧區垃圾處理新模式。


青海雜多縣牧民在瀾滄江畔撿拾垃圾(光明圖片)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是瀾滄江、長江南源的發源地,是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具有極獨特和重要的生態環境地位。然而,20世紀90年代末,隨著蟲草等商品經濟的發展,雜多也開始面臨垃圾處理的難題。

“雜多縣每天産生的垃圾有50噸。過去,‘垃圾圍城’‘垃圾圍村’的情況特別嚴重。”雜多縣縣長索河説,在三江源區域開展垃圾綜合處理,實現減量化、資源化與無害化,是一種大膽嘗試。雜多縣引入垃圾分類理念,經過3年多的試點推廣,走出了一條政府主導,社區、學校、企業、牧民共同參與、互相監督的“戶分揀、村保潔、鄉收運、縣處理”的“N+1”牧區垃圾處理新模式,昔日的“垃圾城”變成了今日的“清潔城”。

垃圾分揀已深入人心

每天早晨9時,垃圾轉運車準時穿梭在雜多縣薩呼騰鎮各個街道巷口,吉乃灘社區的牧民圖才加總會提前出現在家門口,把已經分類裝好的垃圾袋交給環衛人員。“這叫分揀垃圾,三年前開始搞的。”圖才加説,從剛開始的不習慣到現在的習以為常,分揀垃圾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成為薩呼騰鎮每一名居民的日常。

如今在雜多縣,每一家的塑膠瓶、易拉罐、紙板、玻璃4個分類垃圾桶都擺放在顯眼位置,這已經成為標配。

“我們具體的做法就是‘垃圾不落地,出戶即分類’。”雜多縣吉乃灘社區服務隊隊長乃措卓瑪説,牧戶根據生活垃圾的危害程度及可回收程度將自家的生活垃圾分別裝進不同的袋子,分類的垃圾由鄉里安排負責轉運到縣裏的垃圾處理場做後續處理。

“然而‘垃圾出戶即分類’的理念最初還是遇到了阻力。”乃措卓瑪回憶,為了確定要不要收1塊錢的衛生費,社區召集牧戶,開了好幾次會。經過多次討論決定,社區每戶每天交1塊錢的衛生費,這筆錢用來給村裏的環衛工人發工資。乃措卓瑪説:“交衛生費,其實是想讓牧民們明白,他們在垃圾處理上出了錢,要更有責任心。”

“一塊錢衛生費”制度批准實行後,乃措卓瑪發現,“衛生費”確實管用,大部分的牧戶都主動將垃圾分類,送出家門。

而另一個促使牧民在家裏完成垃圾分類的重要原因,則來自創新社區環衛管理。雜多縣通過政府聘用的方式,組建了一支279人的環衛隊伍、110人的社區保潔員隊伍,基本滿足了縣城街巷、社區、省道沿線等重點部位的環衛需求。

此外,雜多縣還設立46個環保網格,184個衛生小組,配備網格長和衛生小組組長,招錄生態環衛公益崗位人員,初步建立了“以社區為依託,以環保網格為載體,以衛生小組為抓手,以困難群眾為主體,以垃圾分類為目標”的環衛體系。

夯實牧區垃圾處理硬體基礎

索河介紹,自2015年雜多縣開始大力推行“垃圾不落地,出戶即分類”的理念以來,經過環保知識講座和培訓,牧民人人參與其中,對垃圾分類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垃圾不落地,出門即分類”的做法也很快在全縣得到推廣。

如今從玉樹到雜多縣,途經昂賽、莫雲、阿多等鄉鎮,每隔兩三公里,就能看見兩個外形像彩色帳篷的垃圾轉運站。這些轉運站的垃圾也將運到雜多縣城統一回收處理。

除此以外,雜多縣還開展了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為各鄉鎮、9個社區和部分居住點共配發了1輛壓縮車、7輛擺臂車、11輛清運車、55個封閉式垃圾鬥、135個垃圾箱、55套環衛清掃設備。

隨著回收垃圾的增多,新的問題又出現了:這麼多的垃圾如何更有效率地回收、處理?雜多縣的舉措是:統一回收的垃圾,按照危害等級和可回收程度進行填埋和壓縮轉運處理;同時,引進有能力的企業參與,由政府監督企業完成垃圾回收處理工作。

雜多縣環保衛生有限公司負責人才東周説,雜多縣每天産生的垃圾最多時達50噸,少時也有25噸。以前垃圾處理主要靠填埋,現在經過前端的分類,只有部分垃圾煤渣、餐廚垃圾等需要填埋,後端的處理也非常便利,工作人員只需要將諸如紙盒、易拉罐等進行壓制,然後送到垃圾處理設備更好的西寧市統一處理。

距離雜多縣新城區一公里的雜多縣垃圾處理廠,在寬敞的藍色廠房內,一台垃圾熱解氣化設備十分引人注目。設備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全國高海拔地區尚未建設垃圾熱解氣化處理設施,這套小規模的垃圾熱解氣化設備是針對高原缺氧寒冷地區的氣候條件和垃圾的特性而設計的。目前,經過多次試驗、改進,該設備已在雜多縣投入使用。

高原地區小規模垃圾熱解氣化設備的投運,不僅為青海農牧區環境綜合整治奠定了硬體基礎,更為青海這個生態先行區環保科技創新蹚出了新路。

“垃圾換文具”環保理念進校園

“兩個塑膠瓶換一支鉛筆,一斤廢紙換一支中性筆……”雜多縣第二民族中學有一個奇特的“垃圾兌換點”,學生們在路邊撿到的飲料瓶、舊書本等垃圾均可在此換取鉛筆、筆電等文具。

這個類似小賣部的地方是學校的“校園垃圾回收站”,門口擺放著3個大型塑膠垃圾桶,分別寫著“不可回收物”“可回收物”和“廚余垃圾”。門口的墻上還貼著垃圾分類指引,註明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廢物,以及兌換標準。

校長蒙瑪才仁告訴記者,學校“垃圾換文具”活動從2015年開始實行,所有文體用具的資金來源主要由學校和社會愛心人士提供。回收站每天開放,學校在收集垃圾之後會運往縣上的垃圾回收站集中處理。

“以前文具經常缺貨,最高峰的時候一天能換出去200多支筆,現在一天最多換十幾支,有時甚至一天都沒有換出去一支。”蒙瑪才仁説。

對此,雜多縣教育局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巢守武解釋説,以前學生們習慣將垃圾隨手丟棄,但通過環保進課堂、“垃圾換文具”等形式,大家的環境意識提高了,垃圾也就相應減少了。

據巢守武介紹,從2015年開始,雜多縣率先在青海省內將環境教育納入課堂,如今這些教育正在逐漸顯現效果。

“雜多的牧區垃圾處理模式取得了積極成效,也得到了專家的肯定,目前已在三江源區域以及青海全省推廣。”索河説,去年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源園區的成立,對雜多生態保護提出了新的要求,他們正在重新對垃圾分類、收集、儲運以及末端的綜合處置開展整體規劃,增進資源利用率和提升綜合處理效率,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