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區最大藏傳佛教寺院
五當召,又名廣覺寺,位於包頭市以北54公里的陰山山脈吉忽倫圖山的五當溝,在連綿起伏的大青山深處,規模宏大、氣勢磅薄,它與西藏的布達拉宮、青海的塔爾寺和甘肅的抗卜楞寺齊名,是中國藏傳佛教的四大名寺之一,也是我區最大藏傳佛教寺院。
五當召佔地300多畝,殿堂倉舍2538間,主體建築由六座大殿、三座活佛府、一座存放本召歷代活佛骨灰的蘇卜蓋陵和新建的包頭蒙古民俗展覽館,以及多棟喇嘛宿舍土樓組成。全部殿宇均為典型的藏式建築,殿宇坐北朝南,錯落有致地分佈于吉忽倫圖山的主峰及兩側山麓,眾多僧舍散建於谷內平地。寺內所存文物豐富,現存大量金銅佛像、唐卡、瓷器、壁畫及其他宗教文物,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文化價值、科學價值,其中國家一級文物350件,二級文物2000件。五當召景區內森林覆蓋率達55%,是國家級森林公園。
建築形制獨特
五當召之所以出名,不僅是因為規模宏大,還因為其建築形制獨特。藏傳佛教在內蒙古盛行,但純粹的藏式寺廟建築卻並不多見。
五當召建築風格,依照布達拉宮的六層格局建立,寺院依山而建,層層疊疊,渾然一體。由南北望,重重殿堂,層層樓閣,隨坡勢而增高。各殿頂有風磨銅羚羊對臥法輪,金光璀璨,襯托松柏之間,顯得格外壯觀。建築物上棕色的飾帶,黑色的小窗,金色的法輪,紅色的柱廊,與藍天、白雲交相輝映,光彩奪目,每處殿堂又可獨立成景。佛殿內部分別供奉著不同的佛像,黃教創始人宗喀巴銅像高達九米。每個大殿的內壁上都繪有精美的壁畫,其中有很多耐人尋味的佛教故事。
上窄下寬,平頂小窗,白色的墻體,紅色的柱廊……五當召獨具特色,在內蒙古現存幾十座明清寺院裏,它被稱為“小布達拉宮”。
“五當召”還是內蒙古地區有名的學問寺。為了弘揚佛法,還專門設有供喇嘛們學習經典、研究佛學的學塾(札倉)。學塾分四部分:時輪學部、顯教學部、密宗學部、菩提道學部。
五當召景區素以優美的山林和獨特的生態環境而著稱,這裡自然風光四季分明、景致各異,塞外的美景如詩如畫。夏秋時節,可以在森林公園探幽、蒙古包度假、欣賞大型民族歌舞;春冬季節,可以踏雪尋梅、高山賞雪,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應成趣。
一區兩點三環四線
石拐區區長張海峰説,“未來幾年內,五當召景區開發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20.4億元,景區規劃總佔地面積22平方公里,包括五當召寺院和五當召國家森林公園。”
景區總體規劃佈局為“一區、兩點、三環、四線”:一區是指召廟核心保護區;兩點從南向北為兩個重點,南面以文化展示中心暨遊客中心為重點,北面以吉忽倫圖敖包山為保護利用重點;三環分別是內環五當召祈福之旅,中環五當召結緣之旅,外環民族風情之旅;四線是南北走向的四條線路,也是可供遊客遊覽的四條線路,包括西溝民族風情線,庚毗溝宗教文化線,東溝養生禪修線,五當溝民族表演線。
目前,景區建設累計完成投資6.6億元,拆遷了景區內近4萬多平方米不協調建築,對景區河道進行了整體改造治理,建成橋梁3座、道路2條,建設了停車場、祈福廣場、滌心蓮池、經幡廣場、蒙古包餐廳等設施。對召廟核心區和保護區全面進行了綠化、亮化、美化,安裝了路燈,鋪裝了人行道,新建了水衝式衛生間、垃圾清運池。
張海峰説,2015年,五當召計劃完成投資5億元,主要策劃新建火車站、通勤機場、景區遊客中心、影視城、唐卡博物館、地宮改建等18個重點硬體項目建設,對五當召國家森林公園庚毗溝進行延伸開發,建設登山遊步道。讓更多的人了解五當召的內涵精髓,體驗陰山古剎五當召、北方草原第一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