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頸鶴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也是唯一完全生活在高原的鶴類。最近,大批黑頸鶴從越冬地——雲南省昭通市大包山,回到棲息地——袤的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若爾蓋濕地,其中有些已經開始出現發情期的求偶行為。
黑頸鶴已進入發情期
清明假期,如果你去到若爾蓋旅遊,一定能聽到此起彼伏、清脆響亮的鳥叫聲。眼下,大批黑頸鶴已陸續到達他們的出生地——若爾蓋濕地保護區,開啟了新一輪的繁衍後代、延續種群的艱巨任務。而這幾天,飛回故鄉若爾蓋的黑頸鶴進入了發情期,大聲鳴叫和嬉戲追逐,都是它們求偶的標誌。
你好嗎,今年第一批飛回的黑頸鶴?
就在20多天前,3月14日晚,一聲聲熟悉而又久違的鳴叫聲打破了暮色中寧靜的若爾蓋濕地。若爾蓋保護區工作人員日科發現了今年首批回到家鄉的黑頸鶴,他興奮地用藏語向這批“先遣部隊”問好:“你好!你好嗎,黑頸鶴?”
很快,若爾蓋濕地管理局科長索朗奪爾基驚喜地接到了日科的報喜電話。索朗奪爾基介紹,今年黑頸鶴飛回若爾蓋的時間比去年早了兩天,並且,它們中有不少是三口或四口之家。
黑頸鶴回家的背後
黑頸鶴回家得更早了、更多了,這都要得益於越來越好的若爾蓋生態和大家的不懈付出。
從2010年起,四川大學研究生晉雨漪在導師的帶領下,開始在若爾蓋做起黑頸鶴保護工作,為黑頸鶴保護注入著科研力量:“我的觀察就是每天10點到下午2點,不停歇,一直盯著它。有些觀察點在那邊很遠的地方,要走一個多小時。”
若爾蓋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石磊告訴記者,在前期大量工作的基礎上,下一步,保護區還計劃建立起自己的科研觀測力量:“現在我們每年在跟科研院所合作,然後派我們的人學習,然後慢慢地提升我們保護區的黑頸鶴保護能力。”
記者手記:生存在高原的黑頸鶴每年都要經歷一場歸去來兮。鳥類的遷徙,是遵循大自然環境的的一種生存本能反應。而今年首批黑頸鶴比去年早了兩天回家,現在已經進入了求偶季,這也説明,當地百姓的生態保護意識越來越強,黑頸鶴之鄉的環境越來越好,美麗四川的建設卓有成效!
(原標題:四川黑頸鶴回到棲息地若爾蓋 初現求偶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