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之歌】草原上的堅守 格桑花的盛開

發佈時間:2018-05-19 19:20:55丨來源:新華網丨作者:張慶芳 張華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有著一群為電力事業默默奮鬥的年輕人,他們出生在這片高原,長在草原,有著藏族同胞的淳樸和智慧,奉獻著自己的青春。而這其中的代表,他有著藏族小夥兒的憨厚、樸實,也不乏當代電力青年的積極、熱情和青春活力,他叫尕旦木加。

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有著一群為電力事業默默奮鬥的年輕人,他們出生在這片高原,長在草原,有著藏族同胞的淳樸和智慧,奉獻著自己的青春。而這其中的代表,他有著藏族小夥兒的憨厚、樸實,也不乏當代電力青年的積極、熱情和青春活力,他叫尕旦木加。

尕旦木加,男,1982年1月出生,藏族,高中學歷,技術員職稱,現任國網碌曲縣供電公司郎木寺供電所所長。參加工作以來,靠著耐心換真心,以磨破鐵鞋不言悔的信心,處處發揚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要求更高的甘南電網人精神,踐行著電網人的服務承諾。始終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投身於藏區電力事業的發展大潮,為甘南電力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由於表現突出,他先後獲得“搶險救災先進個人”、“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青年五四獎章”、“國網甘南供電公司先進個人”等稱號。

工作中的“拼命三郎”

碌曲縣是甘南藏族自治州典型的一個藏族純牧業縣,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冬季長,夏季短,常年氣溫較低,地廣人稀,環境非常惡劣。14年來,他步行巡線已超過1萬公里,足跡遍佈碌曲5鎮2鄉。作為青年骨幹,他始終將偏遠區域的線路巡視作為自己的“責任田”。

在高原藏區,巡線工作異常辛苦,途中很難吃上口熱飯,而自帶的酥油糌粑和附近的溪流河水就成了他巡線期間的一日三餐。尤其在草原深處,天氣經常説變就變,出門可能艷陽高照,轉眼就可能風雲突變,遇到下冰雹、雨雪天氣無處躲避是常有的事,還經常會遇到藏獒甚至是狼的襲擊,看似平靜美麗的草原,卻到處暗藏著危險。面對工作中的這些困難與危險,他從不推諉、畏懼,總是憨憨一笑,臉上洋溢著蓬勃的朝氣,幹勁十足。在所裏人員急缺時,尕旦木加曾一人負責11條10千伏線路的運維工作,巡視長度累計369.76公里。而作為公司“格桑花”服務隊的一員,每年的政府“兩會”、佛事活動、“香浪節”藝術活動等多項重大任務保電,他總是中堅力量,面對工作中的急難險重,他總是衝在最前面。

2010年8月,舟曲縣發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作為搶險救災參與者,他最難忘的是沙川壩災民安置點的通電任務。他作為碌曲支援隊伍12個人中的一員,他們負責對劃分區域內的22頂搶險救災中帳篷的用電佈置,從立桿、架線、室內標準化穿管佈線,速度和品質並重,僅用24小時率先完成任務。而在舟曲後續搶險救災的19天裏,對他來説睡覺休息都是件及其奢侈的事,為了與險情賽跑,他不分晝夜,協同同事們高質高效完成搶險救災任務,正是由於搶險救災中的優異表現,他被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評為舟曲特大泥石流搶險救災先進個人。

2015年的冬季,是公司用電資訊採集建設的關鍵期。在責任心得驅動下,他主動放棄休息時間,利用週末盯在工作現場保任務,夜晚守在辦公室走流程、錄數據,在他的努力下,採整合功率一舉達到了99%。2017年,公司同期線損治理進入攻堅階段,他帶領所內員工,白天現場治理不合格臺區,晚上分析數據,搜尋原因,通過三個月的不懈努力,同期線損指標順利達標……。

多年來,由於勤奮學習,鑽研業務,不怕吃苦,一絲不茍,他在同事眼中,就是一個不知疲憊的“拼命三郎”。也正是因為敢闖敢拼,勇於創新,他將自己磨練成了一位農電管理、農電建設、農電服務的行家裏手。

服務藏區的“勒合當”

郎木寺鎮,被譽為東方的“小瑞士”,是全國十大魅力鄉鎮。做好轄區內旅遊服務和寺院供電服務是他的首要任務。每年四月份,是郎木寺供電所集中對各個服務場所供電安全檢查的重要時期,是所裏最為繁忙的一段時間。他不但要負責安排做好線路春檢,還要親力親為對區域內的商鋪、賓館進行安全用電檢查和宣傳。

為便於提供可靠優質的供用電服務,他們對鎮上的3185戶用電戶分區建立了臺區客戶微信群。可他是個自由人,哪個群裏都有他,他説:“作為供電所所長,我有責任負責供電區域內所有用戶的用電問題。”他是這麼説的,也是這麼做的,哪家哪戶有故障報修,他也是及時趕去現場協助解決。

在郎木寺供電所服務區域內,有一個被譽為“最美臧家樂”的藏族村莊——尕秀村,針對這個新興的旅遊示範村,碌曲公司特別推出供電所佈線安裝樣板工程。這個艱巨的任務自然也就落在了尕旦木加身上,他承擔起了牽頭負責人的身份,全程負責對電錶集裝箱以下的入戶線進行科學合理設計,並製作佈線安裝樣板。他還不遺餘力的宣傳和引導牧村居民用戶在建房或改造自家入戶線時,自願按照“樣板”去做,真正從安全、長遠為藏族老百姓辦實事。

“人民電業為人民”作為電力企業的服務宗旨,在他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而這其中的辛苦,他從來不曾提起,只是在他的“責任田”裏默默奉獻耕耘,為用戶解決用電困難。

“附近牧民家裏只要有和電有關的事,都會給所長打電話。有時候就是換個燈泡,都會打電話找他,大家都很信任他。”同事小丁説道。正是由於他的認真負責和勤快,當地群眾親切的稱呼他為藏區“勒合當”(“傳遞光明的手電筒”)。

同事身邊的“貼心人”

近年來,在國網公司和省電力公司的支援下,甘南公司加大了高校畢業生的力度,這也為碌曲縣公司注入了大量新鮮血液。碌曲公司僅30歲以下的高校畢業生就有40余人,而這40多個年輕人中,有來自省內的,有來自省外的,唯獨沒有甘南本地的。“與當地牧民群眾打交道,不懂藏語,在牧區開展服務工作就很難著手。”新來的職工一個個愁得不知如何是好。

這事兒被細心的尕旦木加察覺到了,他主動提出“老少互帶”,由所裏的老員工帶著這些年輕人到現場去收費、去解決報修故障,充當技術指導兼翻譯的身份。同時,讓新員工幫助老職工學習電腦上的系統應用,互學互助,經過實踐,取得了不錯的效果。而為了能讓大家儘快掌握與當地民眾的溝通方式,閒不住的尕旦木加,主動當起了藏語老師,義務教新同事一些藏語的日常用語,他的做法也很快在碌曲公司的各個地方得到了推廣應用。正是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新同事們能與牧區藏民進行簡單交流,很快融入了當地生活。

作為土生土長的碌曲人,熱情的他無時不刻在盡著自己“地主”的責任,盡心照顧著新同事的工作、生活,與同事互相尊敬、互相團結,正是在他的感召下,所裏的同事間關係融洽,大家建立了深厚的兄弟情誼,同事們一有困難,大家都會積極幫忙。

而身為兩個孩子的父親,在一次巡線檢修的途中,得知女兒生病時,常常自責不能及時趕到兒女身邊照料。而出於責任,他把對家人的歉意化為工作的動力。他知道,藏區人民的幸福生活需要電的保障。

十年如一日,尕旦木加熱愛甘南,他始終堅守在草原深處,為甘南電網的發展不遺餘力,奉獻青春。他以一個國家電網人的高尚品格,懷著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懷著對電力事業的一腔熱血,用實際行動在普通的崗位上書寫著不平凡的人生。

(原標題:【勞動者之歌】草原上的堅守 格桑花的盛開 ——國網甘南碌曲縣供電公司尕旦木加先進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