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草原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綜述:構築美麗的生態家園

2018-05-18 21:36:38 | 來源:新華社 | 作者:許浩成 | 責任編輯:許浩成
摘要:“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風吹綠草遍地花……”這是人們嚮往的內蒙古大草原。科爾沁曾為草原和農牧交錯地帶,由於人們超載放牧,加上氣候乾旱,使草原逐漸演變為總面積約13.7萬平方公里的沙地,涉及內蒙古、遼寧、吉林等省區。
內蒙古草原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綜述:構築美麗的生態家園

新華社呼和浩特5月31日電(記者 林超、于嘉)“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風吹綠草遍地花……”這是人們嚮往的內蒙古大草原。

然而,上個世紀末,這片美麗草原遭遇嚴重生態危機,甚至成了沙塵暴的主要發源地之一。為了重築這片生態屏障,一場綠色家園保衛戰打響……

“黃豁”消失“綠屏”再現

防風固沙、保持水土、涵養水源、調節氣候、維護生物多樣性……草原,對於維護生態安全意義重大。

在1999年的內蒙古自治區衛星遙感圖上,這面屏障出現了幾個代表沙地的黃色豁口,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就是其中一個。

隨著牧區人口和牲畜數量急劇增長,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草原生態在上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退化,一度“赤地千里,寸草不生”,是侵襲北京的沙塵暴的發源地之一。

人工種草、飛播牧草、圍欄封育……2001年起,內蒙古自治區36.9萬平方公里的面積被列入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區,佔全區國土總面積的31.9%,一期工程總投資20億元;

禁牧圍欄、劃區輪牧、草地補播……2002年,國家在全區進一步實施退牧還草工程,到2014年總共投入46.6億元,完成退牧還草工程建設任務26380萬畝。

2011年起,國家開始實施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政策,全區10.1億畝草場納入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範圍,146萬戶、534萬農牧民受益。

而今,內蒙古自治區不僅建立了一套草原法律法規框架體系,並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相對完善的自然資源資産管理、環境保護等4大制度體系。

從最新的衛星遙感圖上可以看到,代表草原的綠色從西部的賀蘭山綿延數千公里,直至東部的呼倫貝爾草原,形成了一道壯觀屏障。曾經的“黃色豁口”蘇尼特左旗草原已然返青,一碧萬頃。

退牧還草綠洲回歸

昔日杳無人煙的不毛沙地,如今種上了水稻,飼養了牛羊。這是科爾沁沙地南緣、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通過防沙治沙、改善草原生態的一景。

科爾沁曾為草原和農牧交錯地帶,由於人們超載放牧,加上氣候乾旱,使草原逐漸演變為總面積約13.7萬平方公里的沙地,涉及內蒙古、遼寧、吉林等省區。

上世紀70年代起,國家投入鉅資開展防護林建設和退牧還草工程,帶、片、網相結合的“綠色長城”在科爾沁沙地逐步形成。監測結果顯示,科爾沁沙地近年來縮減至5萬平方公里左右。

在科爾沁沙地腹地蒙古族婦女席根小説:“20多年前,房前房後都是沙子,一颳風就快要把我們家埋了,現在很難看見明顯的沙丘了。”

2014年,內蒙古草原退牧還草工程區植被蓋度達到54.7%;2012年,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區植被蓋度比2000年提高了14%至16%,明沙面積減少了24.7%至30.7%。

草原生態環境得到好轉,接近上世紀80年代中期最好水準,全區草原植被蓋度較2010年提高了6.52%,連續3年穩定在40%以上。與2010相比,天然打草場增加了1021萬畝,飼草料供給能力進一步提高,草畜矛盾得到有效緩解。

錫林郭勒草原牧民布赫朝魯説:“實施禁牧等草原保護政策後,草長得格外好。”他告訴記者,自家草場打下的草足夠牲畜過冬,不需要再花大筆錢購買飼草料了。

減牧增收“雙贏”固綠

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牧民額爾登有一張特別的“銀行卡”,2011年起,根據草原補獎機制,國家給他的銀行卡裏每年打進補助禁牧款7.3萬餘元。

額爾登全家4口人,過去承包1.45萬畝草場,僅有140隻羊,當地草原化荒漠嚴重,如遇乾旱年份,需要到外地倒場放牧。

“禁牧政策後,雖然把羊的數量減了下來,但收入比過去有了提高,國家政策好。”額爾登高興地説。

這些年,自治區一系列“組合拳”,讓牧民減畜不減收,生活有保障。

“原來有沒有收入要看老天爺的臉,遇到連續乾旱,羊越多越賠錢,還得靠貸款過日子。”牧民恩克巴圖説,“現在有了禁牧補貼款,旗裏還給上了社保,嘎查還給免費建了棚圈,羊比以前少了,但收入滿意,關鍵是心裏踏實多了。”

隨著草原生態補獎機制政策的深入推進,農牧民的生産生活方式悄然改變。目前,補獎區草原畜牧業專業合作組織達4860個,為發展集約化、標準化的高效畜牧業提供了有力保障。

恢復草原生態的過程中,一批“生態難民”變為“生態富民”。

2007年7月,在庫布其沙漠裏生活了40多年的牧民烏尼爾道格陶免費搬進了億利資源集團投資興建的牧民新村。他用自己的“荒沙廢地”使用權入股企業,成為企業的股民;每年參與沙漠治理,成為企業的生態工人;在這裡,他還可以在自建大棚中種植蔬菜,在企業建好的標準化棚圈中養羊養牛,閒暇時在附近旅遊景區為遊客牽馬、拉駱駝掙錢……

據統計,2014年內蒙古農村牧區常住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9976元,同比增長11%。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