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綠 生態興——武威市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紀實

發佈時間:2018-05-28 23:04:22丨來源:甘肅日報丨作者:張斌強 伏潤之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甘肅武威是西北乃至全國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乾旱缺水、沙多林少,南有祁連山水源涵養保護的重要使命,北有騰格裏和巴丹吉林兩大沙漠合攏的巨大威脅,生態環境十分脆弱。

甘肅武威是西北乃至全國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乾旱缺水、沙多林少,南有祁連山水源涵養保護的重要使命,北有騰格裏和巴丹吉林兩大沙漠合攏的巨大威脅,生態環境十分脆弱。如何遏制生態環境惡化,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綠色崛起發展,是擺在武威市委、市政府面前最為迫切的重大現實問題。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去年以來,武威市深刻汲取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破壞問題教訓,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算水資源賬、算環境容量賬、算投入産出賬,對全市各類工業園區進行科學評估、專家論證,明確功能定位和産業佈局,並按照項目必要性、可行性和合規性要求,完善祁連山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實施方案。加大力度、加快進度整改祁連山自然保護區武威段建設項目和生態環境問題……一幅“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畫卷正在武威大地鋪展開來。

打好組合拳,全力整改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

過去數年,每逢春暖花開,天祝縣石門鎮大塘村紅崖子灘的賽馬場上總是熱鬧非凡,賽馬呼嘯、沙塵四起。在長期人為活動干擾下,這裡草場退化、生態環境逐漸惡化。

然而,今年春天,記者再次來到賽馬場卻發現,過去多年的賽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翠綠的松柏和平整的土地。

天祝縣旅遊局局長馬扎西介紹,去年以來,縣旅遊局會同林業、畜牧、環保、石門鎮等部門和鄉鎮深入實地調查,突出“宜樹植樹、宜草種草”原則,採取區域內平整、覆土、撒播草籽、圍欄封閉管理等措施,及時進行生態環境修復。通過整治整改,草原生態環境逐步得到了恢復和改善。

生態環境同樣得到恢復的,還有天祝縣石門森林公園。這個公園位於華隆自然保護站,是1998年建設的一處旅遊接待點。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整治以來,這裡整改整治目標是關閉退出,清理拆除地面建築物、構築物,覆蓋土層,播撒草籽。近日,記者在石門森林公園看到,原有的建築物均已被拆除,眼前成片的松樹林長勢喜人。

據介紹,目前,石門森林公園覆土7030.8立方米、面積17577平方米,種植雲杉3878株、金露梅18000株,種植披鹼草351.5公斤17577平方米,整改已通過縣級驗收和市級復核。

“我們深刻認識到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刻不容緩。針對生態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成立了整改整治領導小組,制定了科學合理的整改方案並積極整改,全力推進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治理修復和保護工作,讓這裡的山更青、水更綠。”天祝三峽管委會旅遊安全科科長姜生銅説。

數據顯示,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整治整改以來,武威段生態環境問題共10類150個,至目前,已整改147個,佔98%;正在整改3個,佔2%。

減少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恢復作用非常明顯。2011年,古浪縣鐵櫃山鐵櫃村整體搬遷下山。時隔6年,記者再次來到山上看到,曾經的村落已經長起茂密的一人多高的草叢,在涼風的吹拂下,捲起一層層起伏的草浪。“現在山上不僅植物茂密,多年未見的狐狸等野生動物也始見蹤跡。”古浪縣有關部門負責人説。

完善體制機制,扛起生態環境建設重任

千百年來,祁連山一直是河西走廊的生命之源,數百萬民眾繁衍生息的沃土。倘若沒有這一方水源的涵養,武威綠洲將不復存在,民勤也會變成第二個“羅布泊”。

去年以來,武威市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雙組長的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整治領導小組,並成立了8個專項工作組,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強化督導檢查、調度通報和考核考評,全力推進問題整改。

沒有制度保障,綠色發展理念就是空中樓閣。為此,武威市建立清單管理和市級領導包抓責任制,實行一個問題一個方案、一套班子,“一事一卡”、臺賬管理的整改機制。全市23名市級領導、33名縣級幹部深入整改現場,協調和督促落實整改措施。市政府班子成員牽頭組成實地核查組,對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整治、標準執行、責任落實、補短板治硬傷等情況進行全覆蓋實地核查。祁連山整改整治推進組綜合協調組定期進行調度,針對整改情況,多次組織問題整改復查復驗和“回頭看”,確保整改整治措施和責任落實。

為加快剩餘問題整改進度,武威市成立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副組長,15個部門及相關縣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礦業權分類退出專責工作組,抽調人員組成清産核資、復核復查、信訪維穩、監督檢查、資金籌措等7個工作小組,從3月1日起進駐天祝縣開展工作。武威市明確要求,把整改工作抓在“一把手”手上,保質保量完成整改任務。至4月15日,祁連山自然保護區武威段55宗探採礦權已登出礦權27宗,擬採取補償式退出19宗、扣除式退出5宗、登出式退出4宗。

整改不是一時之舉。武威市在嚴格整改的基礎上,進一步嚴格整改標準和時限要求,明確整改整治驗收範圍、程式、要求和銷號規定、復核單位。組建50名專家參加的專家庫,治理方案由專家參與制定,驗收結果由專家把關確定,確保依法整治、科學治理。同時,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終生追究、權責一致的原則,對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破壞問題進行調查處理,對監管不嚴、履職不力、整改不到位的34名責任人進行嚴肅問責,以嚴格嚴厲問責倒逼問題整改。全面停止涉自然保護區內項目審批,卡死違法違規建設項目進入保護區門檻,確保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衝區不再規劃、審批建設任何項目。

樹立高品質發展理念,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路子

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帶來的深刻教訓使武威市認識到,要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共贏,就必須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樹立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在推進高品質發展過程中,武威市明確提出,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來抓,擔當起推進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重大責任。

推進綠色發展崛起,首先要端正發展理念。武威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汲取祁連山生態環境破壞問題的深刻教訓,按照新發展理念的要求,確定了“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努力建設經濟強市、生態大市、文化旅遊名市,全力打造生態美、産業優、百姓富的和諧武威”的總體思路。具體工作中,堅持“三個更要注重”“三個有利於”“三個統籌”的原則,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關係,即既要注重當前、更要注重長遠,既要注重數量、更要注重品質,既要注重經濟發展、更要注重生態環境保護;改革發展的一切工作都要有利於生態環境保護,有利於增加城鄉群眾收入,有利於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更好地統籌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統籌城鄉發展、統籌三次産業協調發展,努力實現更高品質、更有效益、更可持續的發展。武威市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要立足武威實際,在堅決有力整改整治祁連山生態環境問題的同時,學習塞罕壩精神,“反彈琵琶”,以攻為守,以防沙治沙等為重點,全力打好主動仗,努力打造環境革命升級版。

當前,武威市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貫穿于改革發展工作全過程、各環節,切實抓好全域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祁連山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整治,舉全市之力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大力開展“煙頭革命、廁所革命、交通革命”“基礎設施提升行動、城市功能完善行動、綠地倍增行動”,著力打造“德城”“文城”“綠城”“清城”,不斷提高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感。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等理念,已經全面落實在武威市各項改革和制度建設中;

——環境治理、國土綠化倍增、生態修復領域一項項重點工程頻頻展開,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生態文明建設實事一件件落地生根;

——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核心組合拳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抑塵、治源、增綠行動不斷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