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草原兒女> 草原驕子

百歲老紅軍羅鑒

2015-08-27 09:59:56 | 來源: 正北方網-內蒙古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許浩成
摘要: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羅鑒跟隨賀龍的部隊來到晉西北根據地,1940年他被調到山西崞縣擔任地下公安局長,繼續從事敵後工作。1946年,國民黨反撲綏遠政府,我們的隊伍被趕到山西左雲縣,領導機關撤退時,把已經不是黨員的羅鑒留下來領導遊擊隊,擔任敵後武工隊長。

在巴彥淖爾市臨河區,生活著一位百歲老人。除了如此高齡引人注目外,他還是自治區當今健在的為數不多的老紅軍。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這個舉世矚目的日子裏,記者慕名採訪了這位老紅軍。他的名字叫羅鑒。他的故事曲折生動、感人至深。

  投奔陜北 抗日戰爭捉漢奸

1915年出生在山西大寧縣的農民羅鑒,20歲時懷著滿腔的激情和熱血,跨過黃河,投身劉志丹領導的陜北革命隊伍,從此與崇高的共産主義理想融為一體。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羅鑒跟隨賀龍的部隊來到晉西北根據地,1940年他被調到山西崞縣擔任地下公安局長,繼續從事敵後工作。當時崞縣日本新民會會長是個民憤極大、影響極壞的漢奸,羅鑒調動暗藏在各個村的情報組,摸清了漢奸的行蹤,抓住他偶爾回家的機會,帶人埋伏到半夜,順利活捉了這個漢奸。為了避免消息走漏,羅鑒派一個班的人及時將漢奸送到晉西北根據地公安局,為組織上開展其他工作帶來了意想不到的便利,為此,他受到了領導的嘉獎。

羅鑒在崞縣當了兩年的地下公安局長,複雜惡劣的工作環境中,他和他的同事們做了很多工作,形成了巨大貢獻,由於他細心認真,手下的隊伍幾乎沒有受到什麼損傷,組織上為了表彰提拔他,派他去晉綏幹校高級班學習,之後安排他去為那些長期在敵佔區工作,有可能意志消沉的同志做思想工作。

蹲日本監獄鬥智鬥勇寫傳奇

如果人生一路坦途的話,也許羅鑒後來的名字會比現在響亮得多,但戰亂年代,總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1942年,化粧成騾夫的羅鑒被日本侵略軍抓住,關進了崞縣的監獄。敵人的刑訊逼供沒有使他屈服,3個多月的牢獄生活反而讓他找到了監獄的紕漏。崞縣關犯人的監獄是老式的木籠子,羅鑒發現其中有兩個木板之間的釘子有一點鬆動,他把釘子一點一點拔開,最後抽掉一根木板,與監獄中另外4個革命者深夜逃出監獄。

30里之外就是革命根據地的懷抱,小城崞縣的城墻上無人看守,4個“牢友”要從城頭跳下,被羅鑒攔住。羅鑒長期在崞縣工作,對當地的情況非常熟悉:崞縣城墻有三丈六尺高,陰曆3月的天氣裏,城外地面還未完全化凍,跳下去很容易摔傷腿骨,“難道我們想爬回根據地?”他帶領其他人,從城墻垛口摳著磚縫一寸一寸出溜,5個山西人的棉襖全都磨爛,露出了棉花,當他們安然無恙踩上了硬實的地面,5個人激動地同時拍掌,齊聲叫了句“好”,隨即壓低嗓門,從幾條小路奔赴根據地。等天亮後,敵人發現有人越獄,日偽軍出城搜索,他們幾人已經找到了各自的隊伍。

選擇內蒙古坎坷經歷守初心

1943年,根據地開展“大生産”運動,羅鑒開始恢復農民本色,每天種地、種菜,還因此當上勞動英雄,這樣一直幹到1945年日本投降。當時晉西北根據地的部隊有兩種選擇,或者去西南四川一帶,或者去西北。羅鑒選擇了內蒙古。

朋友們都為他擔心,紛紛勸他:那個地方環境惡劣,聽説冬天撒尿都會結冰,你為什麼要去那麼艱苦的地方?羅鑒回答:“越是艱苦的地方,越能顯示黨性的力量,我一定要設法恢復黨籍!”就這樣,他跟著賀龍、呂正操的隊伍來到豐鎮和集寧一帶。部隊收復集寧後,成立了綏遠(呼和浩特的舊稱)政府,在革命隊伍中掌握文化的羅鑒擔任武裝委員會秘書科科長。

1946年,國民黨反撲綏遠政府,我們的隊伍被趕到山西左雲縣,領導機關撤退時,把已經不是黨員的羅鑒留下來領導遊擊隊,擔任敵後武工隊長。由於工作出色,他得到一個令人熱淚盈眶的消息:他被重新吸收為中國共産黨黨員,這時已經是1949年。

獻身河套 不計榮辱講奉獻

1955年,在綏遠省政府工作的羅鑒來到陜壩,先後擔任河套地委辦公室主任、巴盟文教處處長、人民銀行副行長、巴盟政協副主席等職務。不論什麼樣的崗位、不管多大的職位,他無不兢兢業業,恪盡職守,他認真踏實的工作作風,得到了上級、下級、同事的一致好評,他和他的團隊多次獲得省級、地市級的表彰獎勵。

 

但由於歷史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羅鑒的職位級別始終變化不大,文革期間還飽受不白冤屈,被批鬥、關牛棚、下放勞動,以致身體致殘。1940年的時候他已經是正縣級,到1980年的時候還是地市級,相當於40年的時間僅僅提拔了一級,這在同時代參加革命的其他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但事情落在羅鑒身上,他説:“這也沒什麼好抱怨的。”他只想通過努力工作,讓組織重視自己,重新調查當年的事情,最終還自己一個公道。

為此,他無論工作還是生活,處處檢點,對兒女更是要求嚴格。羅鑒多年擔任巴彥淖爾中高層領導,從未利用職權和關係為子女謀求利益,他的兒女們對父親的做法非常理解和尊重,像父親一樣勤懇工作,靠自己的能力和智慧收穫成功。

健康百年 心胸開闊話長壽

2008年10月1日,黨組織終於為羅鑒正名:內蒙古自治區組織部負責人親自打來電話,告訴他:經過組織審查批准,給予羅鑒老紅軍及副省級待遇。羅鑒説:待遇不待遇的倒在其次,能恢復“老紅軍”的身份,對我而言,比什麼都重要。

如今,年過百歲的羅鑒身體健康、面色紅潤、聲音響亮,眼神明亮。問及他的長壽秘訣,除了每天堅持鍛鍊身體,羅老多年來不沾染任何嗜好,不抽煙不喝酒,連喝水也只喝白開水, 1984年離休之後,他長期擔任老年體協主席,多次參加萬米長跑,獲得“全國健康老人”的稱號。

經過數十年的溝溝坎坎,終於活到了國富民強的好日子,羅鑒的晚年生活很是幸福:兒女孝順,孫子聽話,年幼的重孫子承歡膝下,每天讀讀報紙、聽聽新聞、看看戰爭年代的影視劇,日子過得樂呵呵的,看著挺滋潤。

有人説:羅老你這身板,怎麼也能活到120!羅老自己説:“不敢亂吹牛,我的目標不高,就是健康百年,一百歲以前不死。”羅鑒老人的目標已經實現了。

羅鑒,山西大寧縣人,1915年出生。1935年投身革命,在抗日戰爭中擔任山西省崞縣敵後武工隊隊長,身經百戰,遠近聞名。在著名的平型關大捷與忻口會戰中屢建奇功。新中國成立後,羅鑒轉業到地方工作。1955年,調到河套地委(今巴彥淖爾市)工作。1984年,羅鑒同志離休,享受副省級待遇。離休後多次參加萬米長跑,獲得“全國健康老人稱號”。在近30年的歲月裏,羅鑒一直關心地方的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從不向地方黨組織提出任何個人要求,受到當地人民群眾的愛戴和讚揚。

 

 

點擊排行